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氧分压传感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462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医氧分压传感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特别是氧分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从氧的近代研究中,氧在人体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参见梁忠等,氧·经气·经络;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3)13].,Po2是血与气的重要指标,测氧分压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可以据皮制作成针型Po2传感顺的方法却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中医氧分压传感针,这种氧分压(Po2)传感针集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功能于一体,具有传感与治疗双重功能,即能快速地将被测点的Po2信息传递至检测仪表,同时又可起着中医传统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是现代传感技术与传统针灸医学相结合的产物,针尖上传感的是人体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分子事件,针柄上反映出中医针灸学的理法,如经气理论、被泻手法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氧分压传感针,其特征在于由针灸针(1)和位于针灸针(1)针杆上的绝缘膜(2)构成。绝缘膜(2)的前缘距针尖的距离为1至3mm,即暴露的针尖长度为1至3mm,优选2mm。
根据极谱原理来测定溶液中的Po2是国内外的通用技术[参见李荻.电化学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9.]。即在电极间加适当的极化电压后,在工作电极上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扩散电流,此扩散电流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被测Po2成正相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氧分压传感针,选用了极谱原理(伏-安法),即将针灸针针杆表面经绝缘处理使之成为测Po2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二电极测量系统。当Po2测试仪向二电极之间加一适当的极化电压(取0.65V)时,工作电极表面将产生与被测Po2相关的扩散电流,经Po2测试仪检测处理后显示被测的Po2值,其单位经适当转换后在Po2显示器上显示kPa单位。
仪器与试剂80-1型离心沉淀器(上海手术器械厂),OVC-1超声清洗器(邮电通信工程仪表厂),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上海大华仪表厂),电热恒热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厂),中医传感针测试仪(同济医科大学研制),232型甘汞电极(江苏电分析仪器厂),针灸针Ф0.32(苏州医疗用器厂)。
绝缘膜(自制),保护膜(自制),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双蒸去离子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针灸针2----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Po2传感针的制作针灸针→镀膜准备→镀绝缘膜→针尖处理→镀保护膜→Po2针首先将针灸针(Ф0.32mm)去掉表面氧化层,用除油剂煮沸清洗干净,再将针放入无水乙醇中煮沸,取出后烘干备用。
将处理后备用的针灸针浸入绝缘膜中,超声清洗后,取出置入离心机中离心,取出后烘干。然后针尖用特殊工艺处理。
最后将针尖部分浸入保护膜中,此膜有良好的导电性,耐机械摩擦,且有防腐作用。在60℃条件下均匀地镀于针尖部分,烘干,即得到一支Po2传感针(见图1)。
如针尖部分镀贵重金属,则Po2针有更好的稳定性,测量误差小于0.1kPa。
针灸针→镀膜准备→针尖部分镀贵重金属→镀绝缘膜→针尖处理→镀保护膜→Po2针测试方法测量时,由中医传感针测试仪向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间施加一稳定的极化电压,在工作电极表面即产生相应的与Po2相关的扩散电流,由工作电极将这一电流传输至Po2测试仪。
37℃的生理盐水为标样,Winkle氏容量法测知,其含氧量为6.76mg/L或2.11×10-4mole/L。
Po2针测量此标样的毫伏输出值,并旋动仪器的输出旋钮,使输出的毫伏值与含氧量mg/L保持整数比关系。
根据亨利律,将氧浓度mg/L转换为氧分压kPa即Po2=K0×X0式中Po2——氧分压K0——氧的转换系数X0——氧与溶剂的克分子比同样可调整输出旋钮使kPa与mg/L值保持整数比关系,从而表头上直接显示数字,或用记录仪描记这一过程。传感本实用新型中医Po2传感针与Pt电极的比较Po2针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测氧的二电极系统。生理盐水为试样,在自制测试仪上作伏-安曲线,然后以直径0.3mm的铂丝取代Po2针,其它条件不变作伏-安曲线,结果看出,Po2针可代替Pt丝作测氧的工作电极,因伏-安曲线是一致电,而平台位置的高低受工作电极的有效面积制约。
Po2针在大鼠组织中的验证将大鼠尾巴放入盛生理盐水的电解池中,Po2针刺入大鼠的右后腿,测得伏-安曲线(见图4),为验证曲线的平台是否来自Po2,我们在平台处,于进针组织旁0.5cm处注入5%Na2SO3溶液0.3ml,则输出读数又降至接近残余电流值(见图4中虚线部分)。结果表明极化电压为0.65V时势输出毫伏值来自Po2,从而反映了组织的氧分压。
主要性能指标氧分压测量范围0.05~20kPa,响应时间小于2min,分辨率0.1kPa,零点漂移0.2kPa/h,变异系数2.0%(在生理盐水中测量n=10)。
临床应用采用此传感针对20例,25对足三里穴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健康人两侧足三时穴的Po2具有良好的对称性(见表1)[4]。
表1 足三里穴内组织Po2对称系数百分比(组距0.5)Table 1 coefficient of symmetry for Po2in acu-point“Zusanli”对称系数值穴对数百分比%1.0 15601.0-9 361.5-1 4合计 25100表2 经穴、非经穴深部Po2检测及统计结果Table Po2in acu-point and nonacupoint检测穴点例数(n) X±S(kPa) P值曲池363.69±1.03<0.001非曲池 364.23±1.07合谷363.68±1.17<0.01非合谷 364.08±1.14足三里 343.47±0.79<0.0 1非足三里343.82±1.12下巨虚 303.27±0.82<0.001采用此传感针对经穴、非经穴各检测136例,共272个穴点,普遍反映出经穴深部Po2较之非经穴深部Po2为低的特点(见表2)[5]。
中医Po2传感针是一种实用新型的氧分压传感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简便。除适用于中医经络腧穴和针刺手法等研究外,还可广泛用于科研和临床,若进一步改进,还可实现多功能化,如同时在一根针上测温、测氧、测pH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权利要求1.一种中医氧分压传感针,其特征在于由针灸针(1)和位于针灸针(1)针杆上的绝缘膜(2)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氧分压传感针,其特征在于位于针灸针(1)针杆上的绝缘膜(2)的前缘距针尖的距离为1至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氧分压传感针,其特征在于位于针灸针(1)针杆上的绝缘膜(2)的前缘距针尖的距离为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医氧分压传感针,其特征在于由针灸针(1)和位于针灸针(1)针杆上的绝缘膜(2)构成。绝缘膜(2)的前缘距针尖的距离为1至3mm,优选2mm。这种氧分压(Po
文档编号A61B5/00GK2666353SQ20032012823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1日
发明者许冰, 孔鄂生, 熊绪平, 任恕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