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医挑针疗法的挑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12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中医挑针疗法的挑针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挑针治疗方法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结构技术。
中医的一种挑针疗法由来已久,疗效可靠实用性强,其传统方法的步骤(挑刺、扯拉和挑割三个环节)及其采用相应的治疗器械如下一.首先采用与缝被针一样的针具,以与皮肤平面具一定倾斜角度的方向斜刺入欲治疗区域的近表层皮肤的纤维层中,之后使得该针具的针头稍稍挑起,再从皮肤的另一端穿出。
二.然后用该针具将该部位的纤维层尽可能高地多次反复向远离皮肤的方向扯拉,并扯拉断其中的一些纤维,造成刺激。
三.最后,一只手通过针具将尚未断裂的表皮连带纤维,挑拉至一定的高度(很低),再用另一只手使用刀具,将这些尚未断裂的皮肤连同纤维割断,整个治疗过程即告结束。
采用上述三部曲及其相应的器械的传统治疗过程中,在最后一步由医生双手操作的“挑割”环节中,极易发生意外伤及医生手指的事故(非但使医生感到痛感而且还有受到患者血迹感染的危险),或(和)又意外扩大了不必要的对患者“挑割”的范围(增加了患者的痛感)。
本发明之目的通过治疗器械的改进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首部的针尖和弯曲的拉钩,以及之后的割刀(含刀口)和尾部的柄体构成;割刀平面与由针尖和弯曲的拉钩所形成的平面,二者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由于本发明将传统挑针疗法中的“针具”与“刀具”合为一体,并将前者设计成便于穿刺和拉扯皮肤连同纤维的弯钩形状,在治疗过程中实现了单手操作,这就为解决传统治疗技术的上述不足(极易意外伤及医患双方)创造了条件。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针尖;2-拉钩;3-割刀;4-刀口;5-柄体。
针尖[1]和弯曲的拉钩[2]部位所形成的平面,与割刀[3]的平面成90度,或90度左右的夹角,医生只要单手握住柄体[5]就能实施手术一.首先将针尖[1]从患者表皮层的手术区域扎入,并从另一处表皮位置穿出,以此通过拉钩[2]钩住表皮下的纤维。--操作过程比现有技术方便。
二.然后通过弯曲的拉钩[2]向着远离表皮的方向,多次反复扯拉被钩住的皮肤连同纤维,并扯拉断其中的一些,造成刺激。--扯拉力度及其造成的刺激较之现有技术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最后,将本发明旋转90度,或认为合适的角度,并稍许将其向前推进,割刀[3]部位的刀口[4],就会将挑拉起且来尚未断裂的皮肤连同肉层纤维全部割断,整个治疗过程即告结束。
--采用本发明后显然不会存在最后一步的“挑割”环节中发生意外伤及医生手指的事故或(和)意外扩大了不必要的对患者挑割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中医挑针疗法的挑针刀,它由首部的针尖[1]和弯曲的拉钩[2],以及之后的割刀[3]和尾部的柄体[5]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医挑针疗法的挑针刀,所述的割刀[3]的平面与由针尖[1]和弯曲的拉钩[2]所形成的平面,二者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中医挑针疗法的挑针刀,是对现有技术挑针疗法中采用的针具和刀具治疗器械的一种改进,它将二者合二为一,由首部的针尖[1]和弯曲的拉钩[2],以及之后的割刀[3]和尾部的柄体[5]构成,其目的在于避免手术时极易发生意外伤及医生手指的事故(非但使医生感到痛感而且还有受到患者血迹感染的危险),或(和)又意外扩大了不必要的对患者“挑割”的范围(增加了患者的痛感)。
文档编号A61B17/32GK1439339SQ0310697
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1日
发明者章炳炜 申请人:章炳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