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脉内瘘促成熟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264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静脉内瘘促成熟锻炼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静脉内瘘促成熟锻炼器。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便于达到透析血流量要求有利于血管穿刺建立体外循环。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长,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能够耐受反复穿刺,是目前建立长期血管径路的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建成后,并不能马上使用,内瘘成熟需要4-8周,最好等待8-12周后再开始穿刺。为了促使内瘘尽快成熟,通常在术后1周内伤口无感染、无渗血、愈合良好的情况下,开始逐步增加锻炼强度,从握拳到握橡胶握力圈进行锻炼,每次5~10min,每天3-4次。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和患者实际情况,锻炼效果不一。内瘘术后的1-2个月内内瘘能否发育成熟决定后期是否能开展透析治疗的关键。传统的内瘘锻炼方式主要为塑胶握力圈,该锻炼工具只能促进手掌处锻炼,对内瘘手术的前臂泵血作用微弱,因此锻炼效果不理想,而且患者容易手部疲劳。另外早期设计了促使动静脉内瘘成熟的辅助器如使用充气胶球和设置在袖带内的气囊装置,该装置使得患者前臂在气囊充气后受压,不利于静脉回流,有造成内瘘闭塞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促成熟锻炼器,解决传统内瘘训练器具结构不合理、康复效果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静脉内瘘促成熟锻炼器,包括弹性握力装置,还包括传导支架和手臂夹持装置,所述传导支架包括第一活动底杆和第二活动底杆,所述第一活动底杆与所述第二活动底杆铰接,所述第一活动底杆与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铰接处使得所述第一活动底杆、所述第二活动底杆各自被分为位于该铰接处两侧的前段和后段;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后段端部及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后段端部共同连接有所述弹性握力装置,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端部及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端部共同连接有所述手臂夹持装置;所述手臂夹持装置随同所述传导支架动作而实现对手臂的夹紧或松开/而实现开闭。

作为优选,所述手臂夹持装置包括外壳和由外壳所形成的手臂夹持空间,所述外壳的两端设有端部开口,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所述端部开口、所述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与所述手臂夹持空间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端部的第一弹性夹持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端部的第二弹性夹持板,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板、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板分别设有一相互活动连接的侧边段之一,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板、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板还分别设有形成所述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的侧边段之二,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板与所述弹性第二弹性夹持板共同围成所述手臂夹持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板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板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端部、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端部分别设有滑动连接部,所述滑动连接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端部、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端部分别连接有竖向导杆,所述竖向导杆连接有横向导杆,所述横向导杆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置入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的滑轮。

作为优选,所述侧边段之一之间通过复位扭簧活动连接,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板的所述侧边段之一,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板的所述侧边段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后段端部、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后段端部分别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弹性握力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后段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后段长度,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后段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长度及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长度,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后段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长度及所述第一活动底杆的所述前段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板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板分别设有硬质弹性外层和软质弹性内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板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板均为弧形弯曲板。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动静脉内瘘促成熟锻炼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促进肌肉泵血,利于动静脉内瘘回路回流,有效促进静脉瘘化,加速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锻炼效果,预防和减少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结构功能完善但制作简单、成本投入低,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对应的各部位名称分别为:1-第一活动底杆,2-第二活动底杆,3-第一弹性夹持板,4-第二弹性夹持板,5-滑槽,6-竖向导杆,61-横向导杆,62-滑轮,7-复位扭簧,8-连接杆,9-弹性握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图3,一种动静脉内瘘促成熟锻炼器,包括弹性握力装置9,还包括传导支架和手臂夹持装置,传导支架包括第一活动底杆1和第二活动底杆2,第一活动底杆1与第二活动底杆2铰接,第一活动底杆1与第二活动底杆2的铰接处使得第一活动底杆1、第二活动底杆2各自被分为位于该铰接处两侧的前段和后段;第一活动底杆1的后段端部及第二活动底杆的后段端部共同连接有弹性握力装置9,第一活动底杆1的前段端部及第二活动底杆2的前段端部共同连接有手臂夹持装置;手臂夹持装置随同传导支架动作而实现对手臂的夹紧或松开/而实现开闭。

手臂夹持装置包括外壳和由外壳所形成的手臂夹持内空间,外壳的两端设有端部开口,外壳的侧面设有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端部开口、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与手臂夹持空间相通。外壳即为一可以包住人体手臂的类似圆筒状的物体,手臂置入并穿过手臂夹持内空间,外壳的两端开口即形成端部开口,外壳的侧面轴向剖开即形成一个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使得外壳可以通过外力被推动夹紧手臂或被拉动松开手臂,外壳的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即随之形成收放的动作。因为患者在做完动静脉内瘘手术之后,对动静脉内瘘的促成熟锻炼中,要始终保持不对动静脉内瘘进行压迫,即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本身就是为配合动静脉内瘘的位置而设置,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在被压缩或展开的过程中,无论是变成一条缝还是完全闭合,始终不会在此产生对动静脉内瘘的压迫效果。

更进一步的,外壳不仅仅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外壳还可以设计成包括连接于第一活动底杆1的前段端部的第一弹性夹持板3和连接于第二活动底杆2的前段端部的第二弹性夹持板4,第一弹性夹持板3余第二弹性夹持板4为相互独立的两块板。第一弹性夹持板3、第二弹性夹持板4分别设有一相互活动连接的侧边段之一,使得第一弹性夹持板3和第二弹性夹持板4可以实现相靠拢和远离的动作;第一弹性夹持板3、第二弹性夹持板4还分别设有形成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的侧边段之二,而手臂夹持空间即由第一弹性夹持板3与弹性第二弹性夹持板4两者共同围成,第一弹性夹持板3、第二弹性夹持板4所围成的结构两端即形成端部开口。第一弹性夹持板3及第二弹性夹持板4分别设有硬质弹性外层和软质弹性内层,软质弹性内层便于更舒适有效地接触、紧贴手臂,硬质外层可具有一定的保护、定型的效果,也便于与传导支架的连接与配合,都能进一步帮助促进内瘘成熟。在第一弹性夹持板3和第二弹性夹持板4的内面上还可共同铺设一柔性接触铺展块,该柔性接触铺展块可以采用绒面布块、海绵块、橡胶垫等多种类似部件,该柔性接触铺展块用于柔软舒适地接触手臂,并隔离侧边段之一的连接结构,对手臂进行有效的完全的保护。第一弹性夹持板3及第二弹性夹持板4均为弧形弯曲板,满足包住手臂的形状需要。两块弹性夹持板的内压作用可以促进肌肉泵血,动静脉内瘘回路可被置于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区域中,血液通过两块弹性夹持板的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区域的动静脉内瘘回路回流,促进瘘化,加速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

第一弹性夹持板3及第二弹性夹持板4上分别设有滑槽5,第一活动底杆1的前段端部、第二活动底杆2的前段端部分别设有滑动连接部,滑动连接部滑动连接于滑槽5,滑槽5的设置位置靠近于内瘘防挤压侧部开口处。第一活动底杆1的前段端部、第二活动底杆2的前段端部分别连接有竖向导杆6,竖向导杆6连接有横向导杆61,横向导杆61上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用于置入滑槽5内进行滑动的滑轮62。竖向导杆6可垂直于第一活动底杆1及第二活动底杆2设置,因实际使用中当手臂夹持装置夹持手臂时,传导支架不可能跟手臂夹持装置在同一个工作平面上,传导支架肯定需要顺着手臂也就是手臂夹持装置的下方伸向手掌,手掌再捏动弹性握力装置9进行联动动作,整个第一活动底杆1、第二活动底杆2的交叉铰接设置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力的传导与动作。

侧边段之一之间的一种活动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设置一中心轴并使第一弹性夹持板3的侧边段之一、第二弹性夹持板4的侧边段之一分别与中心轴铰接,使得第一弹性夹持板3与第二弹性夹持板4均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靠拢或远离。

更为优选的,侧边段之一之间通过复位扭簧7活动连接,复位扭簧7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的两个相对延伸端,复位扭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弹性夹持板3的侧边段之一,复位扭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弹性夹持板4的侧边段之一,这样即可使得第一弹性夹持板3、第二弹性夹持板4在相互靠拢动作之后还能自动复位,同时更关键的是,人手在捏动弹性握力装置9的同时,还需要克服复位扭簧7的阻力或是随同顺应复位扭簧7的回复力,此种情况能配合弹性握力装置9一起使患者得到复合型锻炼,促进肢体远端血液回流,有效促进瘘化过程,加速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当然可以将中心轴与复位扭簧7组合起来形成更为稳定、有效的活动连接结构。

第一活动底杆1的后段端部、第二活动底杆2的后段端部分别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连接于弹性握力装置9。弹性握力装置9可选择塑胶握力圈、握力球等物件。

第一活动底杆1的后段长度等于第二活动底杆2的后段长度,第一活动底杆1的前段长度等于第二活动底杆2的前段长度。可再配合设置成第一活动底杆1的后段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活动底杆1的前段长度及第二活动底杆2的前段长度,第二活动底杆2的后段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活动底杆2的前段长度及第一活动底杆1的前段长度。这种长度设置便于第一活动底杆1、第二活动底杆2与其他各部件之间的设置和协调连接,利于力的传导和分布,使患者受到的锻炼效果及感官反馈有效合理,使得内瘘的发育成熟得到较优的促进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