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679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产品,是用于妇科采集子宫内膜细胞,用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采集器械。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原发于子宫内膜,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中老年妇女健康和生命,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随着性激素补充疗法的应用,子宫内膜癌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细胞采集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必要的诊断手段。由于子宫内膜癌多发于绝经期妇女,而绝经期妇女的子宫已萎缩,用普通诊刮器进入宫腔获得组织细胞极其困难,并可造成妇女的巨大痛苦。因此临床医学要求一种无痛苦的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给受术者带来极大痛苦的子宫内膜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够采集子宫内膜细胞的采集器,由内芯、外套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内芯又分为两部分,(1)内芯的前端为采集环,其形状为环状,采集环的边缘有突起的毛刺样刮片;(2)内芯后部为操作臂与采集环连接成一体。
内芯与外套管之间可自由滑动,采集环可自由出入外套管,其在外套管内的压缩后长度为25mm±10mm。外套管直径为2mm-5mm,外套管壁厚为0.15mm-0.5mm。所述的采集器可用各种材料制成,如ABS、聚氯乙稀、金属。
本实用新型细小,结实,不易折断,有韧性,可弯曲,同时容易获得组织细胞。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内芯,由1-1采集环,1-2操作臂组成,1-3为毛刺样刮片,2为位置线,3为外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采集器由内芯1、外套管3组成内芯1的前端为采集环1-1,其形状为环状,采集环1的边缘有突起的毛刺样刮片1-3,操作臂1-2与采集环连接成一体。
内芯1、外套管3做成一体,内芯1与外套管3之间可自由滑动,采集环1-1可自由出入外套管3中,其在外套管内的压缩后长度为25mm±10mm。在使用时(1)将本器械经阴道,宫颈插入宫腔,按宫腔方向置入至采集器之首端抵达宫底为止,进入官腔位置,可视位置线2来定;(2)释放采集环,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1-2周采集细胞;(3)收采集环隐蔽于外套管中,采集器退出宫腔;(4)再释放采集环置其于戴玻片上横向涂抹,采集物即附于玻片上,固定处理之以待送病理检查。
权利要求1.一种能够采集子宫内膜细胞的采集器,由内芯、外套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内芯又分为两部分,(1)内芯的前端为采集环,其形状为环状,采集环的边缘有突起的毛刺样刮片;(2)内芯后部的操作臂与采集环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外套管直径为2mm-5mm,外套管壁厚为0.15mm-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内芯与外套管之间可自由滑动,采集环可自由出入外套管,其在外套管内的压缩后长度为25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器可用各种材料制成,如ABS、聚氯乙稀、金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用以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本实用新型由内芯、外套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内芯又分为两部分,内芯的前端为采集环,其形状为环状,采集环的边缘有突起的毛刺样刮片;内芯的后部为操作臂与采集环连接成一体。本采集器径向很细,不需扩张宫口,进入宫腔后推内芯向前释放采集环,并沿纵轴旋转数圈,尔后退内芯将采集环收入外套管隐蔽之。取出采集器,完毕。术时病人无任何痛苦,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B10/00GK2609504SQ0326432
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3日
发明者向德琦, 李辉 申请人:向德琦, 李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