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12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髓内固定器,更具体说是一种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
背景技术
股骨是人体最粗大的长骨,骨周围肌群粗大有力。当因外伤骨折后,临床的治疗方法,最初是采用内固定钢板及梅花髓内针,由于固定骨折部位与肌群的活动锻炼不能兼顾,当骨折部位愈合后,肌群因长时间不能锻炼而退化,致使患者不能走路。近年来,对股骨骨折多采用外固定架或带锁髓内针固定,由于外固定架上固定骨骼的外置长螺钉限制了肌群的活动,同样影响到肌群的功能锻炼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骨折部位,无论是闭合复位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固定,由于针尾远离置入端,必须要依靠C型臂x射线透视机,在瞄准针尾上的交锁钉孔后,再向交锁钉孔内置入交锁钉,这就使手术大夫和患者完全暴露在x射线辐射之下,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为了解决带锁髓内针远端难定位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厂家和发明人对带锁髓内针和安装器械进行改进和创新,如专利号为98227737.7的“带远端定位平台的交锁髓内钉”,是在髓内钉的远端设置有定位平台,专利号为99229724.9的“股骨交锁髓内钉瞄准器”,是在对患者置入远、近端的交锁螺钉时用的。上述的两项专利,由于在置入髓内钉时要用专用器械并通过外力进行,髓内钉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微小的变形,即使是这微小的变形,就导致了髓内针远端仍然难定位和瞄准器不能起到瞄准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C型臂x射线透视机也能对髓内针远端进行精确定位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这种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包括髓内针体,髓内针体上径向设有远端锁定螺钉孔和近端锁定螺钉孔,其结构特点是髓内针体分为能旋接为一体的远端骨髓内针和近端骨髓内针,近端骨髓内针的下段是旋接段、中段是粗段、上段是细段,防旋套筒装在细段部位、下端能套接在粗段上,定位套套装在细段上。
上述的近端骨髓内针的旋接段可以是螺杆段,旋插在远端骨髓内针旋接段的对应腔体内,近端骨髓内针的旋接段也可以是套筒段,旋套在远端骨髓内针旋接段的螺纹上。
上述的防旋套筒上粗下细,其锥度为1∶25-1∶30,防旋套筒的外侧面上对称的设有一对外凸筋。
上述的定位套包括六角套体,六角套体的对边上插装有穿过细段销孔的固定销。
为了方便精确定位,缩短手术时间,在远端骨髓内针和近端骨髓内针的侧面上设有瞄准线,远端锁定螺钉孔、近端锁定螺钉孔和定位套的固定销安装孔位于瞄准线上,瞄准线既可以是呈三角形的凹槽,也可以是呈三角形的凸筋。
这种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的使用方法是1、选择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股骨骨折患者入院后,先拍出自髋关节至膝关节的股骨x线片,根据骨折部位及髓腔大小选用尺寸适合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2、置入远端骨髓内针,术中,从骨折部位切口,显露股骨的两断端后,先将远端骨髓内针打入扩髓或不扩髓的远骨折端髓腔,并使远端骨髓内针的旋接段微露出远骨折端髓腔,用远端骨髓内针瞄准器以瞄准线为准瞄准远端锁定螺钉孔,钻透股骨外壁及内壁后,将交锁钉置入远端锁定螺钉孔;3、置入近端骨髓内针,将近端骨髓内针由近骨折端髓腔自下而上逆行拧旋钻入、经股骨大粗隆上穿至皮外,再在近端骨髓内针上装入防旋套筒和定位套的套体,插入固定销,用筒形打入器通过定位套将防旋套筒下压,防旋套筒的下压,一是带动近端骨髓内针下移、并使旋接段微露出近骨折端髓腔,二是使防旋套筒的外凸筋刺入髓腔壁;4、复位对合骨折两断端,该步骤以近端骨髓内针与远端骨髓内针对合为准,用深内六边形扳手以瞄准线为准套在定位套体上并旋转,通过防旋套筒对近端骨髓内针的顶推加压,使近端骨髓内针与远端骨髓内针旋接、直至旋紧,此时,骨折两断端复位对合并加压,之后,再用近端骨髓内针瞄准器以瞄准线为准瞄准近端锁定螺钉孔,钻透股骨外壁及内壁后,将交锁钉置入近端锁定螺钉孔。
通过以上的叙述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由于髓内针体分为能旋接为一体的远端骨髓内针和近端骨髓内针,在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时变从股骨大粗隆处切口为从骨折部位切口,分别向下置入远端骨髓内针和向上置入近端骨髓内针,使远端骨髓内针与置入端的距离大为缩短,因而使远端骨髓内针不需要用C型臂x射线透视机就能进行精确定位。还由于在近端骨髓内针上设有防旋套筒和定位套,使近端骨髓内针与远端骨髓内针通过加压紧密旋接为一体,既能防旋,又有效的防止了针体弯曲,为骨折部位愈合后取针创造了方便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其中图1是实施例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远端骨髓内针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图4是近端骨髓内针的主视图;图5是防旋套筒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定位套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包括髓内针体,髓内针体分为能旋接为一体的远端骨髓内针1和近端骨髓内针3,在远端骨髓内针1上径向设有远端锁定螺钉孔2,在近端骨髓内针3上径向设有近端锁定螺钉孔4,近端骨髓内针3的下段是旋接段、中段是粗段、上段是细段,近端骨髓内针3的旋接段可以是螺杆段,旋插在远端骨髓内针1旋接段的对应腔体内,近端骨髓内针3的旋接段也可以是套筒段,旋套在远端骨髓内针1旋接段的螺纹上,图1和图9画出的是前者,防旋套筒5装在细段细段部位、下端能套接在粗段上,定位套套装在细段上,防旋套筒5上粗下细,其锥度为1∶25-1∶30,防旋套筒5的外侧面上对称的设有一对外凸筋9,定位套包括六角套体6,六角套体6的对边上插装有穿过细段销孔10的固定销7,在远端骨髓内针1和近端骨髓内针3的侧面上设有瞄准线8,远端锁定螺钉孔2、近端锁定螺钉孔4和定位套的固定销7安装孔位于瞄准线8上,瞄准线8既可以是呈三角形的凹槽,也可以是呈三角形的凸筋,图3中画出的是凹槽。
本实施例中的远端骨髓内针1和近端骨髓内针3,当骨髓腔大时可选用大型的空心针,当骨髓腔小时可选用小型的实心针,图3和图9中画出的是实心针。术中,从骨折部位11处切口。
权利要求1.一种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包括髓内针体,髓内针体上径向设有远端锁定螺钉孔(2)和近端锁定螺钉孔(4),其特征是髓内针体分为能旋接为一体的远端骨髓内针(1)和近端骨髓内针(3),近端骨髓内针(3)的下段是旋接段、中段是粗段、上段是细段,防旋套筒(5)装在细段部位、下端能套接在粗段上,定位套套装在细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近端骨髓内针(3)的旋接段是螺杆段,旋插在远端骨髓内针(1)旋接段的对应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近端骨髓内针(3)的旋接段是套筒段,旋套在远端骨髓内针(1)旋接段的螺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防旋套筒(5)上粗下细,其锥度为1∶25-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防旋套筒(5)的外侧面上对称的设有一对外凸筋(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定位套包括六角套体(6),六角套体(6)的对边上插装有穿过细段销孔(10)的固定销(7)。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6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在远端骨髓内针(1)和近端骨髓内针(3)的侧面上设有瞄准线(8),远端锁定螺钉孔(2)、近端锁定螺钉孔(4)和定位套的固定销(7)安装孔位于瞄准线(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瞄准线(8)是呈三角形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其特征是瞄准线(8)是呈三角形的凸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包括髓内针体,髓内针体上径向设有远端锁定螺钉孔和近端锁定螺钉孔,其结构特点是髓内针体分为能旋接为一体的远端骨髓内针和近端骨髓内针,近端骨髓内针的下段是旋接段、中段是粗段、上段是细段,防旋套筒装在细段部位、下端能套接在粗段上,定位套套装在细段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股骨髓内加压固定器,使远端骨髓内针与置入端的距离大为缩短,因而使远端骨髓内针不需要用C型臂x射线透视机就能进行精确定位,并使近端骨髓内针与远端骨髓内针通过加压紧密旋接为一体,既能防旋,又有效的防止了针体弯曲,为骨折部位愈合后取针创造了方便条件。
文档编号A61B17/68GK2607964SQ0321670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2日
发明者丁大法, 李玉波, 阎辉, 王宗明 申请人:丁大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