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固定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489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固定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固定钉,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固定钉由钉头和钉体组成,在钉体上带有倒钩。
钉体上的倒钩与钉体向后斜向连接,倒钩与钉体之间有斜向槽,倒钩边缘锐利。
在钉体上至少带有两排倒钩,每排倒钩上至少有两个倒钩,相邻的倒钩排中倒钩位置互相交错。
所述钉头为圆形、一字形、三角形或L钩形。
所述钉体为双钉体,两个钉体上端由连杆连在一起,每个钉体上分别带有倒钩。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医用固定钉有如下优点1.减少连接操作时间,适用范围广。在手术中将医用固定钉斜向插入分离的两部分人体组织的连接断面中,利用钉头和钉体上的倒钩,使两部分人体组织连接在一起,所用操作时间比缝合时间少,并且适于在软骨、肌肉、韧带等人体组织上使用,适应范围广。
2.可在狭窄空间条件下操作,便于连接操作。使用中,只要将分离的两部分人体组织的断面对接在一起,从一侧断面上插入医用固定钉,使钉体进入另一侧断面上,即可完成连接工作,在较小空间中也可使用医用固定钉。
当两部分人体组织的断面较长时,可用双钉体医用固定钉来进行连接操作,可进一步减少操作时间。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
图1的左视图。
图4是
图1的倒钩局部放大图。
图5是另一种医用固定钉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左视图。
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医用固定钉的结构示意图见
图1至图4所示。
医用固定钉由钉头1和钉体2组成,采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材料制作,在钉体2的前端带有倒钩3,倒钩3是在钉体2上斜向切制出来的,使倒钩3与钉体2向后斜向连接,倒钩3与钉体2之间有斜向槽4,倒钩3的边缘锐利,便于钩住断面处的人体组织,在钉体2前端两侧各有一排倒钩3,两排倒钩3中的倒钩位置互相交错。
钉头1的形状为一字形。钉体2直径为1毫米,长度为12毫米。使用时,将医用固定钉从人体组织的一侧断面斜向插入另一侧断面组织中,使断面两侧人体组织在钉头1和倒钩3作用下,连接在一起。所用操作时间短,连接操作方便。
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医用固定钉的结构示意图见图5至图7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医用固定钉的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有两个钉体2,它们用一个连杆5连为一体,形成双钉体,连接杆5可以起到钉头的作用。钉体2上有倒钩3,其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的相同。
这种双钉体医用固定钉的工作原理也与实施例1所述的相同,适用于在较长的人体组织断面上作连接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固定钉,其特征是由钉头和钉体组成,在钉体上带有倒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钉体上的倒钩与钉体向后斜向连接,倒钩与钉体之间有斜向槽,倒钩边缘锐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还在于在钉体上至少带有两排倒钩,每排倒钩上至少有两个倒钩,相邻倒钩排中的倒钩位置互相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钉头为圆形、一字形、三角形或L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钉体为双钉体,两个钉体上端由连杆连在一起,每个钉体上分别带有倒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固定钉,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医用固定钉由钉头和钉体组成,在钉体上带有倒钩。使用这种医用固定钉,可在较小空间中快速地连接软骨、肌肉、韧带等人体组织,所用操作时间短,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A61B17/064GK2525947SQ0220549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4日
发明者陈唯宁 申请人:陈唯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