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额颞部除皱剥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20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额颞部除皱剥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用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额颞部除皱剥离器。
背景技术
在美容外科中,额颞部皱纹、眼角纹、上睑松驰以往采用手术切开法,去头发、去皮肤、用手术刀,剪刀将额部及颞部剥离,再向上拉皮除皱纹。术后易脱发,刀口处形成疤痕,头发不易再生,易感染,且术后恢复慢。手术的难度颇大,组织损伤严重,患者需住院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之缺点而提供一种方便、实用且不留疤痕的额颞部除皱剥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它是由一手柄、在手柄的一端设有的直形扁状钝性剥离头和另一端设有的一铲状锐性剥离头组成。在美容操作时,本实用新型与其它器械如额颞部除皱定位器及真皮-筋膜悬吊提紧器配合使用,在隐蔽的额颞区内行三点小孔,先用本实用新型的铲状锐性剥离头行额部骨膜下剥离;再用直形扁状钝性剥离头行颞部筋膜下层剥离;最后用额颞部除皱定位器及真皮-筋膜悬吊提紧器,将皮肤向上提紧定位,去除皱纹。定位后加压包扎七天即可。术后不用缝合或只缝一针,损伤小,不破坏头发,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痛苦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术中易于操作,术后无疤痕。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直形扁状钝性剥离头剖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铲状锐性剥离头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手柄1和与其固定在一起的两端的直形扁状钝性剥离头2、铲状锐性剥离头3组成。手柄1一端的直形扁状钝性剥离头2用于颞部筋膜下层剥离,而另一端铲状锐性剥离头3用于额部骨膜下层剥离,以避免神经血管损伤。
权利要求1.一种额颞部除皱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手柄、在手柄的一端设有的直形扁状钝性剥离头和另一端设有的一铲状锐性剥离头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额颞部除皱剥离器,它是由一手柄、在手柄的一端设有的直形扁状钝性剥离头和另一端设有的一铲状锐性剥离头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术中易于操作,术后无疤痕。
文档编号A61B17/00GK2642243SQ0324911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郑泉洲, 钟牧, 杨立新 申请人:郑泉洲, 钟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