胃舒胶囊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0741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胃舒胶囊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西药结合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胃舒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面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①提取部分土木香根40-60 黄荆子40-60甘草40-60 黄芪150蒲公英50-70制延胡索40-60 白芍10-30 香附10-30川朴10-30②细料部分三七20-40儿茶20-40海螵蛸100-300枸橼酸铋钾60-90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①提取部分土木香根50黄荆子50 甘草50 黄芪150蒲公英60 制延胡索50 白芍18 香附20 川朴20
②细料部分三七20 儿茶20 海螵蛸150 枸橼酸铋钾70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药物的生产方法是①海螵蛸的炮炙取海螵蛸刮去皮甲,用血卤作水泡24小时,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埋于新挖并已烧热至80℃的地坑中,置一宿,取出,备用。
②制备细料部分药粉将炮制合格的三七、儿茶、海螵蛸、枸椽酸铋钾粉碎过筛,备用。
③制备提取部分的药粉将提取部分的药材泡制合格后,置于煎煮锅中,加水过药面,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膏,热测密度1.30,80℃干燥后粉碎过筛,备用。
④混合将提取部分的药粉充分混匀,细料部分的药粉按等量递增的方法加入,过筛后,装入胶囊。
本发明是基于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基理,同时采用西医修复溃疡的组织修复剂,筛选天然食用药物,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重视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健脾燥湿,益气和胃,调气疏利,以促进机体恢复,溃疡愈合及预防复发。本发明用黄芪益气排毒生肌,三七散瘀止痛,海螵蛸,浙贝母,枸椽酸铋钾,制酸护溃疡,止血生肌,中西药诸药合用,既从整体出发,又从溃疡形成的局部着手,既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率、有效率,又可降低复发率,降低毒副作用,解毒、止痛、止酸,促进溃疡愈合。
本发明经185例患者应用,疗效确切,安全经济副作用少,总有效率98.9%,治愈者随防七个月,复发率2.8%,是一种标本兼治的药物。
②制备细料部分药粉将炮制合格的三七、儿茶、海螵蛸、枸椽酸铋钾粉碎过筛,备用。
③制备提取部分的药粉将提取部分的药材泡制合格后,置于煎煮锅中,加水过药面,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膏,热测密度1.30,80℃干燥后粉碎过筛,备用。
④混合将提取部分的药粉充分混匀,细料部分的药粉按等量递增的方法加入,过筛后,装入胶囊。
按本发明制取胶囊每个0.3g±5%,按以上量制成的胃舒胶囊可以服用七个月,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口服每天三次,每次2粒,十天内即有明显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胃舒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它包括两部分①提取部分土木香根40-60 黄荆子40-60甘草40-60 黄芪150蒲公英50-70制延胡索40-60 白芍10-30 香附10-30川朴10-30②细料部分三七20-40儿茶20-40海螵蛸100-300枸橼酸铋钾6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舒胶囊,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①提取部分土木香根50黄荆子50 甘草50黄芪150蒲公英60 制延胡索50白芍18香附20川朴20②细料部分三七20儿茶20海螵蛸150枸橼酸铋钾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胃舒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舒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说药剂是散剂或块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胃舒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剂或块剂可制成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胃舒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①海螵蛸的炮炙取海螵蛸刮去皮甲,用血卤作水泡24小时,加热煮沸1小时,滤出,埋于新挖并已烧热至80℃的地坑中,置一宿,取出,备用。②制备细料部分药粉将炮制合格的三七、儿茶、海螵蛸、枸椽酸铋钾粉碎过筛,备用。③制备提取部分的药粉将提取部分的药材泡制合格后,置于煎煮锅中,加水过药面,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膏,热测密度1.30,80℃干燥后粉碎过筛,备用。④混合将提取部分的药粉充分混匀,细料部分的药粉按等量递增的方法加入,过筛后,装入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舒胶囊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三七、儿茶、土木香根、黄荆子、海螵蛸、香附、川朴、白芍、黄芪、制延胡素、蒲公英、甘草、枸橼酸铋钾为原料,根据中药的不同特性,分别以炮炙,提取处理后,按比例配制,结合西药,制成胶囊。本发明中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散结,活血化淤,益气生肌,化淤止痛,抑制幽门螺杆菌,保护胃粘膜,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的脘腹胀满作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嗳气返酸等症状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P1/04GK1470253SQ0211429
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毅, 李海, 李鹏, 李 毅 申请人:李毅, 李海, 李鹏, 李 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