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头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32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俯卧头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需要俯卧位病人的俯卧头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面向下体位是眼科视网膜复位及裂孔封闭手术术后所采取的体位之一,其目的是使眼内填充气体或硅油通过它上浮的力量有推压视网膜及封闭裂孔作用同时阻止玻璃体内液体进入视网膜下腔的作用。以往面向下体位采用的方法是患者取一软枕头俯卧后头部前额置于枕头上,再取另一枕头垫于胸部。由于患者面部紧贴枕头,而致呼吸不畅,闷热难受,眼部特别是术眼球易受压,术眼易因接触不清洁的枕巾而出现感染;又由于体位不适,相对头部不易固定,患者会不自觉地头面部偏向左侧或右侧,尤是夜间入睡后患者因时间过长而不自觉地采取了仰卧位致易引起前房变浅或其他的并发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使患者俯卧是自觉呼吸通畅、清洁舒适、能有效保持正确的面向下体位的一种俯卧头位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俯卧头位固定器,由托架和四条支脚组成,其中在托架中部设有与人体面部形状相适应的通孔,在该通孔周边的托架上侧包覆有软质护垫;四条支脚分别固定在托架下侧的四角;其中有两条处于同一侧的支脚略高,使托架上表面形成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在较高支脚一侧的托架下部设有一条横杆,该横杆的两端伸出托架外形成手握柄。
本实用新型的头位固定器,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周围设有软质护垫,可支撑人体面部前额和下颌部分,使头部位置不易移动;同时,支脚使托架形成一透气空间,使俯卧者呼吸通畅;另外,倾斜的托架表面可使头部位置降低,增加俯卧者的舒适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托架1、通孔11、支脚2、软质护垫3、横杆4、手握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俯卧头位固定器,由托架1和四条支脚2组成,在托架1中部设有与人体面部形状相适应的椭圆形通孔11,在该通孔11周边的托架1上侧设有采用合成革包覆海绵的软质护垫3;四条支脚2分别固定在托架1下侧的四角;其中有两条处于同一侧的支脚2略高,使托架1上表面形成倾斜面。在较高支脚2一侧的托架2下部设有一条横杆4,该横杆的两端伸出托架1外形成手握柄41。本实用新型可以患者俯卧位的头位固定,也可用于俯座位的头位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俯卧头位固定器,由托架(1)和四条支脚(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托架(1)中部设有与人体面部形状相适应的通孔(11),在该通孔(11)周边的托架(1)上侧包覆有软质护垫(3);四条支脚(2)分别固定在托架(1)下侧的四角;其中有两条处于同一侧的支脚(2)略高,使托架(1)上表面形成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较高支脚(2)一侧的托架(2)下部设有一条横杆(4),该横杆的两端伸出托架(1)外形成手握柄(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俯卧头位固定器,由托架和四条支脚组成,其中在托架中部设有与人体面部形状相适应的通孔,在该通孔周边的托架上侧包覆有软质护垫;四条支脚分别固定在托架下侧的四角;其中有两条处于同一侧的支脚略高,使节托架上表面形成倾斜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的优点,用于患者俯卧位或俯座位的头位固定。
文档编号A61G7/07GK2657641SQ20032011752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0日
发明者邹玉仙 申请人:邹玉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