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64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插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联接结构,具体是一种内窥镜与操作部分的插接结构。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微创伤治疗器械中的一种观察系统,被医院广泛应用于各科室。目前内窥镜与操作部分的联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插接式,另一种是旋锁式。插接式具有联接简单,方便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插头如图1所示,它由镜管1`,镜座2`,插杆3`及导向管4`组成,插杆3`是一个装在镜座2`上的小杆,与镜管1`和导向管4`不同轴。当体积较大且较重的摄像机(CCD)光学接口联在目镜罩5`上时,容易产生联接不稳定,手术时漏水,镜管1`易弯曲等现象,影响手术操作,而且使用寿命短。目前国内外插接式内窥镜均采用这种插头形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内窥镜插头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联接更方便,更稳定的内窥镜插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插头固定在镜座上,并与镜管和导向管同轴连接,不会产生弯矩;其特征是导向管装在插头前端,起导向作用,并与装在插座上的O型圈密封,防止漏水;O型圈用压圈压紧,防止窜动。插头做成扁型并有槽;扁型两侧对称各有一个小平面和一个大平面;大平面控制插头转动;小平面控制插头只能沿一个方向插入。装在插座上的圆球卡在插头槽中,控制插头前后移动;圆球用弹簧压紧,防止松动;顶丝调节弹簧弹力大小。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窥镜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窥镜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头A-A剖面放大图。
图4为内窥镜插头与插座联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4所示,插头3与导向管4和镜管1同轴连接,并与镜座2固定。导向管4装在插头3前端,起导向作用,并与装在插座5上的O型圈10密封,防止漏水;O型圈10用压圈9压紧。插头3做成扁型并开有槽3a,扁型两侧对称各有一个小平面3b和一个大平面3c,大平面3c控制插头3转动;小平面3b控制插头3只能沿一个方向插入。装在插座5上的圆球6卡在插头槽3a中,用弹簧7压紧,防止松动。进而控制插头3前后移动;用装在插座5上的顶丝8调节弹簧7的弹力大小。插座5与操作部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不漏水,联接更方便,稳定可靠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内窥镜插接结构,由插头(3),镜管(1),导向管(4),插座(5),圆球(6),弹簧(7),顶丝(8),压圈(9)和O型圈(10)构成,其特征是插头(3)与导向管(4)和镜管(1)同轴连接;导向管(4)装在插头(3)前端,起导向作用,并与O型圈(10)密封,防止漏水;O型圈(10)用压圈(9)压紧,防止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接结构,其特征是圆球(6)卡在插头(3)上的槽(3a)中,用弹簧(7)压紧,控制插头(3)移动;顶丝(8)调节弹簧(7)弹力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接结构,其特征是插头(3)做成扁型,扁型两侧对称各有一个小平面(3b)和一个大平面(3c),大平面(3c)控制转动;小平面(3b)控制沿一个方向插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与操作部分联接的插接结构。插头与镜管和导向管同轴连接,不会产生弯矩,与现有的插接内窥镜插头相比,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不漏水,联接更方便,稳定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B1/00GK2666351SQ200320105349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
发明者郭胜利 申请人: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