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带钟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91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带钟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听诊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用听诊器,一般都是在耳环两脚上接短软管,再接三通,再接带有听诊头的长胶管或者无中间三通,长短胶管是连成一体的。作为一种常用的诊疗工具,这种一体式的听诊器在使用和消毒过程中各个部件始终是连在一起的,使用时上端与医务人员接触,下端与被检查者接触,其上下端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难免引起上端的污染,尤其是在检查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对医务人员而言,极有可能造成接触性传染,特别是对非典型肺炎、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检查。医务人员在身穿防护服和隔离衣的情况下,耳朵是遮盖的,而一体式的听诊器是裸露的,为了检查,听诊器的耳件必须与医务人员的耳朵直接接触,这样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医务人员,很难避免发生医患交叉感染,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经常不断地更换听诊器,这使得医务人员使用和消毒处理都很麻烦;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用听诊器检查心率、肺部呼吸次数时,常常携带钟或表,很不方便,且消毒很麻烦,特别是接触传染性疾病时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听诊器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带钟听诊器,它能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又能方便地检查心率和肺部呼吸次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带钟听诊器,耳环的两脚下接有带听诊头的长胶管,其特征在于长胶管断开分为两截,中间用硬质管相连接,在有听诊头的一截胶管上带有可在胶管上移动的秒钟(表),秒钟(表)背面是可调松紧的粘带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将听诊器方便地从硬质管处分为两半,使医患所用部份分开,这样每使用一次只需要更换一小截无菌硬质管即可,解除了经常更换听诊器的烦恼,从器械上减少了医患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又解决了每次检查时携带钟(表)的累赘,达到了方便安全检查患者的目的,特别是传染病的检查更为实用。
以下结合附图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环,2、短胶管,3、硬质管,4、秒钟(表),5、带听诊头的长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实用新型十分容易,只需将现有的听诊器的长胶管分为两截中间用硬质管连在一起即可。即将短胶管(2)两脚插入耳环(1)的两脚上,硬质管(3)的一端插入短胶管(2),另一端插入长胶管(5),秒钟(表)(4)通过其背后的粘带固定在长胶管(5)上。这样医务人员使用时,尤其是在穿有防护服、隔离衣的情况下,耳环就可以放在防护服内,短胶管只伸出一个头在外面供硬质管接插,每用一次只更换硬质管,这样医用的部份避免感染可随医生走动,接触患者的部份留在病房,也容易单独消毒处理。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带钟听诊器,耳环的两脚下接有带听诊头的长胶管,其特征在于长胶管断开分为两截,中间用硬质管相连接,在有听诊头的一截胶管上带有可在胶管上移动的秒钟(表),秒钟(表)背面是可调松紧的粘带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带钟听诊器,包括耳环、短胶管、硬质管、带听诊器的长胶管和秒钟(表)。它是用硬质管连接短胶管和长胶管,短胶管的两脚插入耳环的两脚上,秒钟(表)可在长胶管上移动。这样医务人员使用时,尤其是在检查传染病穿戴防护服隔离衣的情况下,可将医患所用部分分离,每次只需更换连接的硬质管即可,有效地避免了交叉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麻烦和负担,同时也解决了携带钟表的累赘。
文档编号A61B7/00GK2636821SQ0325448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7日
发明者吴瑞雪, 丁玲芳 申请人:吴瑞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