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84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予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对危重病人营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肠内营养明显优于静脉营养。但是,肠内营养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还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肠内营养应用麻烦。口服对危重病人显然不行,而鼻胃管因危重病人胃动力差或无动力,也难达到较好的肠内营养。理想的器械应是鼻胃肠管,即通过鼻胃放到空肠(小肠起始段),然后持续滴注营养液才能达到较好的营养支持目的。
迄今为止,国内外仅有两种鼻胃肠管。一种是北京协和医院生产的鼻胃肠管(专利公开号CN 87209987U),由装有8~10个互不接触的金属小球的医用硅胶管和尾针构成。它是利用管道尖端钢珠重力,通过胃肠蠕动使管道进入空肠。另一种是由瑞士生产,由我国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经销的复尔凯螺旋型鼻胃肠管。该产品特点为尖端呈螺旋型,当放入到胃腔后,通过胃蠕动将管推入到十二指肠直到空肠。现有的两种鼻胃肠管的共同点都需要较好的胃动力。但是,危重病人或肠功能不良病人,胃肠蠕动差或缺乏,很难将营养管推入到空肠。即使有较好的胃肠蠕动,也需要8~12小时才能通过胃幽门。同时进口产品,价格昂贵。这些因素都使我国肠内营养对危重病人的治疗受到很大限制。这是该技术领域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操作方便,病人舒适的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它包括营养液输注管、水囊管、水囊。水囊管平行贯穿营养液输注管管壁,二者紧密连接融为一完整圆形管道,水囊管与下部水囊相通。水囊由弹性物质组成,密封附着于营养管下部外壁,注入水后可扩张。同时水囊外壁上设有软性物质倒刺。营养液输注管的管端为加重管端,营养液输注管尾部管壁上设有供营养液流出的小孔。
所述的水囊外壁软性物质倒刺在水囊被注入水扩张后与水囊壁之间形成30°~80°的角。
所述的加重管端是用惰性金属汞或钨封管端;水囊中注入的物质为水或其它液状物质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材料选自医用硅胶、医用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亚胺酯、尼龙、硅橡胶、凡纶或各种聚尿胺酯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突出效果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只需将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从病人的鼻腔送入胃,然后从水囊管注入水液打开水囊,水囊外壁上的软性物质倒刺同时被打开。利用水囊及封管端的惰性金属作为重力,水囊软性物质倒刺作为单向前进动力,仅需微弱胃蠕动及轻轻拍压腹部外壁,就能使本实用新型自动向空肠推进,到达所需部位。然后抽出水囊中的水液,水囊壁上的倒刺作用消失,营养管尖端即停留在空肠。营养液输注管就可将营养液顺利地输入病人的空肠,整个放管过程仅需数分钟即可完成,临床上能使危重病人及时得到肠内营养支持,挽救众多生命。产品构思巧妙,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囊注入液体前的外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囊注入液体后的外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水囊注入液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图6是图4中的B-B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在胃肠道内行进示意图。
图中1.水囊管,2.营养液输注管,3.扩张后的水囊,4.加重管端,5.软性物质倒刺,6.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包括水囊管1,营养液输注管2,水囊管1平行贯穿营养液输注管2的管壁,二者紧密连接融为一完整圆形管道。水囊管1与下部水囊3相通。水囊3密封附着于营养液输注管下部外壁,注入水后可扩张。水囊3外壁上设有软性物质倒刺5,水囊壁上软性倒刺5与水囊壁之间形成30°角。营养液输注管2从水囊3中穿过。营养液输注管2的加重管端4采用惰性金属汞封管端。营养输注管尾部管壁上设有供营养液流出的小孔。鼻胃肠管的制作材料为医用橡胶。
实施例2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鼻胃肠管的制作材料为医用硅胶;所述的水囊壁上软性物质倒刺与水囊壁之间形成60°角;所述的管端4采用惰性金属钨封管端。
实施例3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鼻胃肠管的制作材料为聚乙烯,所述的水囊壁上软性物质倒刺与水囊壁之间形成80°角。
实施例4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鼻胃肠管的制作材料为聚氨酯,所述的水囊壁上软性物质倒刺与水囊壁之间形成45°角。
实施例5~实施例12重复实施例4,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鼻胃肠管的制作材料分别选自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亚胺酯、尼龙、硅橡胶、凡纶或各种聚尿胺酯中的一种。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它包括营养液输注管、水囊管、水囊,水囊管平行贯穿营养液输注管管壁,二者紧密连接融为一完整圆形管道,水囊管与下部水囊相通,水囊由弹性物质组成,密封附着于营养管下部外壁,注入水后可扩张,同时水囊外壁上设有软性物质倒刺,营养液输注管的管端为加重管端,营养液输注管尾部管壁上设有供营养液流出的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囊壁软性物质倒刺在水囊被注入水扩张后与水囊壁之间形成30°~80°的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重管端是用惰性金属汞或钨封管端;水囊中注入的物质为水或其它液状物质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制作材料选自医用硅胶、医用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亚胺酯、尼龙、硅橡胶、凡纶或各种聚尿胺酯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推进型鼻胃肠管,它包括水囊管、水囊,营养液输注管。水囊管平行贯穿营养液输注管管壁,二者紧密连接融为一完整圆形管道,水囊管与下部水囊相通。水囊由弹性物质组成,密封附着于营养管下部外壁,注入水后可扩张。同时水囊外壁上设有软性物质倒刺。营养液输注管尾部管壁上设有供营养液流出的小孔。该设计简单合理,适用性强,应用时仅需数分钟即可将管道由鼻腔送入空肠,临床上能使危重病人及时得到肠内营养支持,挽救众多生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J15/00GK2643884SQ0324996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4日
发明者徐鹏远 申请人:徐鹏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