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黄褐斑、痤疮病的胶囊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7168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黄褐斑、痤疮病的胶囊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黄褐班、座疮病的胶囊及制备方法(俗名叫花容胶囊)背景技术
黄褐斑多见于青壮年,中医认为肝郁化热,气机失畅或肺胃郁热,郁久化热,血络闭塞不畅容气失达所致;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多发于颜面、胸、背部,在发展过程中可形成多型性如丘疹、脓疖、结节囊肿、疤痕等多种损害,特别是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瘀积阻塞排泄口,再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感染分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目前治疗以上皮肤病的方法很多,西医采用VB6 VC激素、抗生素、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长期使用效果也不理想且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黄褐斑、痤疮病的胶囊及制备方法(俗名叫花容胶囊),采取标本兼治,克服了其它药物存在的问题,它主要由二花15g、野菊花15g、珍珠10g、西洋参10g、升麻15g、月季花15g、凌霄花10g、粉丹皮15g、赤芍15g、大黄炭10g、当归15g等药物经过一定工艺加工而成。
其主要工艺为第一步,精选出上等药物;第二步,炮制;第三步,粉碎成粉状,过80目筛;第四步,混合,按一定量份混合在一起;第五步,囊壳及原料灭菌,囊壳用甲醛灭菌,药物用环氧乙烷(850、290mg/v45℃维持3小时)灭菌;第六步,排版、填充胶囊每粒0.35g、套合、打光、装泡、热合、冲切;第七步,质检。
药理分析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止痛消肿,含芍药苷挥发油等,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循环,有镇痛、抗炎、消热解毒抗溃疡之效。
野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疏风除热,解毒、养肝明目,解毒之力优于白菊、黄菊,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
升麻性味,甘辛微寒,归肺、脾、胃经、解毒透疹升阳,该方中且引诸药上达。
大黄炭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经,生者攻下泻火,制炭入血,逐瘀活血,消症化聚。
当归性味,甘辛温,入肝心脾经,补血活血。
凌霄花性味,辛微寒。归经入心包,肝经,功效破瘀血,泻血热。活血通络,用于经络瘀滞。泻血热,用于通身风痒及血热疮癣。
月季花性味,甘温,归肝经;功效,活血调经消肿,用于肝郁不舒,经脉阻滞,月经不调,活血行滞。
粉丹皮性味,辛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清血,凉血,活血行瘀,用于血热发疹,恶血积聚。
西洋参性味,苦甘凉,归肺、胃经;功效,补肺降火,养胃生津。甘凉能养阴生津,能降火泄热,用于阴虚或热病后期肺胃津枯,烦渴少气等症。
珍珠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功效镇心除烦,清肝生肌,增白、美容。
疗效判断标准痤疮;痊愈,皮疹完全消退无新疹;显效,皮损消退大于80%;有效,皮损消退大于20%,小于80%;无效皮损消退小于20%。
黄褐斑痊愈,褐斑完全消退;显效褐斑消退大于80%;无效褐斑无明显好转。
治疗方法口服本药一日三次,每次6粒,20天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痤疮临床治疗216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135例,年龄18-40岁之间,病程6个月至10年。一个疗程治愈35例,占16.2%;两个疗程治愈98例占45.37%;三个疗程治愈41例占19.44%;四个疗程治愈37例占17.13%;五例无效占2.35%,通过治疗治愈率达到97.65%。
黄褐斑临床治疗160例,均为女性,年龄22-40岁之间,病程二个月至3年。一个疗程治愈20例占12.51%;两个疗程治愈40例占31.25%;三个疗程治愈65例占40.63%;四个疗程显效25例占9.38%;无效10例占6.25%,通过治疗,痊愈率达到78.125%,总有效率达93.75%。


无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主要由二花15g、野菊花15g、珍珠10g、西洋参10g、升麻15g、月季花15g、凌霄花10g、粉丹皮15g、赤芍15g、大黄炭10g、当归15g等药物经过一定工艺加工而成;其主要工艺为第一步,精选出上等药物;第二步,炮制;第三步,粉碎成粉状,过80目筛;第四步,混合,按一定量份混合在一起;第五步,囊壳及药物灭菌,囊壳用甲醛灭菌,药物用环氧乙烷(850 290mg/v45℃维持3小时)灭菌;第六步,排版、填充胶囊每粒0.35g、套合、打光、装泡、热合、冲切;第七步,质检。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黄褐斑,痤疮病的胶囊及制备方法(俗名叫花容胶囊),其特征是主要由二花15g、野菊花15g、珍珠10g、西洋参10g、升麻15g、月季花15g、凌霄花10g、粉丹皮15g、赤芍15g、大黄炭10g、当归15g等药物经过一定工艺加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黄褐斑、痤疮病的胶囊及制备方法(俗名叫花容胶囊),其特征是主要工艺为第一步,精选出上等药物;第二步炮制;第三步,粉碎成粉状,过80目筛;第四步,混合,将药物按一量份混合在一起;第五步,囊壳及药物灭菌,囊壳用甲醛灭菌,药物用环氧乙烷(850 290mg/v45℃维持3小时)灭菌;第六步,排版、填充胶囊每粒0.35g、套合、打光、装泡、热合、冲切;第七步,质检。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黄褐斑、痤疮病的胶囊及制备方法(俗名叫花容胶囊)主要由二花15g、野菊花15g、珍珠10g、西洋参10g、升麻15g、月季花15g、凌霄花10g、粉丹皮15g、赤芍15g、大黄炭10g、当归15g等药物经过一定工艺加工而成,其主要工艺为:第一步,精选出上等药物;第二步炮制;第三步,粉碎成粉状,过80目筛;第四步,按一定量份混合在一起;第五步,灭菌,囊壳用甲醛灭菌,药物用环氧乙烷(850 290mg/v45℃维持3小时)灭菌;第六步,排版、填充胶囊每粒0.35g,套合、打光、装泡、热合、冲切;第七步,质检;采用此药治病,痤疮治愈率达到97.65%;黄褐斑治愈率达到78.12%,总有效率达到93.75%。
文档编号A61P17/00GK1376508SQ0211711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9日
发明者宗正英 申请人:宗正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