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真皮-筋膜悬吊提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20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面部真皮-筋膜悬吊提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部真皮-筋膜悬吊提紧器。
背景技术
在美容外科中,额颞部,面部皮肤松垂,以往采用开刀手术方法,此方法需去皮剪发,痛苦大、损伤大,术中不小心易损伤神经血管,恢复慢,术后会留有一个较大的疤痕,且疤痕处不再生发,手术难度较大,往往需住院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之缺点,提供一种方便、实用且术后不留疤痕的面部真皮-筋膜悬吊提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它是由一手柄及在手柄前端设有的一细长穿针组成,所述穿针尖部为扁刃状,且穿针尖部扁刃中心设有一个引线孔。
在美容操作时,使用医用无损伤缝合线,穿入本实用新型前端的针孔内,将带线的穿针从近端穿入皮肤的真皮层向远端走行1~2厘米后穿入深层筋膜层走行8~10厘米,再浅行穿进皮肤真皮层走行0.8-1.2厘米后穿入筋膜层走行0.8-1.2厘米,然后穿出皮肤,将缝线引出。线的另一端先在原皮肤穿入点真皮层内横行走行0.8-1.2厘米后,再向远端走行,与第一次缝合线的走行平行,走行的层次与第一端缝合线层次相同。最后在同点穿出皮肤与缝合线的第一端汇合,线的两端同时提紧,向上拉,使面部皮肤松驰消失,然后缝合线两端打结并埋藏于皮下。本实用新型在额颞及面部美容方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它器械如额颞部除皱剥离器、定位器在额颞部除皱时使用,效果更理想。此方法可将面部松垂皮肤提紧。单独使用时,术后不用包扎固定,创伤小,在发际内只留有2~3毫米大小的小孔,三天后自然愈合,不影响工作,术后恢复快,不留疤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而实用,可使术后不留疤痕。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它是由一手柄1及在手柄1前端设有的一细长穿针2组成,所述穿针2的尖部21为扁刃状,且穿针2的尖部21扁刃中心设有一个引线孔22。
权利要求1.一种面部真皮-筋膜悬吊提紧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手柄及在手柄前端设有的一细长穿针组成,所述穿针尖部为扁刃状,且穿针尖部扁刃中心设有一个引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部真皮-筋膜悬吊提紧器,它是由一手柄及在手柄前端设有的一细长穿针组成,所述穿针尖部为扁刃状,且穿针尖部扁刃中心设有一个引线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而实用,可使术后不留疤痕。
文档编号A61B17/00GK2642242SQ03249110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郑泉洲, 钟牧, 杨立新 申请人:郑泉洲, 钟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