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45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康复工程中假肢的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
图2所示是被动式肘关节锁定机构,用健肢操纵按钮,使肘关节屈或伸,肘臂组件安装在球体壳的外面,因为此结构上臂的底部是封闭的,占去了残肢的空间,所以可适用残肢范围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对前臂极短残肢就无法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包括一自锁型铰链、一不自锁型铰链和一接受腔,其特征在于自锁型铰链系安装于接受腔的一端,主要由罩板、旋转板、定位轮和定位装置组成,旋转板的一侧面设有定位轮和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位于该定位轮的一边,该定位轮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装置上的定位杆插置其中予以自锁定位,罩板设在该旋转板的另一侧面,且罩板、旋转板和定位轮依次通过一固定件相连接;不自锁型铰链系安装于接受腔的另一端,主要由两罩板和一旋转板组成,罩板位于该旋转板的两侧且通过一固定件相连接;该接受腔上设有一按钮,该按钮由一钢丝绳调节装置连接于定位装置。该定位孔与定位杆系采用圆锥形配合。该旋转板和定位轮之间设有一尼龙垫圈,尼龙垫圈起阻尼和调整轴向间隙的作用。该钢丝绳调节装置系采用尼龙轴承过渡和螺纹调节。
图2是习知的被动式肘关节锁定机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锁型铰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不自锁型铰链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被动型假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混合型假肢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在被动型假肢中的应用如图6所示,其可用于那些前臂残肢极短以及肘离断、上臂截肢至肩部截肢范围、肘关节不能屈肘举起前臂的截肢病人,均可采用按钮装在前臂的方案。靠另一侧健肢来控制按钮,托举假肢到合适的的位置后锁住,行走时可解锁自由摆动。此方案可作为被动型的假肢,手头采用美容手头,工具手头,腕关节也是被动腕关节。
本实用新型在混合型假肢中的应用如图7所示,同样可用于前臂残肢极短,上臂截肢和全臂截肢的病人,尤其对那些高位截肢操纵索控式假肢三重控制系统很困难的病人,均可采用这种被动型的肘关节,搭配肌电控制的手头和腕关节,组成混合型上臂假肢,肘关节采用按钮控制型肘关节外铰链。靠健肢来操纵按钮控制肘关节,由健肢托举假肢肘关节到合适位置后锁住,行走时可解锁,自由摆动。而手指和腕用残肢肌电信号控制。
由上可知,采用这种肘关节外铰链,具有以下功效
1、按钮可固定在前臂,这样留出肘关节和前臂的上部穿纳残肢,可满足前臂残肢极短、上臂截肢至肩部截肢范围的截肢病人的需求;既可运用在被动式假肢中,又可运用在混合型假肢上(与肌电假肢组合起来),实用性强且按钮操作控制灵活方便;2、采用轮式定位孔定位,其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机构自锁性能好,由于定位孔与定位杆为圆锥形配合,锁定时间隙小,这样的传动方式简单可靠;3、由于采用尼龙关节轴承,可使钢丝绳转向光滑过渡,操纵按钮轻松,手感好,并且由于有了关节轴承的转向,使假肢的安装简单化,按钮直接安装在臂筒的中间位置,安装铰链时,可不分左右手;4、钢丝绳调节装置采用螺纹伸缩,便于在安装时作细微调整,因为钢丝绳有延伸,在最后定位时,调节螺纹可再度收紧。
权利要求1.一种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包括一自锁型铰链(1)、一不自锁型铰链(2)和一接受腔(3),其特征在于自锁型铰链(1)系安装于接受腔(3)的一端,主要由罩板(11)、旋转板(15)、定位轮(12)和定位装置(17)组成,旋转板(15)的一侧面设有定位轮(12)和定位装置(17),定位装置(17)位于该定位轮(12)的一边,该定位轮(1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8),定位装置(17)上的定位杆(16)插置其中予以自锁定位,罩板(11)设在旋转板(15)的另一侧面且罩板(11)、旋转板(15)和定位轮(12)依次通过一固定件(13)相连接;不自锁型铰链(2)系安装于接受腔(3)的另一端,主要由两罩板(21)和一旋转板(23)组成,罩板(21)位于旋转板(23)的两侧且通过一固定件(22)相连接;该接受腔(3)上设有一按钮(4),该按钮(4)由一钢丝绳调节装置(6)连接于定位装置(17);整个装置不形成封闭的结构,可容纳前臂极短残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孔(18)与定位杆(16)系采用圆锥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板(15)和定位轮(12)之间设有一尼龙垫圈(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其特征在于该钢丝绳调节装置(6)系采用尼龙轴承(5)过渡和螺纹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康复工程中假肢的按钮控制型的肘关节外铰链,包括一自锁型铰链、一不自锁型铰链和一接受腔,该自锁型铰链系安装于接受腔的一端,主要由罩板、旋转板、定位轮和定位装置组成,旋转板的一侧面设有定位轮和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位于该定位轮的一边,该定位轮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装置上的定位杆插置其中予以自锁定位;不自锁型铰链系安装于接受腔的另一端,主要由两罩板和一旋转板组成,罩板位于旋转板的两侧且通过一固定件相连接;该接受腔上安装有一按钮,该按钮由一钢丝绳调节装置连接于定位装置。采用这种结构,其控制灵活方便,佩戴舒适且安装简单,尤其适合前臂极短残肢、肘离断截肢病人的使用。
文档编号A61F2/68GK2593750SQ0227982
公开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2日
发明者罗宗涵, 罗永昭 申请人:上海科生假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