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420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提取物制成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文献中与“乳癖”的描述相似,最早见于《中藏经》。国外1829年Cooper首先记述此病。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由于对本病研究角度和认识水平不同,故有许多不同的命名。目前,国外文献常用乳腺纤维囊性病,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病,国内常见的名称有乳腺小叶增生症,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囊肿增生病等,1978年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定名为“乳腺增生病”后国内名称渐趋一致。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达30~50%。本病有一定的癌变率,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治疗乳腺增生病,预防癌变是目前医学界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激素治疗,但激素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副作用大,而且会进一步扰乱体内激素的平衡。国内大多采用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目前市售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有天冬素片、乳癖消、乳康片、乳增宁、小金丹,逍遥丸等,主要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临床使用疗效多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制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组合物,使其不但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而且补肾温阳,调节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将其制成剂量小、使用方便的现代制剂,该方法应重现性好,可工业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原料组成鹿角3~9份 淫羊藿2.5~7.5份 白芍2.5~7.5份 王不留行2.5~7.5份 郁金2.5~7.5份 丹参4~12份。
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其较好的重量比原料组成为鹿角5~7份 淫羊藿4.0~5.5份 白芍4.0~5.5份 王不留行4.0~5.5份 郁金4.0~5.5份丹参6~10份。
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原料组成鹿角6份 淫羊藿5.0份 白芍5.0份 王不留行5.0份 郁金5.0份 丹参8份。
上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原料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各种制剂。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取原料鹿角3~9份 淫羊藿2.5~7.5份 白芍2.5~7.5份 王不留行2.5~7.5份 郁金2.5~7.5份 丹参4~12份;将上述原料一并用水或含水乙醇提取;或者,先将鹿角用水提取,浓缩水提取液,得提取物A;再将其余诸药用水提取,浓缩提取的水液,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40%-90%,取上清液,浓缩上清液,得提取物B;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干燥,得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较好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比取原料鹿角5~7份 淫羊藿4.0~5.5份 白芍4.0~5.5份 王不留行4.0~5.5份 郁金4.0~5.5份 丹参6~10份;先将鹿角用水提取,浓缩水提取液,得提取物A;再将其余诸药用水提取,提取的水液浓缩至70-80℃温度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05~1.45时,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50%-80%,取上清液,浓缩上清液,得提取物B;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干燥,得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
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取原料鹿角6份 淫羊藿5.0份 白芍5.0份 王不留行5.0份 郁金5.0份 丹参8份;先将鹿角用水回流提取,浓缩水提取液至70-80℃温度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0时,得提取物A;再将其余诸药用水回流提取,提取的水液浓缩至70-80℃温度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5时,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70%,取上清液,浓缩上清液,得提取物B;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干燥,得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
上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鹿角用水回流提取后的药渣,还可加入其余诸药中,再次用水提取。
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可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各种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制剂。可以经过湿法制粒或干法制粒,再压成片剂、灌制胶囊或制成颗粒剂、微囊剂。
本发明研制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组合物,下简称“乳康舒”,不但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而且补肾温阳,调节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功能,从而标本兼治,提高疗效,减少了复发,为临床提供了疗效良好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制剂。
发明人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总结开发和挖掘名老中医经验,以中西医结合来研究乳腺增生病的发病机制,结合病机建立了以补肾疏肝,行气活血,调理冲任的组方原则,在中医中药防治乳腺增生病的理论、方法及疗效上均有新的突破。
发明人选用目前临床疗效较为肯定的且功用主治与乳康舒药物相近的药物“乳增宁”作了疗效对比,观察了乳康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并还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与科学的技术手段进展深入进行了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证明乳康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止痛和消块疗效,显著高于乳增宁对照组,同时乳康舒还具有对黄体期内分泌失调的调节作用。
1、乳康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止痛和消块疗效。临床观察治疗3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发现乳康舒临床疗效较好。疼痛消失23例,临床痊愈率76.67%;肿块消失17例,临床痊愈率56.67%,总有效率96.67%;其临床疼痛痊愈率及肿块消退痊愈率显著高于乳增宁对照组(30例)止痛痊愈率46.67%和消块率40.00%。
2.乳康舒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对乳康舒试验组治疗前1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黄体期E2、P、PRL激素检测,E2无明显升高,P异常低者5例,9例PRL值明显升高。治疗后PRL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9例PRL值异常升高者均下降至正常值范围内,P值有升高趋势,E2、E2/P比值有下降趋势。说明乳康舒对黄体期内分泌失调有调节作用。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目前市售的中成药很多,如乳癖消,天冬素片,小金丹,逍遥丸,乳康片等,主要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临床使用疗效多不理想。乳增宁组方除了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外,加用了滋阴补肾药,临床疗效有所提高。乳康舒课题组研究者认为,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理应是肾虚肝郁,冲任失调,气滞血瘀,肾虚主要是肾气(阳)不足。治当温肾疏肝,行气活血,调理冲任,止痛散结。
具体临床与药理实验方法与数据如下。
一、临床研究(一)、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分组法。
2、病例数1∶1对照,总例数60例。
3、对照对照组选用功用主治与试验药物相近,目前国内疗效较为肯定的同类药物,符合公认,同类可比原则。(二)、治疗方案1、药品来源(1)试验药品本发明“乳康舒”胶囊。
(2)对照组药品乳增宁片,由深圳三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据国家新药注册数据库(1985-2000)资料检索,乳增宁片的配方主要由艾叶、淫羊藿、天冬、柴胡(醋制)等组成;功能主治疏肝解郁,调理冲任。用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引起的乳痛症及乳腺增生等症。
2、服用方法(1)试验药品乳康舒胶囊,口服,每次3粒,1日3次,经期停服。
(2)对照药品乳增宁片,口服,每次3片,1日3次,经期停服。
(3)疗程服药一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观察时间为月经周期的同一时点±2天,连续观察时间为2~4个月经周期。
(4)合并用药除试验外,观察期间禁止使用其它治疗乳腺增生病有关的中药和西药。合并疾病所必须继续服用的药物,或其他治疗必须在病例报告表中记录药名(或其它疗法名),用量,使用次数和时间等,以便总结时加以分析和报告。(三)观察项目及指标1、诊断指标西医诊断(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肾虚肝郁、冲任失调证)病程,舌苔、脉象。
2、疗效及安全性指标(1)诊断性观察症状、体征;必要时作B超、X线钼靶、CT检查。
(2)疗效性观察a、主要指标主症(乳房疼痛、乳房肿块)b、次要指标次症(胸闷不舒、心烦易怒、腰酸乏力、月经失调)(3)安全性观察a、血(HGB、RBC、WBC、GRA、PLT)、尿常规b、心电图c、肝功能(GPT、GOT)、肾功能(BUN、CRE)(4)观察时间a、症状体征治疗前初诊首日;经治疗复诊、再诊时间选择在月经初诊的同一时点±2天。
b、辅助性的诊断性检查项目于经后期进行,安全性检查项目治疗前后各作1次。
(四)疗效评定标准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7年制定发布的第三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规定的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乳房疼痛消失,乳房肿块消失。
显效乳房疼痛减轻两个等级或消失,肿块变软,“靶肿块”缩小>1/2。
有效乳房疼痛减轻一个等级以上或消失,肿块变软,“靶肿块”缩小≤1/2。
无效乳房疼痛减轻或无变化,肿块不缩小者。
2、安全性评价标准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
2级比较安全,如有不良反应,不需作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
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做处理后可继续给药。
4级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
(五)、试验结果试验病例情况表1试验病例情况入组病例数脱落例数(%)剔除例数(%)试验例数试验组对照组60 0 0 60 3030两组试验基线可比性分析1.年龄组别表2年龄组别年龄(周岁) 试验组(30例) 对照组(30例)18-307 831-40151541-508 7x±s35.17±7.53 33.8±6.122.两组临床一般情况表3两组临床一般情况试验组(30例) 对照组(30例)病程<6月(例) 6 76-12月(例) 5 41-3年(例) 9 8>3年(例) 10 11靶肿块大小(x±s) 6.60±5.31 6.80±5.04症侯总记分(x±s) 6.50±1.27 6.35±1.18注靶肿块大小(cm2)=靶肿块长(cm)×靶肿块宽(cm)表4两组治疗前肿块质地情况软 中 硬韧试验组(30例) 11 16 3对照组(30例) 15 13 2(六)主要观察指标结果及分析1.两组治疗前后肿块变化表5治疗前后乳房靶肿块大小变化治疗前 治疗后Med X Med X试验组 6 6.600.83对照组 5 6.811.62表6两组治疗前后乳房肿块质地的情况治疗前治疗后软中硬 软中硬试验组1116 3 104 0对照组1513 2 144 02.两组临床证侯记分的比较表7两组临床症状记分平均等级变化情况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乳房疼痛*2.60 2.63 0.230.73胸闷不舒 0.74 0.68 0.260.18
心烦易怒0.890.89 0.24 0.32腰酸乏力0.810.61 0.33 0.32月经失调0.870.89 0.26 0.56证侯总积分 6.506.35 1.52 2.62注*无、轻、中、重记分为0,1,2,3分,其余为0,0.5,1,1.5分。
表8两组阳性证侯治疗消失率比较n 消失数(n) 消失率(%)乳房疼痛 试验组 30 23 76.67Δ对照组 30 14 46.67胸闷不舒 试验组 17 9 52.94对照组 14 7 50.00情绪状况 试验组 19 8 42.11对照组 19 6 31.58腰酸乏力 试验组 18 6 33.33对照组 19 7 36.84月经失调 试验组 19 12 63.16Δ对照组 18 6 33.33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ΔP<0.001。
试验组17例患者治疗前后黄体期血液激素变化情况表9试验组治疗前后激素测定值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ΔP<0.05(七)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安全性评价表10两组安全性评价情况
n 1级 2级 3级4级试验组30 30 0 0 0对照组30 30 0 0 0两组不良事件评价本次试验组均无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试验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乳康舒胶囊是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理想药物,其临床痊愈率为56.67%,乳房疼痛消失率为76.67%,明显优于对照组乳增宁片40.00%的临床痊愈率及46.67%的疼痛消失率。
2.乳康舒胶囊对黄体期的内分泌激素失调有调整作用,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效果较好。乳康舒胶囊试用于临床,17例患者作了黄体期E2、P、PRL激素检测,E2值、P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但E2有下降趋势,P值有上升趋势,PRL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9例PRL值高于正常的患者治疗后均下降至正常范围。PRL的异常升高可直接刺激乳腺组织或进一步刺激E2合成或抑制孕激素的分泌,从而使E2的相对含量及活性增高,导致E2长期过度刺激乳腺组织进而影响了乳腺组织正常节律性变化,使其增殖过度,复旧不全而发生乳腺增生病。乳康舒对黄体期内分泌失调有调整作用,所以对乳腺增生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3.在应用乳康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过程中,观察到患者月经失调现象明显改善,月经失调消失率为63.17%,对照组为33.33%,明显优于对照组。因为乳康舒胶囊除了针对乳房局部病变,更注意调整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功能。
4.在应用乳康舒治疗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病人乳房疼痛消失或减轻较快,1周疼痛消失的11例;肿块消退相对较慢。影响治愈率的是肿块的消退情况,服药时间的延长,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
二、药效学试验1.乳康舒对家兔乳腺增生模型的影响采用摘除卵巢和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法造成家兔乳腺增生模型,造模后家兔乳腺直径、乳头高度比正常对照组的均有显著增大(P<0.001),血沉、血浆粘度、切变率分别为120/s、80/s、40/s、8/s的全血粘度比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0.001),压积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血清E2、PRL比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0.001),P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0.001)。给家兔灌胃8、4、2g/kg的乳康舒4周和6周后,家兔的乳腺直径、乳头高度比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减小(P<0.05~0.001),基本恢复到正常动物的水平。给家兔灌胃8、4、2g/kg的乳康舒4周后,血沉、压积、血浆粘度、切变率分别为120/s、80/s全血粘度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切变率分别为40/s、8/s的全血粘度比正常对照组的仍有显著增加(P<0.05~0.001),灌胃8、4g/kg家兔的纤维蛋白元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减小(P<0.05~0.01)。给家兔灌胃8、4g/kg的乳康舒4周后,血清SOD、GSH-Px活力比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0.01),各给药组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本品可显著提高乳腺增生家兔血清SOD、GSH-Px活力,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给家兔灌胃8、4、2g/kg的乳康舒4周后,E2、PRL、P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给家兔灌胃8g/kg的乳康舒6周后,E2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用药后家兔乳腺小叶中的腺泡数明显减少,腺腔直径有明显减小,乳腺组织中的ER、PR及PCNA阳性率也明显减少。表明本品对家兔的乳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
表11乳康舒对乳腺增生家兔乳腺直径、乳头高度变化的影响(mm,x±s)(n=8)组别 剂量 给药前 给药后4周 给药后6周(g/kg)乳腺直径 乳头高度乳腺直径 乳头高度乳腺直径 乳头高度正常对照组 / 6.2±1.1###3.4±0.5###7.4±1.5###4.5±0.9### 6.1±0.5##5.4±0.7#模型对照组 / 12.9±2.3***6.1±0.5***11.0±1.0***6.2±0.7***7.6±1.1**6.2±0.6*阳性药组1.08 11.4±0.9***5.4±0.7***# 8.6±0.6*### 5.4±0.4*# 5.9±0.8##5.2±0.6##大剂量组 8 13.6±1.5***6.3±0.6***6.8±0.5###5.1±0.8# 6.2±1.4# 5.2±0.8#中剂量组 4 13.4±1.4***5.7±0.6***6.8±1.2###5.2±0.7# 5.6±0.5### 4.9±0.9##小剂量组 2 13.7±1.6***6.1±0.7***7.1±1.2###5.6±0.8*5.7±0.7### 5.2±0.8#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表12乳康舒对乳腺增生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x±s)(n=8)指标 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阳性药组大剂量组 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全血粘度 3.25±0.33# 3.84±0.54*3.31±0.33# 3.50±0.673.22±0.30# 3.56±0.44(mPa.s切变率120/s)全血粘度 3.72±0.36# 4.42±0.62*3.80±0.39# 4.06±0.653.74±0.33# 4.15±0.52(mPa.s切变率80/s)全血粘度 4.42±0.45# 5.59±1.06*4.73±0.61 4.95±0.51*4.68±0.50# 5.27±0.78*(mPa.s切变率40/s)全血粘度 6.83±0.985## 11.02±3.08**9.02±2.29*9.80±1.42***8.37±1.20*# 10.06±1.91***(mPa.s切变率8/s)血浆粘度 1.76±0.49### 3.72±1.11***1.59±0.65### 2.02±0.64## 2.30±0.73## 2.71±0.40***#(mPa.s)血 沉1.5±0.6##3.3±1.1**1.5±0.2### 1.4±0.3###1.8±0.6## 1.4±0.7##(mm/H)压 积45.6±2.6### 36.9±3.4***45.1±3.8###42.8±2.9##41.4±2.5**##44.8±2.2###(%)纤维蛋白元1.61±0.471.72±0.53 0.94±0.56*# 0.84±0.36**##0.92±0.56*# 1.11±0.52#(g/L)血沉方程K值 6.08±2.529.07±3.49 5.86±0.92# 5.08±1.08## 5.90±1.50# 5.47±2.23#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表13乳康舒对乳腺增生家兔血清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x±s)(n=8)组别剂量 SOD GSH-Px MDA(g/kg) (NU/ml) (活力单位) (nmol/ml)正常对照组/ 473.04±36.99 378.91±4.29 4.17±0.82模型对照组/ 493.22±18.03 379.62±6.62 3.74±1.25阳性药组 1.08512.53±22.25*381.29±12.35 3.51±0.96大剂量组 8 563.81±67.15**# 388.57±5.31**## 3.48±0.49中剂量组 4 519.94±43.75*386.26±5.36**# 4.06±1.46小剂量组 2 501.02±22.94 379.25±9.31 3.79±1.09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
表14乳康舒对乳腺增生家兔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x±s)(n=8)时间指标 正常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 阳性药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 小剂量组造E2(pg/ml) 118.69±50.35 456.93±216.70***477.93±188.94***499.50±146.69***474.14±191.75***491.62±177.4***模P(ng/ml)0.734±0.4740.016±0.023***0.033±0.027***0.074±0.086**0.041 ±0.038**0.041±0.043**后PRL(ng/ml) 4.33±1.31 7.63±2.39**7.30±2.95*9.12±1.69***7.83±2.78***8.32±2.59**药E2(pg/ml) 169.79±106.90### 412.91±102.80 194.09±67.41###162.68±101.37### 185.54±75.75### 182.76±141.99##后P(ng/ml)0.394±0.2990.274±0.325 0.439±0.3250.723±0.7520.339±0.229 0.503±0.7504 PRL(ng/ml) 1.84±1.21 1.29±1.54 2.57±2.01 1.64±1.69 1.65±1.83 1.02±1.15周药E2(pg/ml) 155.37±74.76# 691.52±526.84 126.24±31.08## 85.37±40.25*##113.48±42.46##90.20±59.68##后P(ng/ml)0.373±0.5240.185±0.246 0.348±0.2580.681±0.6990.355±0.407 0.436±0.4976 PRL(ng/ml) 0.79±0.75 0.61±1.02 1.48±1.31 0.77±0.98 0.64±0.66 0.49±0.70周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2.乳康舒对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影响采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法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后各组大鼠乳腺直径比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大(P<0.001),给大白鼠灌胃12、6、3g/kg的乳康舒2周后,大鼠乳腺直径比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减小(P<0.05),4周后,比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减小(P<0.01~0.001),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造模后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给大鼠灌胃12、6g/kg的乳康舒4周后,血清SOD活力比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P<0.01~0.001),给家兔灌胃12g/kg的乳康舒4周后,血清GSH-Px活力比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表明本品可显著提高乳腺增生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减少MDA含量,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模型组大鼠的痛阈值(甩尾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给大白鼠服用12、6g/kg的乳康舒胶囊后,各组动物的痛阈值比模型对照组均显著延长(P<0.01~0.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用药后大鼠乳腺小叶中的腺泡数也有明显减少,腺腔直径明显减小。
表15乳康舒对乳腺增生大白鼠乳腺直径变化的影响(mm,x±s)(n=10)组别 剂量(g/kg) 给药前 给药后2周给药后4周正常对照组/ 3.7±0.5***4.0±0.5***4.8±0.5**模型对照组/ 6.2±0.7 5.2±0.5 5.5±0.6阳性药组 1.985.9±0.6### 4.8±0.4*###4.6±0.5**大剂量组 12 5.8±0.7### 4.7±0.6*# 4.4±0.5***中剂量组 6 5.8±0.5### 4.8±0.3*###4.5±0.7**小剂量组 3 5.9±0.6### 4.7±0.5*## 4.6±0.3***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表16乳康舒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x±s)(n=10)组别 剂量SODGSH-Px MDA(g/kg) (NU/ml) (活力单位) (nmol/ml)正常对照组 / 497.59±31.16 29.34±8.10 8.98±0.95模型对照组 / 493.61±16.29 30.54±5.28 8.62±0.71阳性药组 1.98 524.46±28.17**33.54±5.88 7.60±0.58**大剂量组 12588.07±35.10***40.73±6.03***7.83±0.79*中剂量组 6 539.67±41.50**30.31±6.06 8.26±0.87小剂量组 3 501.79±35.90 33.85±13.12 8.42±1.57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
表17乳康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白鼠的镇痛作用(x±s)
组别动物数(只)剂量(g/kg)甩尾时间(s)正常对照组 10 / 3.08±0.32模型对照组 10 / 3.19±0.52盐酸吗啡组 10 0.01 5.45±0.76***大剂量组 10 125.29±1.00***中剂量组 10 6 4.73±1.34**小剂量组 10 3 4.20±2.01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表18乳康舒对乳腺增生大白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x±s)(n=10)组别 剂量(g/kg)E2(pg/ml) PRL(ng/ml) P(ng/ml)正常对照组/ 9.01±2.89***5.07±1.00 25.29±10.34*模型对照组/ 115.40±51.485.42±0.94 15.06±9.33阳性药组 1.98 8.59±3.57***5.06±0.71 15.77±10.50大剂量组 127.80±4.42***4.55±0.66*14.61±6.59#中剂量组 6 5.31±3.83***# 5.91±0.89 19.66±9.07小剂量组 3 6.66±3.76***5.64±1.98 21.89±15.54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P<0.01,***P<0.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P<0.05。
3.乳康舒对二甲苯致小白鼠耳廓肿胀的影响按24、12和6g生药/kg的剂量给小白鼠灌胃乳康舒胶囊连续三天,末次给药1h后,采用小白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法观察本品的消炎作用。结果各给药组动物耳廓的肿胀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0.001)。乳康舒胶囊各组动物在给药后的肿胀抑制百分率均达到54.8%以上。提示口服乳康舒胶囊具有抑制小白鼠耳廓肿胀的作用。
表19乳康舒对二甲苯致小白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组别 剂量 动物数 右耳重 左耳重 肿胀度 抑制率(g/kg) (只) (mg)(mg) (mg)(%)正常对照组 / 10 35.4±8.8 18.8±1.2 16.60±8.14 /
乙酰水杨酸组0.2 1022.3±3.5 18.2±2.5 4.10±2.28***75.30乳康舒大剂量组 24 1026.2±6.1 21.8±3.9 4.40±5.23***73.49乳康舒中剂量组 12 1032.0±8.3 25.5±5.4 6.50±6.20**60.84乳康舒小剂量组 6 1028.6±9.5 21.1±4.6 7.50±6.13*54.82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4.乳康舒抑制大白鼠肉芽肿试验采用大白鼠慢性炎症性琼脂肉芽肿法,给大白鼠连续7天灌胃乳康舒胶囊12、6和3g生药/Kg后,给药组动物的肉芽肿湿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01),抑制率大于33.2%。提示灌胃一定剂量的乳康舒胶囊对大鼠慢性炎症性琼脂肉芽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20乳康舒胶囊对大白鼠慢性炎症琼脂肉芽肿的影响(x±s)组别 剂量 动物数 肉芽肿湿重抑制率(g/Kg) (只) (g) (%)模型对照组 / 102.604±0.443/乙酰水杨酸组0.1101.703±0.345***34.65乳增宁组1.98 101.644±0.493***36.94大剂量组12 101.568±0.500***39.83中剂量组6 101.500±0.585***42.44小剂量组3 101.741±0.350***33.19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01。
5.乳康舒胶囊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小白鼠灌胃给予24、12或6g/kg的乳康舒胶囊后,经扭体法试验发现动物的扭体次数比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减少(P<0.05~0.001);小白鼠用24g/kg的乳康舒胶囊,其发生扭体的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表明乳康舒胶囊对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表21乳康舒胶囊对小白鼠镇痛作用的影响(扭体法,x±s)组 别动物数(只) 剂量(g/kg) 潜伏期(S) 扭体次数(次/15min)正常对照组 10/ 206.1±53.5 24.4±11.1乙酰水杨酸对照组10 0.2 645.6±280.6***2.4±2.8***乳增宁对照组10 4517.6±332.6**9.1±9.7**乳康舒大剂量组 10 24 439.9±326.6*5.6±4.9***乳康舒中剂量组 10 12 385.5±282.98.5±6.2***乳康舒小剂量组 10 6286.1±167.513.7±8.6*注***p<0.001,**p<0.01,*p<0.05.
6.乳康舒胶囊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小白鼠灌胃给药24g/kg的乳康舒胶囊后,热板法实验表明动物的痛阈值在给药后1、2h比给药前有显著提高(P<0.05);灌胃给药12g/kg乳康舒胶囊的小鼠1h后痛阈值有显著提高(P<0.05)。提示本品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表22乳康舒胶囊对小白鼠镇痛作用的影响(热板法x±s)组别 动物数 剂量药前痛阈值 药后1h痛阈值 痛阈提高率 药后2h痛阈值 痛阈提高率(只) (g/kg) (s)(s) (%) (s) (%)正常对照组 10 / 17.0±3.1 17.8±5.2 4.717.2±4.71.2乙酰水杨酸对照组10 0.218.0±5.0 28.1±8.1** 56.6 34.6±18.7* 92.8乳增宁对照组10 4 18.1±3.5 25.1±9.3* 39.1 24.8±18.7 37.4乳康舒大剂量组 10 24 17.5±5.3 25.6±8.5* 46.7 26.6±10.9* 52.4乳康舒中剂量组 10 12 16.3±4.0 26.9±12.0* 65.5 20.1±4.423.7乳康舒小剂量组 10 6 19.2±4.7 25.4±8.8 32.3 19.8±9.23.1注 **p<0.01,*p<0.05.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268g生药/kg,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的472.9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大鼠连续给药3个月的长期毒性试验表明用相当于生药材12.5、25.0和50.0g/kg剂量的乳康舒胶囊给SD大鼠连续灌胃90天,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使用安全。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将其制成剂量小、使用方便的现代制剂,该方法应重现性好,可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市售药材鹿角3g 淫羊藿2.5g 白芍2.5g 王不留行2.5g 郁金2.5g丹参4g。
将鹿角用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70℃),得提取物A;其余诸药与鹿角药渣混匀,分别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煎煮3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70℃),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70%,回收并挥尽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70℃),与A混匀,喷雾干燥,干法制粒,装胶囊中,每粒0.38g。
实施例2取市售药材鹿角9g 淫羊藿7.5g 白芍7.5g 王不留行7.5g 郁金7.5g丹参12g。
将鹿角用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加10倍量水,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80℃),得提取物A。
其余诸药与鹿角药渣混匀,分别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水煎煮3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80℃),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60%,回收并挥尽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80℃),得提取物B,将其与A混匀,喷雾干燥,常规湿法制粒,装胶囊中,每粒0.38g。
实施例3取市售药材鹿角5g 淫羊藿4g 白芍4g 王不留行4g 郁金2.5-7.5g 丹参6g。
将鹿角用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90℃),得提取物A。
其余诸药与鹿角药渣混匀,分别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煎煮提取3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4(90℃),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80%,回收并挥尽乙醇,得提取物B。
将提取物A和B混匀得总提取物C,真空干燥,常规制粒,压片。
实施例4取市售药材鹿角7g 淫羊藿5g 白芍5g 王不留行5g 郁金5g 丹参10g。
将鹿角用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相对密度1.10(70℃),得提取物A其余诸药分别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煎煮提取3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80℃),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75%,回收并挥尽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5(20℃),与A混匀,常压干燥,常规制粒,装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原料组成鹿角3~9份 淫羊藿2.5~7.5份 白芍2.5~7.5份 王不留行2.5~7.5份郁金2.5~7.5份 丹参4~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原料组成鹿角5~7份 淫羊藿4.0~5.5份 白芍4.0~5.5份王不留行4.0~5.5份郁金4.0~5.5份 丹参6~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原料组成鹿角6份 淫羊藿5.0份 白芍5.0份王不留行5.0份郁金5.0份 丹参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原料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各种制剂。
5.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取原料鹿角3~9份 淫羊藿2.5~7.5份 白芍2.5~7.5份 王不留行2.5~7.5份 郁金2.5~7.5份 丹参4~12份;将上述原料一并用水或含水乙醇提取;或者,先将鹿角用水提取,浓缩水提取液,得提取物A;再将其余诸药用水提取,浓缩提取的水液,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40%-90%,取上清液,浓缩上清液,得提取物B;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干燥,得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取原料鹿角5~7份淫羊藿4.0~5.5份 白芍4.0~5.5份 王不留行4.0~5.5份郁金4.0~5.5份丹参6~10份;先将鹿角用水提取,浓缩水提取液,得提取物A;再将其余诸药用水提取,提取的水液浓缩至70-80℃温度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05~1.45时,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50%-80%,取上清液,浓缩上清液,得提取物B;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干燥,得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取原料鹿角6份 淫羊藿5.0份 白芍5.0份王不留行5.0份郁金5.0份丹参8份;先将鹿角用水回流提取,浓缩水提取液至70-80℃温度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0时,得提取物A;再将其余诸药用水回流提取,提取的水液浓缩至70-80℃温度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5时,加乙醇醇沉,使醇浓度为70%,取上清液,浓缩上清液,得提取物B;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干燥,得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鹿角用水回流提取后的药渣,还可加入其余诸药中,再次用水提取。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可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制成各种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提取物A和提取物B,可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湿法制粒或干法制粒,再压成片剂、灌制胶囊或制成颗粒剂、微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组合物(简称“乳康舒”)及其制备方法,其由鹿角3~9份、淫羊藿2.5~7.5份、白芍2.5~7.5份、王不留行2.5~7.5份、郁金2.5~7.5份、丹参4~12份组成,不但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而且补肾温阳,调节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功能,从而标本兼治,提高疗效,减少了复发。
文档编号A61P15/00GK1390601SQ02138009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5日
发明者樊凤英, 鞠建明 申请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