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214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子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可波及其他脏器或发生癌变,治疗比较棘手。
目前治疗宫颈糜烂以外用药及物理疗法为主。外用药的剂型有胶囊剂、栓剂、水剂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相对较低;二是,价格相对较高;三是,疗程较长。物理疗法,如激光、红外线等,容易给宫颈形成疤痕,使之弹性受损,当分娩或人工流产时,易致撕裂伤,若糜烂再次复发,则更增加了治愈的难度。

发明内容
经多年研究,提供一种可使药物准确进入患处,治疗周期短,治愈率高,费用低的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
该药为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尿浸煅石膏 0.1~0.5 酒制大黄0.1~0.3冰 片 0.02~0.1合成鱼腥草素0.05~0.15云南白药 0.02~0.1靶释剂 适量添加剂 适量。
其中靶释剂为CP-934,添加剂为H-HPC。
所述的药剂是片剂。
上述配方中,尿浸煅石膏具有清热泻火、生肌敛疮的作用;大黄具有泻火解毒、止血作用,酒制可防邪火上炎,侵犯其他脏器;合成鱼腥草素具有排脓消痛,对治疗宫颈糜烂有较好疗效;冰片具有清热止痛,可用于疮疡脓腐不尽;云南白药为传统外用中成药,对疮疡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靶释剂CP-934和添加剂H-HPC,可使药物准确进入患处,以利更好发挥药效。
本发明药物无毒性,无刺激性,临床试验未发现致敏作用。因内含靶释剂和有透皮作用的药物,故可对患处“有的放矢”用药,使药物容易进入病灶,从而缩短了治疗周期,总有效率达95%,显效率为90%。从临床资料看I、II、III度用药药量和治疗周期分别为1~2、3~4、5~6天和2~4、5~7、8~9天,平均4~6天。治疗时间为同类产品的1/5~1/14。
该药物价格低廉,一疗程费用只相当于目前市场上同类药物的1/3~1/12。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尿浸煅石膏0.2 酒制大黄0.1冰 片0.06合成鱼腥草素0.1云南白药 0.06靶释剂 适量添加剂适量并将原料粉碎后,加入辅料混匀,按照《中国药典》中片剂的要求压片即可。该片剂直径1~2厘米,为灰白色素片,片重1~2g。
该药片使用时,只需用中指将药片送入阴道深处即,贴上宫颈口后1~2分钟,即使行走也不会脱落,使用中不会出现药物残余溢出。既能由妇科医生上药,又可在家中自己用药。由于药片面积与宫颈口相近,可全面与糜烂面接触,避免了栓剂、胶囊剂的接触不完全的缺点。
实施例2取尿浸煅石膏0.3 酒制大黄0.2冰 片0.08合成鱼腥草素0.12云南白药 0.05靶释剂 适量添加剂适量片剂制作方法同上。
实施例3取尿浸煅石膏0.4 酒制大黄 0.15冰 片0.1 合成鱼腥草素 0.14云南白药 0.08靶释剂 适量添加剂适量片剂制作方法同上。实施例4取尿浸煅石膏 0.5 酒制大黄0.1冰 片0.1 合成鱼腥草素0.15云南白药 0.04靶释剂 适量添加剂适量片剂制作方法同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尿浸煅石膏 0.1~0.5 酒制大黄 0.1~0.3冰 片 0.02~0.1合成鱼腥草素 0.05~0.15云南白药0.02~0.1靶释剂 适量添加剂 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释剂为CP-934,所述的添加剂为H-HP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药。它是以尿浸煅石膏、酒制大黄、冰片、合成鱼腥草素、云南白药、靶释剂和添加剂为原料,按配比制成的片剂。本发明配方独特,治疗效果显著,疗程短,价格低廉。
文档编号A61P15/00GK1401377SQ0213806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日
发明者姜厚德 申请人:姜厚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