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82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器具。
2、背景技术现行临床使用率极高的杆式输液架是20世纪初的产品,功能单一,灵活性小,占用空间较大,临床使用不便,在特殊情况下如战地、矿山、隧道、野外、车船飞机上等环境无法使用,存在诸多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其不受环境和放置位置的限制就可进行输液,并兼有定时、报警、黑暗环境照明、温度指示等功能,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由长方体机壳和机壳外部件组成。在机壳内中部竖向装设一隔板,左机壳中部水平装设有多用瓶定位卡轨道,在该轨道内装设可水平滑动的多用瓶定位卡,轨道上方装设气压调节阀、灯泡,灯泡所在处的机壳上开有透光孔。轨道下方装设定时器及蜂鸣器。在右机壳装设微型电机、电池组、气泵和初级空气滤清器。在机壳面板上装设一次性空气滤清器及气温计。初级空气滤清器、气泵、气压调节阀、一次性空气滤清器和输液瓶通过管路顺序连通,电池组、微型电机、定时器、蜂鸣器、灯泡通过电路连通。微型电机带动气泵。机壳上端面上装设提手和可折叠的滴管支杆,机壳左侧面板上装设输液瓶固定卡,在机壳底部装有滑道,在滑道内装设有可水平滑动的机底支架。
由于微型电机带动气泵向输液瓶输气,可将注射液压入输液管内,故输液瓶可不受环境及放置位置的限制进行输液。本实用新型小巧便携,并兼有定时、报警、黑暗环境照明、温度指示等功能,提高医护质量,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的返流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例1、输液瓶2、固定带3、固定带口4、输液管5、透光孔6、滴管7、灯泡8、初级空气滤清器9、气压调节阀10、气压调节阀旋纽11、提手12、气泵13、气温计14、机壳15、微型电机16、微型电机轴17、电池组18、滴管支杆19、竖向隔板20、多用瓶定位卡轨道21定时器22、进气管23、蜂鸣器24、出液管25、多用瓶定位卡承力块26、滑块27、机底支架28、机底支架滑道29、多用瓶定位卡30、输液瓶用针头31、输液瓶上固定卡32、灯开关33、出气管34、观察窗35、电源开关36、定时器旋纽37、接管38、多用瓶定位卡止动螺栓39、返流阀40、输液管调节阀41、针头42、输液管夹子43、一次性空气滤清器44、输气管45、横向隔板46、挡球孔47、蜂鸣器开关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由长方体空腔机壳14和机壳外部件组成。在空腔机壳14内中部装设有一竖向隔板19,将机壳分为左右两部分。左机壳中部水平装设有多用瓶定位卡轨道20,其将左机壳分为上下两部分。多用瓶定位卡轨道20内装设可水平滑动的多用瓶定位卡29,该定位卡左端开有圆孔和过管口。多用瓶定位卡止动螺栓38装设在机壳面板上,其内端头抵触在多用瓶定位卡轨道20上。左机壳上部装有灯泡7和气压调节阀9,在灯泡7处的机壳14上开有透光孔5。气压调节阀9由一大空腔管体内上部套装一空腔圆柱状阀芯构成,阀芯上端露出大空腔管体,阀芯底部及露出端管壁上均开有小孔,阀芯上端面中心开孔设有内螺纹,旋入一螺杆,螺杆上端头即为气压调节阀旋纽10,该旋纽露出机壳面板。螺杆下端头压在一弹簧上,弹簧下端压在一塑料圆球上,塑料圆球顶在阀芯底部小孔处。在机壳面板上装设有气温计13、灯开关32、观察窗34、电源开关35、蜂鸣器开关47、定时器旋纽36和一次性空气滤清器8。一次性空气滤清器8的一端通过进气管22与输液瓶1连通,另一端连一接管37,接管37另一端穿过机壳面板插入出气管33向上的端口内。出气管33为L形,由透明塑料制作,其另一端与气压调节阀9连通。出气管33近上端口内装有由塑料小球及挡球孔46组成的返流阀39,塑料小球直径略小于出气管33的内径。在左机壳的下半部装设有定时器21和蜂鸣器23。在右机壳中部装设有横向隔板45,上半部装设有气泵12、初级空气滤清器8、微型电机15,下半部装设有电池组17。初级空气滤清器8、气泵12、气压调节阀9通过输气管44顺序连通,电池组17、电源开关35、微型电机15、定时器21、蜂鸣器23、蜂鸣器开关47、灯泡7通过电路连通。微型电机轴16端部装设凸轮,该轴转动时可周期性顶动气泵12的柱塞往复运动,以向气压调节阀9内泵气。机壳14上端面上装有提手11和可折叠的滴管支杆18。在多用瓶定位卡29上方的机壳14左侧面板上开有滑槽,滑槽上装设有滑块26,滑块26与输液瓶上固定卡31相连接,输液瓶上固定卡为弧形,其上的固定带口3中穿有柔性的固定带2。在多用瓶定位卡29下方的机壳14左侧面板上装设多用瓶定位卡承力块25,在机壳14的底部两侧装设有2条机底支架滑道28,在每条滑道内装设有可水平滑动的 形机底支架27,当向左完全抽出机底支架27后,该二支架可张开一个角度,二支架的作用在于防止输液机向左倾倒。
使用时,放置好输液机,将输液管4、进气管22、滴管6、出液管24、注射针头41、输液瓶1连接好,将多用瓶定位卡29向左抽出,输液瓶1倒置,其口部及上述各管穿过多用瓶定位卡29左端的圆孔和过管口,最后用固定带2将输液瓶1与输液瓶上固定卡31捆扎在一起。排空出液管24内的气体,关闭输液管调节阀40。把气压调节阀9调到通气量最小位置,打开电源开关35,启动微型电机15。将注射针头41刺入患者血管内,打开输液管调节阀40,调节气压调节阀9的送气量,以滴管6内单位时间注射液的滴数计算出输液时间,再由定时器21预定好时间,打开蜂鸣器开关47,即可开始输液。如输液时间将到,蜂鸣器23可提前3-5分钟报警,提示注射液将完,即使医务人员不在场,定时器21到时亦会自动切断电源,此时出液管24内的药液处于静止状态,对患者不会造成血管进气或回血的不良后果。当气泵12向输液瓶1压送空气时,出气管33内的塑料小球即被气流向上吹起离开挡球孔46,该管成为空气通道;当气泵12停止向输液瓶1压送空气时,塑料小球即落下将挡球孔46堵住,阻止了输液瓶1和进气管22内的注射液及空气倒流;当气泵12泵出的气量过大,气压过高时,压在气压调节阀9阀芯底部小孔上的塑料圆球即被顶起,气体进入阀芯内从露出端管壁上的小孔排出,就可降低气压调节阀9内的气压。
现临床所有100ml-500ml不同型号的输液瓶,均可通过调整多用瓶定位卡29在本输液机上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由长方体机壳和机壳外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机壳内竖向装设有隔板,左机壳内装设有气压调节阀、灯泡、定时器及蜂鸣器,机壳上开有透光孔,机壳中部水平装设有多用瓶定位卡轨道和在该轨道内滑动的多用瓶定位卡,右机壳内装设有微型电机、电池组、气泵和初级空气滤清器,面板上装有一次性空气滤清器、气温计、灯开关、观察窗、电源开关、蜂鸣器开关、和定时器旋纽,初级空气滤清器、气泵、气压调节阀、一次性空气滤清器和输液瓶通过管路顺序连通,电池组、电源开关、蜂鸣器开关、微型电机、灯开关、定时器、蜂鸣器、灯泡通过电路连通,微型电机带动气泵,机壳上端面上装设有可折叠的滴管支杆,机壳一侧面装设有输液瓶上固定卡,机壳底部两侧装设有2条机底支架滑道,在每条滑道内装设有可水平滑动的 形机底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其特征在于微型电机轴端部装设有凸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其特征在于与气压调节阀相连通的出气管近上端口内装有返流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其特征在于输液瓶定位卡左端开有圆孔和过管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其特征在于输液瓶上固定卡为弧形,卡上的固定带口穿有柔性的固定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其特征在于机壳一侧面板上开有滑槽,滑槽上装设有滑块,滑块与输液瓶上固定卡相连接。
专利摘要手提多功能卧式输液机由长方体机壳和机壳外部件组成。在机壳内竖向装设一隔板,左机壳内装设多用瓶定位卡及轨道、气压调节阀、灯泡、定时器及蜂鸣器,机壳上开有透光孔。右机壳内装设微型电机、电池组、气泵和初级空气滤清器。面板上装有一次性空气滤清器、气温计。初级空气滤清器、气泵、气压调节阀、一次性空气滤清器和输液瓶通过管路顺序连通,电池组、电动机、定时器、蜂鸣器、灯泡通过电路连通。微型电机带动气泵工作。机壳上端面上装设可折叠的滴管支杆,机壳一侧面及底部分别装设输液瓶上固定卡和机底支架。本实用新型小巧便携,使用不受环境及放置位置的限制,并兼有定时、报警、黑暗环境照明、温度指示等功能,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方便患者。
文档编号A61M5/14GK2577857SQ0228035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
发明者赵玉军, 吴晓龙, 赵娜 申请人:赵玉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