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骨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65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钻骨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骨外科手术中给骨钻孔的钻骨钻。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动钻骨钻由钻体及直流电源相连组成,所用直流电源是充电电池配充电器,或采用整流变压器供电。电机及电池不能在高温及浸泡条件下进行杀菌消毒,只能靠熏蒸处理,这种杀菌消毒的办法往往不彻底,极易造成术后感染。另外,在基层医院通常难以实现。采用电池作电源体积较大,经常发生电源断电的情况,影响手术的进行,而且钻骨速度慢,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另外,使用不便,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可提高杀菌消毒效果以防术后感染的钻骨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该钻骨钻,壳体内连有绝缘板,通过传动带连接的电机、传动轴分别与绝缘板固定连接,软管上与钻壳下通过螺母与连于壳体的底座分别连接,软轴通过软管,连于软轴下端的下软轴头与传动轴相连,连于软轴上端的上软轴头位于钻壳内并与连有钻夹头的钻体主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软管的上、下端分别连有上软管头、下软管头,绝缘板连有与传动带相接的压带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交流电电机作动力源,由脚闸控制开或停钻,电机通过传动带牵动传动轴转动,再通过传动轴带动软轴驱动钻体主轴旋转。用后,通过旋松螺母,将软管、软轴和钻体及钻夹头整体取下送杀菌消毒,体积小,并可采用常规的杀菌消毒效果很好的高温、浸泡办法进行处理;术中操作方便,效率高,稳定可靠,寿命长,而且基本不需维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壳体23内连有绝缘板17,通过传动带14连接的电机16、传动轴12、压带轮15分别与绝缘板17连接,电机16通过传动带14驱动传动轴12,传动轴12上、下各连接轴承13,压带轮15用于调节传动带14的松紧,电源插头10、脚闸5分别以导线通过壳体23与电机16连接,软管6的上、下端分别连有上软管头3、下软管头8,上软管头3与钻壳4、下软管头8通过螺母9与连于壳体23的底座11分别连接,软轴2通过软管6,连于软轴2下端的下软轴头7与传动轴12相连,连于软轴2上端的上软轴头1位于钻壳4内,上软轴头1以方柱与上的方孔18相配合,钻体主轴20前端连接钻夹头21,钻壳4内与铜套19相连,位于钻壳24内、上软轴头1外设有轴承22。
权利要求1.一种钻骨钻,其特征在于壳体(23)内连有绝缘板(17),通过传动带(14)连接的电机(16)、传动轴(12)分别与绝缘板(17)固定连接,软管(6)上与钻壳(4)下通过螺母(9)与连于壳体(23)的底座(11)分别连接,软轴(2)通过软管(6),连于软轴(2)下端的下软轴头(7)与传动轴(12)相连,连于软轴(2)上端的上软轴头(1)位于钻壳(4)内并与连有钻夹头(21)的钻体主轴(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骨钻,其特征在于软管(6)的上、下端分别连有上软管头(3)、下软管头(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骨钻,其特征在于绝缘板(17)连有与传动带(14)相接的压带轮(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骨钻,壳体内连有绝缘板,通过传动带连接的电机、传动轴分别与绝缘板固定连接,软管上与钻壳下通过螺母与连于壳体的底座分别连接,软轴通过软管,连于软轴下端的下软轴头与传动轴相连,连于软轴上端的上软轴头位于钻壳内并与连有钻夹头的钻体主轴连接,软管的上、下端分别连有上软管头、下软管头,绝缘板连有与传动带相接的压带轮。
文档编号A61B17/16GK2633223SQ03269128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
发明者侯俊, 周振安, 张亚军, 吴红霞 申请人:侯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