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针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0551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蝴蝶针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将介质输入体内器械附属装置,特别是一种蝴蝶针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医疗用品的蝴蝶针为构型不同于一般注射针的特殊注射用针,其系在针体连接导管端处设置如蝴蝶羽翅般的两翼片。借由翼片便于使用者手的握持,以顺利完成注射动作;同时借由翼片亦可令完成注射动作时,利于针体位置的固定使用。故蝴蝶针虽然在使用上有其独特的效能,但也由于其构型的特殊,并未提供良好的使用安全设施,其仅具有一般的包装袋封装,在使用者取出使用时,常会因而受到针扎的伤害,令使用者颤颤惊惊产生心理负担,使用后的回收处理孔同样因没有安全维护设施,令处理者伤脑筋。这些使用上的种种不便,实应加以研究改进,以提升良好的医疗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意外扎针感染伤害、回收处理方便、提高使用效能及安全功效的蝴蝶针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滑槽底座、与滑槽底座相对应的滑槽盖体及定位夹扣;滑槽底座在座体上表面设有长槽道,并在长槽道前、后端设有凸起的前、后扣接结构;滑槽盖体下表面设有与滑槽底座上长槽道相对应的长槽道,并于长槽道前、后端设有与滑槽底座长槽道前、后端扣接结构相应并嵌钩的前、后扣接结构;定位夹扣系为冂型体,其两侧设有借由夹扣于滑槽盖体上表面上的扣体;滑槽盖体与滑槽底座对合组接构成内具滑槽及两侧具有滑道的匣体。
其中滑槽底座的前扣接结构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前端两侧的两L形扣片,并使L形扣片的底部位于长槽道上方形成间距。
滑槽底座的后扣接结构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后端两侧的两括弧形扣接片,并于括弧形扣接片设有贯穿内、外壁的扣孔。
滑槽盖体的前扣接结构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前端两侧的两钩扣,两钩扣分别钩接于两L形扣片底部,以将滑槽盖体的前端扣合于滑槽底座的前端。
滑槽盖体的后扣接结构为自长槽道后端两侧向下延伸设置的插扣,插扣对应并插入滑槽底座的括弧形扣接片内,并与扣孔扣接,以将滑槽盖体的后端扣合于滑槽底座的后端。
滑槽盖体的顶面凸设定位凸柱;呈冂型体定位夹扣顶部设有与滑槽盖体顶面凸柱相对应并嵌接的通孔。
呈冂型体定位夹扣以其两侧扣体嵌置于滑槽底座与滑槽盖体对合组接构成匣体两侧的滑道处,以可适度地缩减此处滑道之间的间距,以限制蝴蝶针在匣体内的位置。
可在蝴蝶针凸出于滑槽底座与滑槽盖体对合组接构成匣体位置处,于滑槽盖体的滑道上设有借以限制蝴蝶针在匣体内位置的定位凸粒。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滑槽底座、与滑槽底座相对应的滑槽盖体及定位夹扣;滑槽底座在座体上表面设有长槽道,并在长槽道前、后端设有凸起的前、后扣接结构;滑槽盖体下表面设有与滑槽底座上长槽道相对应的长槽道,并于长槽道前、后端设有与滑槽底座长槽道前、后端扣接结构相应并嵌钩的前、后扣接结构;定位夹扣系为冂型体,其两侧设有借由夹扣于滑槽盖体上表面上的扣体;滑槽盖体与滑槽底座对合组接构成内具滑槽及两侧具有滑道的匣体。收置蝴蝶针时,将特殊构型的蝴蝶针置于匣体内,蝴蝶针的针体系设置于滑槽内,并使蝴蝶针两侧翼片自匣体两侧的滑道伸出,以供使用者可手持蝴蝶针的翼片操控使用,而当蝴蝶针位于匣体内时,则可借匣体维护其使用的安全性,且其尚可以定位夹扣限制蝴蝶针在匣体内的位置;使用蝴蝶针时,手持蝴蝶针两侧翼片稍加施力可令翼片通过定位夹扣所在位置,然后可顺利使蝴蝶针向前滑移,令蝴蝶针的针头可以伸出匣体1A之外,执行医疗注射的动作;不仅避免意外扎针感染伤害、提高使用效能及安全功效,而且回收处理方便,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收置蝴蝶针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蝴蝶针注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滑槽底座1、与滑槽底座1相对应的滑槽盖体2及定位夹扣3。
滑槽底座1在座体上表面设有长槽道11,并在长槽道11前、后端设有凸起的前、后扣接结构12、13。
前扣接结构12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11前端两侧的两L形扣片121,并使L形扣片121的底部位于长槽道11上方形成适当间距。
后扣接结构13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11后端两侧的两括弧形扣接片131,并于括弧形扣接片131设有贯穿内、外壁的扣孔132。
滑槽盖体2下表面设有与滑槽底座1上长槽道11相对应的长槽道21,并于长槽道21前、后端设有与滑槽底座1长槽道11前、后端扣接结构12、13相应并嵌钩的前、后扣接结构22、23;滑槽盖体2的顶面凸设定位凸柱24。
前扣接结构22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21前端两侧的两钩扣221,两钩扣221分别钩接于两L形扣片121底部,以将滑槽盖体2的前端扣合于滑槽底座1的前端。
后扣接结构23为自长槽道21后端两侧向下延伸设置的插扣231,插扣231对应并插入滑槽底座1的括弧形扣接片131内,并与扣孔132扣接,以将滑槽盖体2的后端扣合于滑槽底座1的后端。
定位夹扣3系为冂型体,其顶部设有与滑槽盖体2顶面凸柱24相对应并嵌接的通孔30,其两侧设有扣体31。
组装时,如图2所示,滑槽盖体2以其前端两钩扣221钩接于滑槽底座1前端两L形扣片121底部,以其后端两插扣231扣接于滑槽底座1后端两括弧形扣接片131的扣孔132内,以将滑槽盖体2的前、后端分别钩扣结合于滑槽底座1上,以滑槽底座1与滑槽盖体2对合组接构成匣体1A。
匣体1A内借两长槽道11、21相对形成滑槽1B,并于滑槽1B前、后端借扣接结构12、22及13、23形成开口及于匣体1A两侧形成滑道1C。定位夹扣3以其顶部通孔30与滑槽盖体2顶面上的定位凸柱24相互嵌接,以将定位夹扣3稳固定位于滑槽盖体2上,并以两侧扣体31嵌置于匣体1A两侧的滑道1C处,以可适度地缩减此处滑道1C之间的间距,以令蝴蝶针4的翼片42不得任意通过,进而可达到限制蝴蝶针4在匣体1A内的位置,更提高其维护使用安全性的效能。
收置蝴蝶针4时,如图3所示,将特殊构型的蝴蝶针4设置于匣体1A内,蝴蝶针4的针体41系设置于滑槽1B内,并使蝴蝶针4两侧翼片42自匣体1A两侧的滑道1C伸出,以供使用者可手持蝴蝶针4的翼片42操控使用,而当蝴蝶针4位于匣体1A内时,则可借匣体1A维护其使用的安全性,且其尚可以定位夹扣3限制蝴蝶针4在匣体1A内的位置。
另外,如图4所示,使用蝴蝶针4时,手持蝴蝶针4两侧翼片42稍加施力可令翼片42通过定位夹扣3所在位置,然后可顺利使蝴蝶针4向前滑移,令蝴蝶针4的针头41可以伸出匣体1A之外,执行医疗注射的动作。而为了使蝴蝶针4在使用注射时,匣体1A不致触碰而移动,影响注射时所要求的稳定性,可在蝴蝶针4凸出匣体1A位置处,借滑槽盖体2于滑道1C上的定位凸粒25的设置,同样以缩减此处滑道1C的间距,以限制蝴蝶针4在匣体1A内位置,达到增加稳定性的功效,且注射完毕后,仍可使蝴蝶针4再缩回到匣体1A内,维护医疗器材回收处理的安全性,故本实用新型确能有效维护蝴蝶针使用的安全性,解决习用时种种缺失。
权利要求1.一种蝴蝶针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滑槽底座、与滑槽底座相对应的滑槽盖体及定位夹扣;滑槽底座在座体上表面设有长槽道,并在长槽道前、后端设有凸起的前、后扣接结构;滑槽盖体下表面设有与滑槽底座上长槽道相对应的长槽道,并于长槽道前、后端设有与滑槽底座长槽道前、后端扣接结构相应并嵌钩的前、后扣接结构;定位夹扣系为门型体,其两侧设有借由夹扣于滑槽盖体上表面上的扣体;滑槽盖体与滑槽底座对合组接构成内具滑槽及两侧具有滑道的匣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针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底座的前扣接结构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前端两侧的两L形扣片,并使L形扣片的底部位于长槽道上方形成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针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底座的后扣接结构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后端两侧的两括弧形扣接片,并于括弧形扣接片设有贯穿内、外壁的扣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蝴蝶针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盖体的前扣接结构为对称设置于长槽道前端两侧的两钩扣,两钩扣分别钩接于两L形扣片底部,以将滑槽盖体的前端扣合于滑槽底座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蝴蝶针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盖体的后扣接结构为自长槽道后端两侧向下延伸设置的插扣,插扣对应并插入滑槽底座的括弧形扣接片内,并与扣孔扣接,以将滑槽盖体的后端扣合于滑槽底座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针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盖体的顶面凸设定位凸柱;呈门型体定位夹扣顶部设有与滑槽盖体顶面凸柱相对应并嵌接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蝴蝶针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门型体定位夹扣以其两侧扣体嵌置于滑槽底座与滑槽盖体对合组接构成匣体两侧的滑道处,以可适度地缩减此处滑道之间的间距,以限制蝴蝶针在匣体内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蝴蝶针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在蝴蝶针凸出于滑槽底座与滑槽盖体对合组接构成匣体位置处,于滑槽盖体的滑道上设有借以限制蝴蝶针在匣体内位置的定位凸粒。
专利摘要一种蝴蝶针安全装置。为提供一种避免意外扎针感染伤害、回收处理方便、提高使用效能及安全功效的将介质输入体内器械附属装置,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滑槽底座、与滑槽底座相对应的滑槽盖体及定位夹扣;滑槽底座在座体上表面设有长槽道,并在长槽道前、后端设有凸起的前、后扣接结构;滑槽盖体下表面设有与滑槽底座上长槽道相对应的长槽道,并于长槽道前、后端设有与滑槽底座长槽道前、后端扣接结构相应并嵌钩的前、后扣接结构;定位夹扣系为门型体,其两侧设有借由夹扣于滑槽盖体上表面上的扣体;滑槽盖体与滑槽底座对合组接构成内具滑槽及两侧具有滑道的匣体。
文档编号A61M5/32GK2642331SQ03261180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9日
发明者王东华 申请人:王东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