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竹解毒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8055阅读:17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竹解毒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是一种主要采用白竹为原料的白竹解毒茶。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300-600g、金银花30-65g、白头翁10-30g、茯苓10-30g、金钱草2-7g、徐长卿1-4g。
所述的白竹解毒茶,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400-550g、金银花40-60g、白头翁15-25g、茯苓15-25g、金钱草4-6g、徐长卿2-3g。
所述的白竹解毒茶,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450-520g、金银花45-55g、白头翁15-25g、茯苓15-25g、金钱草4-6g、徐长卿2-3g。
所述的白竹解毒茶,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480g、金银花52g、白头翁25g、茯苓25g、金钱草4g、徐长卿4g。
所述的白竹解毒茶,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500g、金银花50g、白头翁20g、茯苓20g、金钱草5g、徐长卿3g。
本发明采用的白竹为主要原料,白竹又名瞿麦,含生物碱、粗蛋白、维生素A及无机盐,白竹与金银花、白头翁、茯苓、金钱草组合,具有抗菌抗癌、广普抗菌、抗菌化石等作用。本发明的组份徐长卿主要含丹皮酚及微量生物碱,具有镇痛降压、镇静活血解毒等作用。由于金银花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皂甙、肌醇;茯苓主要含茯苓酸、甾醇、蛋白质、组胺酸及胆碱酶;金钱草主要含黄酮类、甙类、挥发油、氨基酸、内脂等,所以,使本发明具有降糖、广谱抗菌等作用。
本发明解酒、解暑的效果快,同时具有如下优点长期饮用可广谱抗菌;抗癌;清心降压安神;清热利尿通淋化石;祛口臭;祛妇科腥臭;活血通经及降糖。
实施例8本发明的原料重量份如下白竹300g、金银花30g、白头翁10g、茯苓10g、金钱草3g、徐长卿4g;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与公知的茶叶的制作方法相同。
权利要求
1.白竹解毒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300-600g、金银花30-65g、白头翁10-30g、茯苓10-30g、金钱草2-7g、徐长卿1-4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竹解毒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400-550g、金银花40-60g、白头翁15-25g、茯苓15-25g、金钱草4-6g、徐长卿2-3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竹解毒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450-520g、金银花45-55g、白头翁15-25g、茯苓15-25g、金钱草4-6g、徐长卿2-3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竹解毒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480g、金银花52g、白头翁25g、茯苓25g、金钱草4g、徐长卿4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竹解毒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500g、金银花50g、白头翁20g、茯苓20g、金钱草5g、徐长卿3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竹解毒茶,它的原料重量份是白竹300-600g、金银花30-65g、白头翁10-30g、茯苓10-30g、金钱草2-7g、徐长卿1-4g。它具有长期饮用可广普抗菌、抗癌、清心降压、安神、祛口臭、解酒、解暑及防治糖尿病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9/00GK1430990SQ03111840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
发明者杨爱堂 申请人:杨爱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