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胆和胃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6171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胆和胃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特别是利胆和胃的中药。
背景技术
目前利胆和胃西药种类繁多,但一般都有副作用,而利胆和胃的中药如“利胆片”具有利胆消炎的作用,但行滞消胀镇痛的作用差;“鸡骨草丸”有利湿退黄利胆的作用,但无消胀镇痛通大便的作用,因此治病效果不显著。
发明的内容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根治胆囊炎、胆痛、胆胃不和、胃痛、胃胀的利胆和胃的中药。该中药包括以下成份炒香附、只壳、元胡、双花、山枝、苍术、吴于、白介子、大黄、蒲公英、玉金、白芍、青皮,其各成份的重量比份数是炒香附20--30份、只壳20--30份、元胡40--60份、双花15--25份、山枝40--60份、苍术10--20份、吴于30--40份、白介子15--25份、大黄40--60份、蒲公英20--30份、玉金25--35份、白芍15--25份、青皮10--20份。其生产方法是香附去毛微炒,元胡醋灸,余药用生药混合后粉碎、一斤药面用七两蜜,做成每丸重9克的药丸,也可做成散剂。本发明的中药由于含有香附因此有消炎、解热镇痛、解痉的作用,只壳用于胆胃气滞胀满的胃痛、胃胀,能解郁、消胀止痛;青皮能使胃肠运动、促进胆汁分泌;玉金开郁利胆,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松弛胆道扩约肌双层作用;伍以枝子、大黄能清胆热、通腑气、除湿热;山枝能解热解痉镇痛、利胆;双花、蒲公英利胆治胃炎、消化道炎症,有增进食欲之功;元胡、白芍止痛镇静,苍术有祛湿、消满胀的作用;配以吴于、白介子,辛开而散痞满、行痰湿、散失热于中焦、对胃胀、口苦、恶心、便秘等胃肠症状效果显著。上述各位药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本发明的配方具有辛开苦降、利胆、和胃、止痛消胀、逐满通便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炒香附25G、只壳25G、元胡50G、双花20G、山枝50G、苍术15G、吴于35G、白介子20G、大黄50G、蒲公英25G、玉金30G、白芍20G、青皮15G。其生产方法是香附去毛微炒,元胡醋灸,余药用生药混合后粉碎、一斤药面用七两蜜,做成每丸重9克的药丸,也可做成散剂。该药的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1丸,生姜汤送下或温开水亦可;服用后忌食鸡蛋、腥、生冷油腻。
为了评价本发明的中药的临床药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毒性实验研究,报告如下1、受试品一种利胆和胃的中药药面,每日3次,每次6.3克。
2.试验动物昆明种的小白鼠,体重18-22克,雌雄兼用。
3.剂量与试验药品的制备取一种利胆和胃的中药药面18.9克,置乳钵中加100.0ml蒸馏水分散均匀,制成浓度为30%溶液。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取小鼠9只,分三组,但未能找出100%动物死亡的剂量。
选用体重20±2g的健康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五组,一次口服灌胃给药,剂量按等比级数,最高剂量以能够接受的最大体积计算。给药后观察7天,结果无一死亡。
最大耐受量试验选择健康小鼠20只,雌雄各半,正常饲养1日后,24小时内给药4次,间隔时间5小时,总给药体积120ml/kg,连续观察7日,未见不良反应和死亡情况,可认为该药口服无毒性。
最大耐受量倍数计算如下 =0.8×4×24%20×600006×4×0.4]]> 如果按成人每日服18.9克计算,结果为正常临床剂量的240倍,说明一种利胆和胃的中药具有安全性。
一种利胆和胃的中药临床总结一组对利胆和胃的中药临床观察资料中的统计该组5%病例为观察治疗的病人。其中男子43例,女16例,年龄40-50岁10例,51-60岁30例,61岁以上19例,伴有胆囊炎、胆痛、胆胃不和、胃痛、胃胀59例。其中治疗方法是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服本发明药品,每日三次,每次1丸,6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20例,服其它药,60天为一疗程,给药前停服其它药物,治疗前后均做检查,结果表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的治疗组有效率为98%,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利胆和胃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份炒香附、只壳、元胡、双花、山枝、苍术、吴于、白介子、大黄、蒲公英、玉金、白芍、青皮,其各成份的重量比份数是炒香附20--30份、只壳20--30份、元胡40--60份、双花15--25份、山枝40--60份、苍术10--20份、吴于30--40份、白介子15--25份、大黄40--60份、蒲公英20--30份、玉金25--35份、白芍15--25份、青皮10--20份。
全文摘要
一种利胆和胃的中药,包括以下成份炒香附、只壳、元胡、双花、山枝、苍术、吴于、白介子、大黄、蒲公英、玉金、白芍、青皮,其各成份的重量比份数是炒香附20-30份、只壳20-30份、元胡40-60份、双花15-25份、山枝40-60份、苍术10-20份、吴于30-40份、白介子15-25份、大黄40-60份、蒲公英20-30份、玉金25-35份、白芍15-25份、青皮10-20份。本发明的中药具有辛开苦降、利胆、和胃、止痛消胀、逐满通便的作用,可广泛作为治疗各种胆囊炎、胆痛、胆胃不和、胃痛、胃胀等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P1/16GK1454621SQ0311084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9日
发明者李清成 申请人:李清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