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留置内瘘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98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留置内瘘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留置内瘘针,包括有套管座、套管、穿刺针管、针座、软管与接头;所述穿刺针管安装在针座的前端上,所述软管的一端套接在接头上,所述套管座包括有三个互相连通的接口,所述套管座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套管连接、另外一个接口上设有隔离塞、最后一个接口与软管连接,所述穿刺针管贯穿所述的隔离塞并被所述的套管包裹住,所述的套管座外周设有针翼。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能内藏在血管下的套管,替代现有的普通内瘘针,使其可长时间留置,降低穿刺次数,避免钢针刺伤血管,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内瘘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可留置内瘘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是内瘘针。
【背景技术】
[0002]血液透析是指利用血液净化装置(即人工肾),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各种毒素和多余水分,同时补充各种有益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常用手段之一,可有效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0003]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前必须先建立一条血管通路。而动静脉内瘘解决了尿毒症患者长期透析的血管通路问题,是目前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
[0004]内瘘针是血液透析治疗时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其主要由不锈钢穿刺针管、针翼、管体、导管夹、接头等组成。在血液透析治疗时,通过穿刺患者动-静脉内瘘,并与体外循环管路及透析器连接,形成血液的体外循环通路。其通常是一次透析(时间约4小时)完成后,被拔掉并丢弃使用。这样,使得现有的内瘘针存在较大的弊端:
[0005](1)、内瘘针的不锈钢针管在穿刺后,即留在患者血管内,从开始血液透析,直至透析结束,钢针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为大约4小时,期间如果病人稍有移动或者医护人员需要调整钢针,都会不小心使针尖刺到患者的血管壁,增加了患者疼痛次数;(2)透析患者每周至少需要进行两次血液透析,从而导致了每一次透析就需要穿刺一次,增加了患者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新型内瘘针。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留置内瘘针,包括有套管座、套管、穿刺针管、针座、软管与接头;所述穿刺针管安装在针座的前端上,所述软管的一端套接在接头上,所述套管座包括有三个互相连通的接口,所述套管座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套管连接、另外一个接口上设有隔离塞、最后一个接口与软管连接,所述穿刺针管贯穿所述的隔离塞并被所述的套管包裹住,所述的套管座外周设有针翼。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座的后端上设有排气接头。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采用的是硅胶或者是SPEU或者是PU材料。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的外周还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套管座卡扣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导管夹与护帽,所述导管夹卡接在软管外周,所述接头的顶端设有外螺纹,护帽与接头螺纹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能内藏在血管下的套管,替代现有的普通内瘘针,使其可长时间留置,降低穿刺次数,避免钢针刺伤血管,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内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一种可留置内瘘针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6]参照图1,一种可留置内瘘针,包括有套管座1、套管2、穿刺针管3、针座4、软管5与接头6;所述穿刺针管3安装在针座4的前端上,所述软管5的一端套接在接头6上,所述套管座I包括有三个互相连通的接口,所述套管座I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套管2连接、另外一个接口上设有隔离塞7、最后一个接口与软管5连接,所述穿刺针管3贯穿所述的隔离塞7并被所述的套管2包裹住,所述的套管座I外周设有针翼11。
[0017]使用时捏住针座,将穿刺针管与套管一起刺入患者血管内,然后固定套管座及针翼,拔出针座(此时穿刺针管与直针座一起退出,血液通道被隔离塞封闭)ο然后套管仍然停留在血管内,血液经套管从导管端流出,此时将可留置内瘘针的接头与体外管路相连接,即可进行常规血液透析。
[0018]透析结束后可不必拔除内瘘针,等待下次直接消毒接口后连接体外循环管路进行透析即可。
[0019]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座4的后端上设有排气接头41。考虑到穿刺针管在刺入套管座的时候,方便套管座内部的空气排出,所以在针座的后端加设了一个排气接头,用于防止空气进入到人体。
[0020]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2采用的是硅胶或者是SPEU或者是PU材料。由于可留置内瘘针的套管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高分子材料,因此套管可在血管内长时间留置。
[0021]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2的外周还设有保护套21,所述保护套21与套管座I卡扣连接。
[002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导管夹与护帽,所述导管夹卡接在软管5外周,所述接头6的顶端设有外螺纹,护帽与接头6螺纹连接。
[00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留置内瘘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管座(I)、套管(2)、穿刺针管(3)、针座(4)、软管(5)与接头(6);所述穿刺针管(3)安装在针座(4)的前端上,所述软管(5)的一端套接在接头(6)上,所述套管座(I)包括有三个互相连通的接口,所述套管座(I)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套管(2)连接、另外一个接口上设有隔离塞(7)、最后一个接口与软管(5)连接,所述穿刺针管(3)贯穿所述的隔离塞(7)并被所述的套管(2)包裹住,所述的套管座(I)外周设有针翼(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内瘘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4)的后端上设有排气接头(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内瘘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采用的是硅胶或者是SPEU或者是PU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留置内瘘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的外周还设有保护套(21),所述保护套(21)与套管座(I)卡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内瘘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管夹与护帽,所述导管夹卡接在软管(5)外周,所述接头(6)的顶端设有外螺纹,护帽与接头(6)螺纹连接。
【文档编号】A61M1/16GK205729863SQ201620370653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发明人】周伟, 黎萌
【申请人】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