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克三疗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358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糖克三疗胶囊的制作方法
糖尿病称为医学界的难题,它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糖尿病的并发症状有双目失明、下肢瘫痪、脱发、严重消瘦,胆囊炎、冠心病、高血压、皮肝病、乙肝、白内障、高度贫血等。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文文献中并没有这个名称。但历代医学家对它的症状和并发症均有所描述以属中医所称的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其病因有七情房劳、高梁厚味及饮酒等。本病机有燥热入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阳血虚。而临床以气阴两虚为多见,由于气阴两虚而产生燥热及致耗肺、脾、肾、诸脏之阴,热伤肺阴则津液干结,就需要多饮烦渴不止,称之为“上消”。
热伤胃阴,则胃火况盛,而善饮多食,肌肉消瘦,称之为“中消”。
热伤肾,肾阴不足,精气亏损,固摄无权,精微不能藏,多尿而频尿如脂膏、称之为“下消”。
“上、中、下”三消产生的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我在临床上通过治疗观察分析我认为糖尿病症状其标在脾、胃、,其本在肾,是由于精亏损所致,固在治疗上以滋阴降火、止渴生律、补益肾精。
此方妙用初诊为糖尿病或尿频者用1号方黄芪、山药、葛根、元参、苍术、麦冬、生地等几味中药加工而成。
如血糖和尿糖高者用2号方五味子、茯苓、太子参、牡蛎、生石膏、黄莲、知母、花粉等几十味中药而成。
如善饥多食,有尿酮症状者用3号方生地、苍术、山药、乌梅、熟地、黄莲、山芋、五味子等几十味中药加工而成。
功用滋阴降火、止渴生津、健脾补肾、敛气固精、标本兼治。
主治明显的糖尿症状、多饮、多食、多尿、血糖、尿糖、尿酮体升高者及糖尿病的并发症。
用法温水冲服,一次五粒,一日4次,加服654-2,20mg1天1次,连服两个月为疗程。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及甜食。
方解糖克三疗胶囊中,麦冬甘寒生津清热,润肺养胃,偏于上焦,花粉、生地、甘寒微苦,溢阴清热、补益肝肾,偏子下焦。元参咸寒增液清热作用于三焦,三药合用养肺。肺、胃、肾三脏之阴,清“上中下”三进之燥热,黄芪、党叁益肾气,补脾气,使先天后天得养。五味子剑脾,肾之精气,。乌梅敛肺涩肠,消渴生津止渴。知母、生石膏解肌除热、清肺胃之热、散阴邪,缓解脾益气,止渴除烦,为消渴要药。黄芪、山药降尿糖,黄苓,黄苓是尿酮体下降等等……以上诸药共同完成滋阴降火,止渴生津,敛气固精的功效。
注654-2和本药联合应用含增加疗效,临床实践中摸萦总结,654-2的功用可代替联合应用胰岛素和降糖药,也避免了联合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的依赖性和付作用及经济负担。
典型病例1、尚××,女,41岁,甘肃宁县早胜镇尚家村人,因一年前开始喜甜食,常喝白糖水,近来口渴难忍,夜尿4-6次,每次夜起则饮两杯水方可入睡。许多少寐,尿浊如脂而甜,疲乏消瘦,食量增加不多,舌红、脉细数,血糖18m%尿糖(+++)经诊断用2号方,服用3个疗程后,血糖12m%。尿糖(±)随访两年未复发。
2、郑××,男,29岁,甘肃省庆阳市人。
患者出现“三多症状”反复四年之久,经人介绍到我所诊断检查,空腹血糖在240-280mg%,尿糖(++++)餐后血糖380mg%,尿糖(++++)用3号方一个疗程后,经查,血糖180mg%。尿糖(++)体重增加2-3公斤。
尿酮体降低,继服2个疗程,经查,血糖120%,尿糖(-)服完后,随访,一年未复发。
治疗结果我家世代行医,从曾祖父到我四代相伟,在糖尿病、乙肝、性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历代行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奇方、偏方在本地一直传为佳话,为了继承和发扬“救死扶伤”的传统美德,我现将祖传秘方,献天人类医学事业,为人类健康做出自己微薄之力。
近年来,对糖尿病来访者,108人进行治疗调查,全愈94人,显效9人,有效5人。总有效率为96.4%。
权利要求
本发明是传统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方法,属于卫生医疗学科。1、“上消”用1号方黄芪、山药、葛根、元参、苍术、麦冬、生地、等味中药加工而成。
2.“中消”用2号方五味子、茯苓、太子参、牡蛎、生石膏、黄莲、知母、花粉等味中药加工而成。
3.“下消”用3号方生地、苍术、山药、乌梅、熟地、黄莲、山芋、五味子等几十味中药加工而成。
4.三个药方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同时加服654-2 20mg 1天一次,连服两个月为一个疗程。
5.冶疗理念滋阴降火,止渴生津,健脾补肾,敛气固精,标本兼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传统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方法,属于卫生医疗学科。本发明集几代人的临床经验,集中药药典之精华,结合本人不断探索,对曾、祖、父几代人的秘方、偏方,取长补短,总结的一种治疗方法。以“滋阴降火,止渴生津,健脾补肾、敛气固精、标本兼治”的理疗思路,对糖尿病有显著的治愈效果,将大大减轻患者的病痛,对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61P3/00GK1541672SQ0312871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日
发明者孟春阳 申请人:孟春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