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杨宁滴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01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黄杨宁滴丸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配制品,更具体地说,涉及用环维黄杨星D(C26H46N2O)和聚乙二醇制备而成中药滴丸剂。
背景技术
环维黄杨星D(C26H46N2O)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中药材品种,本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环维黄杨星D是以中国小叶黄杨的木质部分为原料提取的有效成分。中国小叶黄杨又名瓜子黄杨,有千年矮、白日红、万年青之称,主产于长江以南。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具有行气活血、祛湿通络的作用;《夕阳杂俎》《分类草药性》《四川中药志》《湖南中药志》《浙江杭州中药志》等经典及地方志都有黄杨治疗疾患的应用。1969年空军芜湖机场卫生队的医务人员发掘了安微四褐山地区流传的治疗心病的郭氏验方“心病秘方”。该方中有六味中药黄杨、青木香、紫丹参、细辛、射干、川穹。黄杨为该方中的君药。在以后的十几年中,该卫生队的医务人员将这六味药制成片剂,用于冠心病、风心病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医疗效果。1974年~1980年由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处、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对“心病秘方”中的君药黄杨进行了研究,自此拉开了对小叶黄杨中的有效成分环维黄杨星D的研究序幕。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应用,环维黄杨星D作为中药材被收载于2000年药典一部,以环维黄杨星D为主要原料的唯一中药制剂黄杨宁片作为中成药也被收载于2000年药典一部,之后黄杨宁片又被收录到国家药品社保品种的乙种,自此奠定了环维黄杨星D在我国中医药的地位。
但是在临床中黄杨宁片的起效时间较长,用药几天以后才能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我们调研了环维黄杨星D的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由江苏省原子能医学研究所和解放军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处共同的实验报告“3H-黄杨木碱I(即环维黄杨星D)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的研究”中指出环维黄杨星D经氚标记,大鼠静脉给药由血浆中放射性药物-时间曲线计算,环维黄杨星D的生物半衰期α相为0.24小时,β相为3.2天;口服给药其生物半衰期(β相)为3.94天,口服比静脉慢7.4小时。药物经口服后,首先在胃中停留,然后转至肠道,其pH的变化过程由pH1至pH7.5,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从几分钟到4小时都是有可能的,在体内的吸收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对于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制剂,首要的是保障其药物到胃中能快速融散或溶化,药物以尽可能小的状态融散或溶化在胃中,才能保障药物在不同的pH环境下为机体所吸收。黄杨宁片在我国已有专利报道,并在我国临床上使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单一的普通片剂,这与西药一经上市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会有多种剂型上市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黄杨宁速效剂型的研制具有较大的难度。而对于心血管用药,适当地加快口服给药的吸收起效时间是很有临床意义的。因此,环维黄杨星D新的速效剂型的上市会提高其性能和疗效、方便临床用药,也会给生产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黄杨宁片剂溶散性差的缺点,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滴丸剂,达到速效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环维黄杨星D滴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滴丸原辅料配方环维黄杨星D聚乙二醇其中环维黄杨星D与辅料聚乙二醇之重量比为1∶30~90,优选重量比为1∶40~60,最佳重量比是1∶51。
其中所说的聚乙二醇选自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聚乙二醇质量标准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各聚乙二醇项下规定。辅料优选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及其两者的混合物,最佳为聚乙二醇-4000。其中也可以含有其他少量不影响聚乙二醇在常温下返回固态的其他辅料,这些辅料应是在配方中具有对药品的稳定有利或有助于临床疗效的药用辅料。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方量称取聚乙二醇,加热熔化,加入配方量的环维黄杨星D,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或者按处方量称取环维黄杨星D,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微热溶解后,加入配方量的聚乙二醇熔融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挥干乙醇,分散均匀后,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保温一定时间,根据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外径的大小,调整滴距,以适当的滴速匀速滴入冷凝液中,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即得。
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中原料环维黄杨星D的质量标准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环维黄杨星D项下规定。
环维黄杨星D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所见胸痹心痛、脉结代等症,要求药物能迅速释放。从表1可看出,以滴丸外观色泽、溶散时限作为指标进行考察比较,几种滴丸的水溶性基质中用聚乙二醇作为黄杨宁滴丸的基质较为合适。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均可作为黄杨宁滴丸的基质。但在制作滴丸的过程中,由于聚乙二醇-6000熔融液本身粘度较大,加入环维黄杨星D后其粘度进一步增高,需要增高温度(95℃以上)才能滴制,且滴制时滴速过慢,又由于聚乙二醇-6000熔点较高,稍一遇冷便凝固,给滴制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聚乙二醇-4000为最佳基质。
表1、不同辅料作为黄杨宁滴丸基质的比较

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中,环维黄杨星D与聚乙二醇-4000的最佳重量比为1∶51时,该比例的滴丸均匀度最好,大小均匀,表面光滑,颜色一致。
由表2可看出,随聚乙二醇-4000用量的增加,滴丸溶散的速度逐渐增快。因此,单纯就溶散时限考虑,滴丸中聚乙二醇-4000的用量越大越好。但根据辅料最小原则,制剂中应严格控制辅料的用量。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辅料的用量,我们考察了一定量的聚乙二醇-4000在不同水浴温度下,所能熔融环维黄杨星D的最大限度,结果见表3。在90℃时,环维黄杨星D与聚乙二醇-4000的最大比例为1∶45,当温度再升高时此比例基本不变。因此,环维黄杨星D与聚乙二醇-4000的最大比例为1∶45。但在此比例下制作出的滴丸的溶散时间为7min左右,而加大基质的量则滴丸的溶散时间缩短,因而不是最佳比例。我们以圆整度(滴丸的最长径L和最短径S的比值S/L作为圆整度的测评值)、表面颜色、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进行试验,发现环维黄杨星D与聚乙二醇-4000的最佳比例为1∶51,结果见表4。在滴制滴丸的过程中,由于药液的减少,致使压力逐渐减小,滴制困难,可将保温温度适当提高,以保证滴制顺利进行。
表2、不同处方比例滴丸溶散时限

表3、不同温度下环维黄杨星D与熔融聚乙二醇-4000的最大比例

表4、环维黄杨星D与聚乙二醇-4000最佳比例考察(保温温度为85℃)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液状石蜡、甲基硅油、煤油均可作为冷凝液,优选为液状石蜡。以液状石蜡作为冷凝液时,滴丸圆整度较好,大小均匀,表面光滑,颜色一致。结果见表5。
表5、不同冷凝液滴制结果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中,熔融法和溶剂-熔融法这两种方法均可作为制作滴丸的方法,但优选熔融法。
以含量均匀度为指标,可看出熔融法和溶剂-熔融法的含量均匀度都符合规定(A+1.80S≤15.0),见表6。但溶剂-熔融法操作较繁杂,不好确定熔融液中乙醇是否排除干净,大工业生产较难操作,成本也较大;从外观色泽来看,熔融法制出的滴丸颜色呈类白色,大小均匀,表面光滑,颜色一致;溶剂-熔融法制出的滴丸颜色呈淡黄色,大小均匀,颜色一致,但其表面有空斑,不光滑,这是因为乙醇排除不完全以及加热时间过长所致。因此,优选熔融法。
表6、不同熔融方法的滴丸含量均匀度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中,熔融液的保温温度为70℃~110℃,优选为75℃~99℃,最佳为90℃。
在制作环维黄杨星D-聚乙二醇-4000熔融液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不停的搅拌,以便使熔融液成为一均相体系,所以在熔融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空气。但在制作滴丸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空气排除掉,否则会影响滴丸的圆整度。因此,熔融液制好之后,必须保温放置一段时间,使熔融液中的空气完全排除干净。将环维黄杨星D-聚乙二醇-4000熔融液在90℃下分别保温20、25、30分钟,然后分别滴制滴丸,观察滴丸的表面是否有空斑,以确定最佳保温时间。结果发现,保温20、25分钟的熔融液滴制的滴丸表面有少量空斑,表明保温20、25分钟气泡没有完全赶净保温30分钟的熔融液滴制的滴丸表面光滑,无空斑,表明熔融液在30分钟后已完全除净。
因此,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中,熔融液的保温时间为至少20分钟,优选为至少30分钟。
熔融液从滴头滴下时会有一小拖尾,且熔融液在空气中运行时则又可能带入一小部分空气,如果冷凝液上部温度太低,则拖尾来不及收回、空气来不及排出熔融液即已凝固,影响滴丸园整度和表面光滑度。冷凝液下层温度温度过高,熔融液冷凝不完全,滴丸会在冷凝液管底部粘连,也影响滴丸圆整度。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将盛有冷凝液的玻璃管下部浸入冰浴中,用冰、盐、水调整温度在0±2℃,冷凝液上下层的界面以冰浴面为界。上层冷凝液高度宜控制在20cm左右为好,因为上层冷凝液高度过低,则滴丸在收尾和排气泡还不完全的情况下进入下层冷凝液,滴丸迅速凝固,从而影响滴丸的圆整度。上部冷凝液过高,则滴丸在上层冷凝液中运行时间过长,此时,随着温度的缓慢降低,环维黄杨星D会从滴丸中析出,这样,滴出的滴丸表面颜色不一致,有花斑。因此,冷凝液下层高度以30cm为佳,在此高度下,滴丸冷凝完全,成型性好,不粘连。
因此,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10~45℃,冷凝液下部的温度为-10~10℃;优选为冷凝液上部的温度15~35℃,冷凝液下部的温度-5~5℃;最佳为冷凝液上部的温度20~30℃,冷凝液下部的温度-2~2℃。上部冷凝液高度宜为10~35cm,下部冷凝液高度宜为20~40cm,优选为上部冷凝液高度15~30cm,下部冷凝液高度宜为25~35,最佳为上部冷凝液高度宜为20cm,下部冷凝液高度宜为30cm。
在主药环维黄杨星D与基质聚乙二醇比例一定,熔融液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滴丸重量和丸重差异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滴头口径、滴速、滴距。本发明对滴头口径、滴速、滴距等因素运用正交试验进行了考察研究。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滴距为2~10cm,滴速为20~40滴/分钟,滴头口径内径为1~2.5mm,外径为2.6~4.5mm;优选为滴距3~7cm,滴速为25~35滴/分钟,滴头口径内径为1.0~2.0mm,外径为3.0~4.0mm;最佳为滴距为5cm,滴速为30滴/分钟,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
从表7可看出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黄杨宁滴丸溶散时限一般6分钟左右,较黄杨宁片剂要迅速。
表7黄杨宁片与本发明的黄杨宁滴丸溶散时间对比试验 注黄杨宁片由中国陕西海姆普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0118环维黄杨星D(C26H46N2O)是不规则生物碱晶体,在水中难溶,易通过机体内高pH环境下的脂溶化通道吸收。在常温下为固体的聚乙二醇将环维黄杨星D融于其中,使之呈分子状态分布于滴丸中,黄杨宁滴丸的基质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较大,晶格由两列平行螺旋链所组成,熔融后凝结时,双螺旋的空间中聚乙二醇晶格产生种种缺损,这种晶格缺损可改变结晶的性质,如溶解度、溶出速度、吸附能力以及吸湿性等。环维黄杨星D药物分子量为402.36,远小于1000,故分子可插入载体聚乙二醇分子中,形成分子并分散的插入型固体溶液。由于这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增加了环维黄杨星D药物的溶出速度与吸收速度,也使环维黄杨星D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因此,本发明将环维黄杨星D做成滴丸,在服用后其融散性比片剂好。并且做成滴丸,可吞服,在胃中可很快分散有利于胃肠道吸收。可含化,由口腔粘膜的脂溶化通道更有利于本品的吸收,直接进入血循环,3分钟起效,快速到达靶点,效果更优于普通片剂。
另外,本发明的黄杨宁滴丸还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可以掩盖环维黄杨星D的苦味,易于被患者接受;其次,滴丸生产工序少,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工业化;第三,滴丸生产条件易控制,丸重差异小,含量较准确,质量有保证;第四,滴丸便于运输、贮存,是目前国家推荐的中药剂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取聚乙二醇-4000 25.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溶散时间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II A第3法对用上述配方和工艺生产出的六批样品进行溶散时间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述试验测定的结果来看,所制备的黄杨宁滴丸都具备较快的溶散时间,并符合中国药典对滴丸剂的溶散要求。
实施例二取聚乙二醇-4000 26.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70℃保温4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8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三取聚乙二醇-4000 25.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105℃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2mm,外径为3.0mm。调整滴距为10cm,以25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5cm的温度为20±2℃,下部35cm的温度为2±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四取聚乙二醇-4000 17.5g和吐温-80 1.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11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2.0mm,外径为4.0mm。调整滴距为5cm,以2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45±2℃,下部35cm的温度为2±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五取聚乙二醇-4000 20.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0℃保温4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5mm,外径为3.0mm。调整滴距为10cm,以35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40±2℃,下部40cm的温度为1±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六取聚乙二醇-4000 30.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5℃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2.0mm,外径为4.5mm。调整滴距为15cm,以45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10cm的温度为10±2℃,下部40cm的温度为-5±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七取聚乙二醇-4000 15.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105℃保温4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2.5mm,外径为4.5mm。调整滴距为10cm,以4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40cm的温度为45±2℃,下部35cm的温度为5±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八取聚乙二醇-4000 45.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5℃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0mm,外径为2.6mm。调整滴距为3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45cm的温度为25±2℃,下部40cm的温度为-8±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九取环维黄杨星D 0.5g,加入15ml无水乙醇,微热溶解后,加入25.5g聚乙二醇熔融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挥干乙醇,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取环维黄杨星D 0.5g,加入15ml无水乙醇,微热溶解后,加入35.0g聚乙二醇熔融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挥干乙醇,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72℃保温4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7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一取聚乙二醇-6000 25.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5℃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二取聚乙二醇-6000 26.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75℃保温4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8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三取聚乙二醇-6000 21.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110℃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2.0mm,外径为4.0mm。调整滴距为5cm,以2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45±2℃,下部35cm的温度为3±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四取聚乙二醇-6000 35.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0℃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5mm,外径为3.0mm。调整滴距为10cm,以35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40±2℃,下部35cm的温度为1±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五取聚乙二醇-6000 42.5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5℃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2.0mm,外径为4.5mm。调整滴距为15cm,以4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15cm的温度为10±2℃,下部30cm的温度为-3±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六取聚乙二醇-6000 15.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5℃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0mm,外径为2.6mm。调整滴距为3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25±2℃,下部35cm的温度为-8±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七取环维黄杨星D 0.5g,加入15ml无水乙醇,微热溶解后,加入25.5g聚乙二醇熔融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挥干乙醇,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八取聚乙二醇-4000 12.75g和聚乙二醇6000 12.75g,混合后加热熔化,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9℃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十九取聚乙二醇-4000 12.75g和聚乙二醇6000 21.75g,混合后加热熔化,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0℃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5mm,外径为3.0mm。调整滴距为10cm,以35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40±2℃,下部35cm的温度为1±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取聚乙二醇-4000 26.75g和聚乙二醇6000 9.75g,混合后加热熔化,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5℃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0mm,外径为2.6mm。调整滴距为2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0cm的温度为25±2℃,下部35cm的温度为-8±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一取聚乙二醇-1500 10.0g、聚乙二醇-4000 12.75g和聚乙二醇6000 12.75g,混合后加热熔化,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二取聚乙二醇-1500 15.0g、聚乙二醇-4000 9.75g和聚乙二醇6000 17.75g,混合后加热熔化,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0℃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5mm,外径为3.0mm。调整滴距为10cm,以35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40±2℃,下部40cm的温度为1±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三取聚乙二醇-4000 25.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甲基硅油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甲基硅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四取聚乙二醇-6000 26.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5℃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3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甲基硅油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5cm的温度为20±2℃,下部35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甲基硅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五取聚乙二醇-4000 30.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0℃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5mm,外径为3.0mm。调整滴距为10,以30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甲基硅油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40±2℃,下部60的温度为1±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甲基硅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六取环维黄杨星D 0.5g,加入15ml无水乙醇,微热溶解后,加入25.5g聚乙二醇-4000熔融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挥干乙醇,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4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甲基硅油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甲基硅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七取聚乙二醇-4000 25.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煤油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煤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八取聚乙二醇-6000 26.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5℃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煤油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煤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二十九取聚乙二醇-4000 30.0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80℃保温2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5mm,外径为3.0mm。调整滴距为10,以35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煤油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5cm的温度为40±2℃,下部35cm的温度为1±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煤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三十取环维黄杨星D 0.5g,加入15ml无水乙醇,微热溶解后,加入25.5g聚乙二醇-4000熔融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挥干乙醇,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煤油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20cm的温度为20±2℃,下部30cm的温度为0±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煤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三十一取聚乙二醇-4000 26.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5mm,外径为3.0mm。调整滴距为6cm,以30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与甲基硅油(1∶1)混合冷凝液中(冷凝液上部30cm的温度为30+2℃,下部35cm的温度为1±1℃),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煤油,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黄杨宁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环维黄杨星D与辅料聚乙二醇之重量比为1∶30~90。
2.一种黄杨宁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环维黄杨星D与辅料聚乙二醇之重量比为1∶40~60。
3.一种黄杨宁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环维黄杨星D与辅料聚乙二醇之重量比为1∶51。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乙二醇选自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5.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黄杨宁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配方量称取聚乙二醇,加热熔化,加入配方量的环维黄杨星D,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制得熔融液,或者按配方量称取环维黄杨星D,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微热溶解后,加入配方量的聚乙二醇熔融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挥干乙醇,分散均匀后,制得熔融液;将熔融液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保温,滴入冷凝液中,收集滴丸,沥净,干燥。
6.权利要求5所述黄杨宁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熔融液的保温温度为70℃~110℃,保温时间至少20分钟;(b)冷凝液选自液状石蜡、甲基硅油、煤油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10~45℃,冷凝液下部的温度为-10~10℃。
7.权利要求6所述黄杨宁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液的保温温度为75~99℃时,保温时间至少30分钟,上部的温度为20~30℃,冷凝液下部的温度为-2~2℃。
8.权利要求7所述黄杨宁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液的保温温度为90℃。
9.权利要求8所述黄杨宁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部冷凝液高度为10~35cm,下部冷凝液高度为20~40cm,滴距为2~10cm,滴速为20~40滴/分钟,滴头口径内径为1~2.5mm,滴头外径为2.6~4.5mm。
10.权利要求9所述黄杨宁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部冷凝液高度为20cm,下部冷凝液高度为30cm,滴距为5cm,滴速为30滴/分钟,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滴头外径为3.3mm。
11.一种黄杨宁滴丸,其特征在于是以下述方法制备的取聚乙二醇-4000 25.5g,加热熔化,加入环维黄杨星D 0.5g,充分搅拌使其完全熔融,分散均匀,置滴丸机的贮液筒内,90℃保温30分钟,贮液筒滴头口径内径为1.7mm,外径为3.3mm。调整滴距为5cm,以30滴/分钟的滴速匀速滴入液状石蜡冷凝液中,收集滴丸,沥净,搽去滴丸表面的石蜡,放置自然干燥,制成1000粒,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杨宁滴丸及它的制备工艺,它由环维黄杨星D1份与聚乙二醇30~90份制备而成,制备方法中熔融液的保温温度为70℃~110℃,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10~45℃,冷凝液下部的温度为-10~10℃,滴距为2~10cm,滴速为20~40滴/分钟,滴头口径内径为1.0~2.5mm,滴头外径为2.6~4.5mm。本发明的黄杨宁滴丸溶散时限快,舍下含服更加迅速,提高了性能和疗效、方便了临床用药。
文档编号A61K9/20GK1548047SQ0312508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6日
发明者高华, 曹保成, 高 华 申请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