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用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07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医用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物理兼药物敷贴治疗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在同一穴位上进行火罐疗法、热疗、离子导入疗法、穴位蒸汽疗法、药物敷贴法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火罐疗法使用的火罐,或为竹筒,或为用其它材料制成中空、一端密闭一端开口的圆柱筒或圆球形容器,使用时用燃烧耗氧法消耗罐内的氧气,或用排气法(抽气法)排出(抽出)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罐口周边紧贴患部皮肤进行疾病治疗;还有的在罐中置入永磁针,可同时进行磁疗和针灸治疗。但是,在同一穴位,不能同时给予其它刺激治疗,也不能有效控制刺激强度,更不能自动控制,刺激强度也不能用仪表测量,也不便同时进行多种次刺激疗效研究、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在单个穴位进行火罐疗法,还可以在同一穴位同时进行电子疗法、热疗法、药物敷贴疗法、离子导入疗法、蒸汽疗法或激光疗法等的医用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治疗用罐的罐体分为内外两层,最好用绝缘硬质透明材料制作;外罐顶部形状可以为平面,但最好为半球形或近似半球形,外罐本体可为中空圆柱形,但最好为中空圆台形,内罐本体为漏斗形,其上口周边与外罐本体内壁上部(最好是在同外罐顶部连接处)连为一体,下口周边低于外罐下口周边1-2mm(即内罐下口含于外罐下口之内),内罐本体与外罐体顶部形成的空腔中紧贴内罐壁处或者内罐壁内放置一根导线,导线一端与外罐顶部接线柱相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内罐下口周边外缘的环状金属电极连接;外罐顶部设有一个接线柱及两个小孔,其中一个孔安装蒸汽气门开关,另一个孔用作温度控制器的温度探测头放入罐内空腔的通道;两孔均只与内罐壁与外罐顶部形成的空腔相通;外罐顶部的蒸汽气门开关通过蒸汽软管与带有自动温度控制器的微型蒸汽发生器连接,另一孔放入温度控制器的温度探测头;接线柱与电子治疗仪或离子导入仪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外罐本体侧壁设有气门开关,该气门开关通过软管与带负压表的抽气机连接。
使用时,通常两个罐为一组,将罐体开口端放置于预定穴位上,使罐口紧贴皮肤,开启抽气机,抽出外罐内壁与内罐外壁所形成的空腔内的部份空气,形成负压,罐口周边内的皮肤隆起,此时罐体吸附于该穴位周围皮肤上,不易脱落。当达到预定的负压值或患者快不能忍受时,关闭气门开关与抽气机;再开启蒸汽发生器,使中药蒸汽通过蒸汽软管经罐体顶部的蒸汽气门开关进入内罐与外罐顶部形成的空腔(即内罐内腔),作用于穴位皮肤,同时开启电治疗仪或离子导入仪,电流通过接线柱、内罐内导线到达金属环状电极,刺激穴位皮肤。如在治疗前将药膏放入内罐内腔,再开启蒸汽发生器,可进行药物热敷,从而达到在同一穴位同时进行火罐疗法、电疗法、热疗法、中药蒸汽疗法、中药热敷疗法、离子导入疗法,还可通过负压表、温度控制器、电流调节开关等,控制罐内的压力、温度、电刺激强度,从而达到增强治疗效果的目的;并可进行不同学科的各种物理刺激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从而为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有效工具。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电极片;2内罐下口;3外罐下口;4导线;5气门开关;6抽气软导管;7接线柱;8蒸汽气门开关;9电子治疗仪正极导线;10蒸汽导管;11温度控制器;14抽气机;15电子治疗仪负极;16温度控制器探头;17温度控制器探头伸入孔;18负压表;19内罐本体;20外罐本体;21外罐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由内罐本体19、外罐本体20及其顶部21组成一个双层罐,罐体均用绝缘透明硬质材料制作;内罐本体19为漏斗形,其上口周边与外罐本体20、顶部21连接处融合为一体,下口2含在外罐下口3之内;金属环形电极片1紧贴内罐下口2的周边外缘,与内罐本体19壁内的导线4、半球形顶部21、接线柱7串连,通过电子治疗仪正极导线9或电子治疗仪负极导线15与电子治疗仪或离子导入仪12相连,气门开关5通过抽气软管6与带有负压表18的抽气机14相连,蒸汽气门开关8通过蒸汽导管10与微型蒸汽发生器13相连接,温度控制器11的探头16通过外罐顶部的探头伸入孔17放入内罐内腔。蒸汽发生器13、抽气机14、电子治疗仪12、温度控制器11均为市售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医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治疗罐的罐体分为内外两层,内罐本体为漏斗形,其上口周边与外罐本体内壁上部连为一体,下口周边低于外罐下口周边1-2mm,内罐本体与外罐体顶部形成的空腔中紧贴内罐壁处或者内罐壁内放置一根导线,导线一端与外罐顶部接线柱相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内罐下口周边外缘的环状金属电极连接;外罐顶部设有一个接线柱及两个小孔,其中一个孔安装蒸汽气门开关,另一个孔用作温度控制器的温度探测头放入罐内空腔的通道;两孔均只与内罐壁与外罐上部形成的空腔相通;外罐顶部的蒸汽气门开关通过蒸汽软管与带有自动温度控制器的微型蒸汽发生器连接;温度控制器的温度探测头通过另一孔放入内罐内腔;外罐顶部的接线柱与电子治疗仪或离子导入仪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外罐本体側壁设有气门开关,该气门开关通过软管与带负压表的抽气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罐顶部为半球形或者近似半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多功能医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罐本体为中空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多功能医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罐上口周边同外罐本体内壁上部与外罐顶部连接处连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医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罐上口周边同外罐本体内壁上部与外罐顶部连接处连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治疗罐的罐体分为内外两层,内罐本体为漏斗形,其上口周边与外罐本体内壁上部连为一体,下口周边低于外罐下口周边1-2mm,内罐壁内放置一根导线,导线一端与外罐顶部接线柱相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内罐下口周边外缘的环状金属电极连接;外罐顶部的蒸汽气门开关通过蒸汽软管与带有自动温度控制器的微型蒸汽发生器连接;温度控制器的温度探测头通过外罐顶部另一孔放入内罐内腔;外罐顶部的接线柱与电子治疗仪或离子导入仪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外罐本体上的气门开关通过软管与带负压表的抽气机连接。该装置能在同一穴位同时进行火罐疗法、电子疗法、热疗法、药物敷贴疗法、离子导入疗法、蒸汽疗法或激光疗法等。
文档编号A61H7/00GK2654099SQ20032011380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9日
发明者唐汇富 申请人:唐汇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