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形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97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O形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O形腿矫正器,特别是一种藉由支撑架与掣压杆的组合,逐步施加一压力,以使弯曲的腿部恢复正常,适用于医疗复健上运用的O形腿矫正器。
背景技术
一般正常人的脚是直的,或是稍微弯曲的,然若站立时两脚膝盖并拢时,两踝内侧可紧靠,而两膝盖不能靠近,则称为“O形腿”,又称膝内翻;正常小朋友的脚在成长过程中通常会偏向O形腿,两岁后大部分这种现象会有所改善,只有少数的脚仍有一些问题;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出现的O形腿,属于生理性的变化,只要持续观察即可,不须特别处理,惟若出现弯曲角度过大或两脚弯曲程度不同时,比较严重的跑起来很难看,而对于喜好赶时髦,爱穿热裤、迷你裙的人们,更是一种缺憾。
因此,偏向O形腿时,则须注意是否有病理性因素出现,而予以治疗,必要时得以支架进行矫正,惟目前在矫正方式上大多是装上笨重的矫正支架,其造成行动上诸多不便,或穿上矫正鞋,然其对这一类弯曲的矫正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O形腿矫正器,藉由支撑架与设于该架上的掣压杆的组合,当掣压杆逐步施加一压力后,可使弯曲的腿部逐步恢复正常者。
为达上述的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一种O形腿矫正器,包括一支撑架,具有一底板,其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与底板垂直的立板;及复数个掣压杆,穿设于支撑架的一侧立板上,掣压杆位于支撑架外侧的一端设有握持部,另端连设有一压板;藉由上述组合,弯曲的腿部可置放于支撑架内,当移动调整复数个掣压杆的推进距离时,压板向腿部一侧挤压,使另一侧抵紧一立板,逐步施加一压力后,弯曲的腿部可渐进式的矫正其弯曲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O形腿矫正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O形腿矫正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O形腿矫正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O形腿矫正器1;支撑架10;底板11;立板12、13;螺孔14;容置空间15;掣压杆20;螺杆21;缺口22;握持部23;压板24;活动接头25;腿部3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O形腿矫正器1的最佳实施例,包括一可承接腿部的支撑架10,及复数个连设于支撑架10上的掣压杆20。
一支撑架10,具有一长形底板11,该底板11较长的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立板12、13,其与底板11等长结合,并垂直向上延伸,一立板12板面上设有数个螺孔14;复数个掣压杆20,该掣压杆具有一螺杆21,可螺合于上述一侧立板12的螺孔14上,螺杆21一端设有圆周上具缺口22的短圆柱状握持部23,该握持部23与立板12螺合后位于支撑架10的外侧,其可供握持旋转以使掣压杆20前后移动,螺杆21另端连设有一压板24,并使位于支撑架10的内侧,该压板24为弧形板体,一侧设有活动接头25与螺杆21结合,并使得该压板24可以结合螺杆21的一端为支点,以调整不同的角度;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将弯曲的腿部30置放于支撑架10内部,使弯曲的腿部30完全容纳于支撑架10的容置空间15内,当移动调整复数个掣压杆20的推进距离时,每一个压板24依不同的角度紧贴腿部30外弯的一侧,当复数个掣压杆20依腿部30的弯曲程度分别施压后,腿部30另一侧抵紧一立板13,逐步施加一压力,弯曲的腿部30可渐进式的矫正其弯曲状态(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O形腿矫正器的结构简单、轻便,其具有复数个掣压杆,其一端设有可调整不同角度的压板,可依腿部的弯曲程度给予适当的压力,藉此,不但易于操作,在使用效果上更可使弯曲的腿部渐进式的矫正其弯曲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O形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具有一底板,其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与底板垂直的立板;及复数个掣压杆,穿设于支撑架的一侧立板上,掣压杆位于支撑架外侧的一端设有握持部,另端连设有一压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形腿矫正器,其中该左右二侧立板平行向上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形腿矫正器,其中该支撑架与掣压杆以螺纹方式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形腿矫正器,其中该压板设有可活动接头以与掣压杆结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O形腿矫正器,其中该压板设为弧形状,用以紧贴住弯曲的腿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O形腿矫正器,包括一具有一底板,其左右二侧分别设有垂直立板的支撑架,及复数个穿设于支撑架一侧立板上的掣压杆,掣压杆位于支撑架外侧的一端设有握持部,另端连设有一压板;藉由上述组合,弯曲的腿部可置放于支撑架内,当移动调整复数个掣压杆的推进距离时,压板向腿部一侧挤压,使另一侧抵紧一立板,逐步施加一压力后,弯曲的腿部可渐进式的矫正其弯曲状态。
文档编号A61F5/01GK2642269SQ0326633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日
发明者张永吉 申请人:张永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