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白凤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03527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乌鸡白凤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气养血、调经止血,主治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的乌鸡白凤制剂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乌鸡白凤丸是一种经典中成药,该产品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血的功能。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目前具有同样功能的药品一般采用蜜丸、水蜜丸剂型,现有剂型存在蜜丸用蜜量大,易吸潮、发霉、变质,患者服用剂量大,生物利用度不高,疗效缓慢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固体分散好,吸收完全,疗效有保证,服用量显著减少的乌鸡白凤制剂药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药物它是由下列组分含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其含量百分数)乌鸡(去毛爪肠) 10%-28%丹参 4%-6%牡蛎(煅)1%-2% 鹿角霜 1%-2%黄芪1%-1.3%鳖甲(制) 2%-3%香附(醋制) 4%-6% 人参 4%-6%地黄8%-11% 白芍 4%-6%银柴胡 1%-2% 甘草 1%-2%芡实(炒)1%-3% 川芎 2%-3%鹿角胶 4%-6% 山药 4%-6%桑螵蛸 1%-2% 当归 4%-6%天冬2%-3% 熟地黄 8%-11%本发明药物由下列组分含量最佳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其含量百分数)乌鸡(去毛爪肠) 25.08% 丹参 5.01%牡蛎(煅)1.86% 鹿角霜 1.86%
黄芪1.25%鳖甲(制) 2.51%香附(醋制) 5.01%人参 5.01%地黄10.03% 白芍 5.01%银柴胡 1.02%甘草 1.25%芡实(炒)2.51%川芎 2.51%鹿角胶 5.01%山药 5.01%桑螵蛸 1.86%当归 5.66%天冬2.51%熟地黄 10.0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现代材料和制药新工艺技术。该工艺主要采用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酶解技术,制法是1、以上二十味,取乌鸡切成块,加2-5倍量水,煮沸0.5-4小时,趁热用固体石蜡(5-15∶1)脱脂,之后加入木瓜蛋白酶(40-500∶1)搅拌,调节pH值至4-8,40℃-65℃水解2-8小时后,煮沸2-20分钟,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2、取鳖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5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3、取已破碎的人参、白芍、天冬、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8倍,煮沸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或将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2-1.20(50℃),加入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每克药材,用0.5-4克树脂)上,用3-10倍量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50%-95%乙醇洗脱,至洗脱液检查无皂苷反应,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4(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4、取已破碎的当归、川芎、丹参、黄芪、桑螵蛸和银柴胡,加入60%-8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乙醇2-8倍量,回流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5、取已破碎的地黄、熟地黄、芡实、鹿角霜、牡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6-10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35(60℃)的稠膏,加75%-90%乙醇搅拌,使含醇量为50%-7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6、取香附加4-8倍量水,加热至沸,提取挥发油至油提净为止,挥发油备用。
7、取山药、鹿角胶,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8、将上述所得各干浸膏,细粉,辅料2.1%-18%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制粒,过筛。喷入香附挥发油,混匀,9、将上述所得按所述比例配好,依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制剂通则制成固体制剂(如片剂、软胶囊剂、胶囊剂、颗粒剂、缓释片、滴丸剂等)、液体制剂(如糖浆剂、合剂等)。
本发明的一种重要特征是采用酶解技术,将动物蛋白分解成人体易吸收的氨基酸,提高了有效成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有效的提取活性成分,进一步去除无效成分,缩小了服用量,便于患者服用。以上两项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保证了疗效。本发明制备的乌鸡白凤片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疗效显著,该内容见乌鸡白凤片II期临床实验总结报告(附后),经对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证明乌鸡白凤片的临床疗效显著,其益气养血之功效明显,对气血两亏型月经不调,身体瘦弱,腰膝酸软,崩漏带下等症有显著疗效,而且使用安全可靠,未发现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便于携带,易被患者接受。
本发明还提供了乌鸡白凤制剂药物的固体制剂(如片剂、软胶囊剂、胶囊剂、颗粒剂、缓释片、滴丸剂等)、液体制剂(如糖浆剂、合剂等)。


图1是乌鸡白凤片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是乌鸡白凤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3是乌鸡白凤胶囊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4是乌鸡白凤浓缩丸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5是乌鸡白凤软胶囊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6是乌鸡白凤滴丸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依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实施例(以最佳配比)如下实施例1图1是乌鸡白凤片生产工艺流程图,制备片剂方法1、出成品1000片处方乌鸡(去毛爪肠) 540g 丹参 108g牡蛎(煅)40g鹿角霜40g黄芪27g鳖甲(制) 54g香附(醋制) 108g 人参 108g地黄216g 白芍 108g银柴胡 22g甘草 27g芡实(炒)54g川芎 54g鹿角胶 108g 山药 108g桑螵蛸 40g当归 122g天冬54g熟地黄216g2、辅料微晶纤维素2%-10%,欧巴代基片重量的3%-5%等3、制备方法(1)以上二十味,取乌鸡切成块,加2-5倍量水,煮沸0.5-4小时,趁热用固体石蜡(5-15∶1)脱脂,之后加入木瓜蛋白酶(40-500∶1)搅拌,调节pH值至4-8,40℃-65℃水解2-8小时后,煮沸2-20分钟,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2)取鳖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5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取鳖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5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3)取已破碎的人参、白芍、天冬、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8倍,煮沸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或将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2-1.20(50℃),加入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上,用3-10倍量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50%-95%乙醇洗脱,至洗脱液检查无皂苷反应,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4(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4)取已破碎的当归、川芎、丹参、黄芪、桑螵蛸和银柴胡,加入60%-8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乙醇2-8倍量,回流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5)取已破碎的地黄、熟地黄、芡实、鹿角霜、牡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6-10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35(60℃)的稠膏,加75%-90%乙醇搅拌,使含醇量为50%-7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
(6)取香附加4-8倍量水,加热至沸,提取挥发油至油提净为止,挥发油备用。
(7)取山药、鹿角胶,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8)、将上述所得各干浸膏44.34%-59.60%,细粉34.56%-42.77%,微晶纤维素2%-10%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制粒,过筛。喷入香附挥发油0.06%-0.22%,混匀,加入润滑剂0.1%-1%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3%-5%,即得乌鸡白凤片,每片重0.5g,每片含生药量2.1-2.2g;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2次;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疗效如上所述。实施例2图2是乌鸡白凤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制备颗粒剂方法1、处方(同片剂)。
2、制备方法(1)至(7)同片剂(8)将上述所得各干浸膏、细粉加入适宜辅料(稀释剂、矫味剂如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粉碎,制成颗粒;或用其它方法(如一步制粒、沸腾制粒等)制成颗粒,喷入香附挥发油,过筛混匀,即得乌鸡白凤颗粒。实施例3图3是乌鸡白凤硬胶囊生产工艺流程图,制备硬胶囊剂方法1、处方(同片剂)2、制备方法(1)至(9)同片剂(10)装入胶囊,即得乌鸡白凤硬胶囊。实施例4图4是乌鸡白凤浓缩丸生产工艺流程图,制备浓缩丸剂方法1、处方(同片剂)2、制备方法(1)至(7)同片剂(8)将上述所得各干浸膏、细粉混合粉碎成细粉,过筛。
(9)喷入香附挥发油,混匀。
(10)加入适量蜂蜜及水,制丸,包薄膜衣,即得乌鸡白凤浓缩丸。实施例5图5是乌鸡白凤软胶囊生产工艺流程图,制备软胶囊方法1、处方(同片剂)2、制备方法(1)取乌鸡切成块,加2-5倍量水,煮沸0.5-4小时,趁热用固体石蜡脱脂,之后加入木瓜蛋白酶(40-500∶1)搅拌,调节pH值至4-8,40℃-65℃水解2-8小时后煮沸2-20分钟,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2(60℃),备用。
(2)取鳖甲,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2-5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2(60℃),备用。
(3)取已破碎的人参、白芍、天冬、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8倍,煮沸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或将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2-1.20(50℃),加入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每克药材,用0.5-4克树脂)上,用3-10倍量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50%-95%乙醇洗脱,至洗脱液检查无皂苷反应,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4(60℃),备用。
(4)取已破碎的当归、川芎、丹参、黄芪、桑螵蛸和银柴胡,加入60%-8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乙醇2-8倍量,回流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2(60℃),备用。
(5)取已破碎的地黄、熟地黄、芡实、鹿角霜、牡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6-10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35(60℃)的稠膏,加75%-90%乙醇搅拌,使含醇量为50%-7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2(60℃),备用。
(6)取香附加4-8倍量水,加热至沸,提取挥发油至油提净为止,挥发油备用。
(7)取山药、鹿角胶,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8)将上述所得的浓缩液、细粉、挥发油混合成混悬液。
(9)制囊壳明胶10份,甘油3.20-3.35份(重量比),将明胶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加入甘油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气后保温静置待用。
(10)将混悬液加入稀释剂20%-600%、抗氧剂0.5%-5%、助悬剂0.1%-5%等,搅拌均匀,室温静置,压软胶囊即得乌鸡白凤软胶囊。实施例6图6是乌鸡白凤滴丸生产工艺流程图,制备滴丸方法1、处方(同片剂)2、制备方法(1)取乌鸡切成块,加2-5倍量水,煮沸0.5-4小时,趁热用固体石蜡脱脂,之后加入木瓜蛋白酶(40-500∶1)搅拌,调节pH值至4-8,40℃-65℃水解2-8小时后,煮沸2分钟-20分钟,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2(60℃),备用。
(2)取鳖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5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2(60℃),备用。
(3)取已破碎的人参、白芍、天冬、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8倍,煮沸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或将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2-1.20(50℃),加入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上,用3-10倍量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50%-95%乙醇洗脱,至洗脱液检查无皂苷反应,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4(60℃),备用。
(4)取已破碎的当归、川芎、丹参、黄芪、桑螵蛸和银柴胡,加入60%-8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乙醇2-8倍量,回流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2(60℃),备用。
(5)取已破碎的地黄、熟地黄、芡实、鹿角霜、牡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6-10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35(60℃)的稠膏,加75%-90%乙醇搅拌,使含醇量为50%-7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成浓缩液相对密度1.02-1.32(60℃),备用。
(6)取香附加4-8倍量水,加热至沸,提取挥发油至油提净为止,挥发油备用。
(7)取山药、鹿角胶,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8)将上述所得的浓缩液、细粉、挥发油混合成混悬液。
(9)将上述混悬液与基质硬脂酸或硬脂酸钠或甘油或聚乙二醇或虫胶,按1∶(1-18)混匀,在50℃-100℃滴入植物油、甲基硅油、乙醇、液体石蜡等任一冷凝剂中制成滴丸,自然干燥即得乌鸡白凤滴丸。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补气养血、调经止血,主治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的乌鸡白凤制剂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组分含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乌鸡(去毛爪肠) 10%-28%丹参4%-6%牡蛎(煅)1%-2% 鹿角霜 1%-2%黄芪1%-1.3%鳖甲(制)2%-3%香附(醋制) 4%-6% 人参4%-6%地黄8%-11% 白芍4%-6%银柴胡 1%-2% 甘草1%-2%芡实(炒)1%-3% 川芎2%-3%鹿角胶 4%-6% 山药4%-6%桑螵蛸 1%-2% 当归4%-6%天冬2%-3% 熟地黄 8%-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鸡白凤制剂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组分含量最佳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乌鸡(去毛爪肠) 25.08% 丹参 5.01%牡蛎(煅)1.86%鹿角霜1.86%黄芪1.25%鳖甲(制) 2.51%香附(醋制) 5.01%人参 5.01%地黄10.03% 白芍 5.01%银柴胡 1.02%甘草 1.25%芡实(炒)2.51%川芎 2.51%鹿角胶 5.01%山药 5.01%桑螵蛸 1.86%当归 5.66%天冬2.51%熟地黄10.03%
3.一种乌鸡白凤制剂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现代材料和制药新工艺技术制法是以上二十味,取乌鸡切成块,加2-5倍量水,煮沸0.5-4小时,趁热用固体石蜡(5-15∶1)脱脂,之后加入木瓜蛋白酶(40-500∶1)搅拌,调节pH值至4-8,40℃-65℃水解2-8小时后,煮沸2-20分钟,离心,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取鳖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5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取已破碎的人参、白芍、天冬、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2-8倍,煮沸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或将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2-1.20(50℃),加入已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每克药材,用0.5-4克树脂)上,用3-10倍量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用50%-95%乙醇洗脱,至洗脱液检查无皂苷反应,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4(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取已破碎的当归、川芎、丹参、黄芪、桑螵蛸和银柴胡,加入60%-8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加乙醇2-8倍量,回流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取已破碎的地黄、熟地黄、芡实、鹿角霜、牡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6-10倍,煮沸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35(60℃)的稠膏,加75%-90%乙醇搅拌,使含醇量为50%-70%,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相对密度1.02-1.32(60℃),真空干燥(T50-100℃,P-0.02-0.12MPa),得干膏,备用,取香附加4-8倍量水,加热至沸,提取挥发油至油提净为止,挥发油备用,取山药、鹿角胶,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将上述所得各干浸膏,细粉,辅料2.1%-18%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制粒,过筛;喷入香附挥发油,混匀,将上述所得按所述比例配好,依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制剂通则制成药物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乌鸡白凤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其药物是片剂、软胶囊剂、胶囊剂、颗粒剂、缓释片、滴丸剂、糖浆剂、合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补气养血、调经止血,主治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的乌鸡白凤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由,乌鸡(去毛爪肠)、丹参、牡蛎(煅)、鹿角霜、黄芪、鳖甲、香附(醋制)、人参、地黄、白芍、银柴胡、甘草、芡实、川芎、鹿角胶、山药、桑螵蛸、当归、天冬、熟地黄为原料,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酶解等技术,制备浓缩丸、微丸、颗粒剂、片剂、煎膏剂、糖浆剂、合剂、滴丸剂、胶囊剂。控制了有效成分含量,提高了药品生物利用度和保证了疗效,缩小了服用量,便于患者服用。
文档编号A61P15/00GK1457848SQ03130018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1日
发明者章臣桂, 凌宁生 申请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