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盂提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痰盂提倒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提倒方便的卫生工具。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染,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了痰盂。然而清倒哪些痰盂却是工作人员很不愉快的事,再则,如果痰盂设置处于痰盂清倒处距离较远时,工作人员则是脏上加累。
为了解决以上这两个问题,特设制了这一提运省力,卫生、倾倒方便的提倒器。它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易制造。单手操作即可顺利完成提运清倒痰盂的工作。
图一是痰盂提倒器翻转90°示意图。
图二是痰盂提倒器卡爪转动机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倒器参看图一、图二所示,由手把(1)卡爪架(2)垫圈(3)扭力弹簧(4)卡爪(5)被动杆(6)手钩(7)拉索(8)小轮(9)螺母(10)支承架(11)弹簧片(12)螺杆(13)主动杆(14)等组成。
由手把(1)与主动杆(14)连接和被动杆铰接合为夹紧机构。由手钩(7)与拉索(8)小轮(9)卡爪架(2)卡爪(5)弹簧片(12)组合构成了转动机构。由扭力弹簧(4)端接与螺杆(13)与主动杆(14)之间完成转动机构的复位,由弹簧片连接两卡爪的同步运行,並使两卡爪脱开痰盂。
实用新型提倒器工作过程
它是由手把(1)主动杆(14)连接,並与被动杆(6)铰接形成夹紧机构来夹紧痰盂。手钩(7)与拉索(8)连接小轮(9)使痰盂旋转120°使之倒尽。
本实用新型提倒器主要构件,如手把、主动杆、被动杆、支承架、小轮、卡爪架、卡爪、手钩均可以用金属或塑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提倒器制造简单,成本低,重量约0.4公斤。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清倒痰盂过程中能减轻劳动强度、方便卫生的痰盂提倒器,它是由手把(1)和主动杆(14)连接与被动杆(6)绞接。手钩(7)按装在被动杆上,并与拉索(8)连接。拉索的另一端与小轮(9)连接。小轮、卡爪架用螺杆(13)与被动杆连接。卡爪架与卡爪(5)绞接,小轮固定在螺杆上。扭力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主动杆上,另一端固定在螺杆上,弹簧片(12)连接两卡爪。由上述零件构成的痰盂提倒器,其主要特征在于主动杆(14)和被动杆(6)弹簧片(12)构成了夹紧脱开机构。由手钩(7)拉索(8)小轮(9)扭力弹簧(4)构成了翻转复位机构。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弹簧片(12)连接两卡爪起同步运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用来提运和清倒痰盂的卫生工具。它是由主动杆被动杆相互铰接构成痰盂提倒器的夹紧机构,和由手钩拉索小轮卡爪构成痰盂提倒器的翻转机构。其中扭力弹簧起卡爪的复正作用。弹簧片固定在两卡爪之上,起到使两卡爪同步运动和工作完毕后使两卡爪自然脱开痰盂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J19/00GK87200522SQ87200522
公开日1987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18日
发明者康建华 申请人:康建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