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草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57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草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物,特别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
荨麻疹俗称″风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局限性风团,骤然发生,急性期间可很快消退,愈后不留痕迹,有剧烈瘙痒及烧灼感,易于反复发作,形成慢性期,发作时间较长,风团疙瘩消退缓慢。传统的疗法大多以口服西药、针剂等,多数含有激素,治标不治本,长期用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给患者带来了万分痛苦。荨麻疹从西药的角度讲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从中医方面讲患者是以脾湿为主,可因过食生冷,饮食失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多生痰,痰湿过盛,克阻肌肤,腠理失调,复受内外因素刺激所致,又由于湿性粘凝重浊,各种内外致病因素长期不能消除,所以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治疗荨麻疹的中草药物,该药见效快,治愈率高,愈后不复发。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草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物制成的中药制剂浮萍10-15蝉蜕10-15荆芥10-15防风10-15苍术10-15白芷10-15白藓皮10-15 金钱草20-40地肤子10-15 牛蒡子10-15 仙灵脾10-15 蛇床子20-40乌药10-15陈皮10-15木香10-15全瓜蒌10-15黄芪10-15当归10-15茯苓20-40红花10-15牛夕10-15土茯苓20-40 山豆根20-40 甘草10-15上述配方的最佳配比为浮萍15 蝉蜕15 荆芥15 防风15苍术15 白芷15 白藓皮15金钱草30地肤子15牛蒡子15仙灵脾15蛇床子30
乌药15陈皮15 木香15 全瓜蒌15黄芪15当归15 茯苓30 红花15牛夕15土茯苓30山豆根30甘草15上述的中草药制剂,可以是蜜丸、冲剂、针剂等,但最好是浓缩口服液。
本发明配方中所采用的浮萍、蝉蜕、防风、荆芥具有祛风止痒的功效;苍术、白芷、白藓皮具有燥湿止痒的功效;金钱草、地肤子、牛蒡子具有利水止痒的功效;仙灵脾、蛇床子、乌药具有温肾散寒的功效;陈皮、木香、全瓜蒌具有理气、行气、化痰的功效;黄芪、当归、茯苓具有补气血、安神的功效;红花、牛夕具有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土茯苓、山豆根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甘草用于调合药性的作用。将这些药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制得的中药,具有化痰、解毒、活血、除湿、止痒等独特功效,经人体吸收后,以不断刺激肌体产生抗体,从而改变和降低全身和局部的敏感性,抵抗灰尘、花粉、烟雾、绒毛、细菌、病毒等入侵,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并且具有双向免役调节,疏通腐灶微循环,使角质溶解,脱落,长出健康体肤。自临床应用以来,屡用屡效,愈后不再复发,治愈率达99%,有效率达100%。随着对众多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惊人的疗效,一致认为该药临床疗效非常明显,治疗时间短,疗效高且愈后不再复发,是目前治疗荨麻疹的首选纯天然中药。
下面给出几个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药用效果。
病例1、孙娟,女,46岁,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盐场村人,2001年3月16日就诊。
主诉全身过敏并伴有黄豆般大的疙瘩10余年,曾到过市内各大医院进行治疗,但均不能得到彻底治愈,每年都要反复发作多次,在天气突变、突遇冷水、寒冷刺激时,全身过敏症状加剧,疙瘩变大,瘙痒加重,甚至难以忍受。
症状全身黄豆般大的疙瘩,大小不等,皮色,无痛,瘙痒随气温降低而加重,夜间加重。
诊断慢性寒冷性荨麻疹。
治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成的汤剂,每日二次,每次50ml,5天后即见效,疙瘩缩小,瘙痒减轻,20天后症状全部消失,全身光滑无疤痕,没有任何瘙痒的感觉,又继续巩固服用10天,完全康复,至今无复发现象。
2、卫平,男,48岁,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西北关村人,2001年3月30日就诊。
主诉全身皮肤过敏性疙瘩,瘙痒7年,曾到市里大小医采用中药、西药及静脉注射等方法治疗,均表现为当时见效,但遇到低温后又复发,且每年复发的次数越来越多,从几次到几十次,每次发病都是用药就好,停药后又会重新复发,尤其是在天气突然变冷或夜间发作次数多,症状加剧。
症状全身黄豆般大的疙瘩,大小不等,皮色,无痛,瘙痒随气温降低而加重,夜间加重。
诊断慢性寒冷性荨麻疹。
治疗服用本发明所制成的汤剂,每日二次,每次50ml,3天后见效,疙瘩缩小,瘙痒减轻,15天后症状全部消失,全身光滑无疤痕,没有任何瘙痒的感觉,又继续巩固服用10天,完全康复,至今三年有余无复发现象。
3、赵建民,男,49岁,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南关村人,2001年1月7日就诊。
主诉全身皮肤过敏瘙痒呼吸困难3年,不明原因每年反复发作,严重时呼吸道吸气困难甚至窒息,经常去医院吸氧急救,在市内各大医院及北京大医院治疗均当时有效,过后又反复发作。
症状全身黄豆般大的疙瘩,大小不等,皮色,无痛,甚痒,严重时伴有呼吸困难。
诊断慢性荨床疹伴过敏性哮喘。
治疗服用本发明所制成的汤剂,每日二次,每次50ml,7天后见效,疙瘩缩小,瘙痒减轻,20天后症状全部消失,全身光滑无疤痕,没有任何瘙痒的感觉,呼吸道症状消失,又继续巩固服用10天,完全康复,至今三年有余无复发现象。
4、鹿道杰,男,54岁,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城里村人,2001年7月9日就诊。
主诉全身皮肤剧烈瘙痒1月余,曾在市内大医院采用西医、中药治疗均无效,瘙痒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症状全身起风团,有的形似铜钱,边沿清楚,周围红晕,有的呈半圆形,形状各异,用手搔抓即可出现,局部伴有灼热感。
诊断急性风团性荨麻疹治疗服用本发明所制成的汤剂,每日二次,每次50ml,2天即明显见效,风团部分消息,瘙痒减轻,且没有出现新的风团,第5天症状全部消失,全身光滑无疤痕,没有任何瘙痒的感觉,又继续巩固服用5天,完全康复,至今三年有余无复发现象。
本发明的实施例配方
上述实施例的中草药的重量单位为千克。
将上述中草药按比例称取后,放入药锅中,加水浸泡后,采用常规方法煎煮,将所得的煎液,进行浓缩,制成浓缩液,分装即可。也可以按常规方法加工成蜜丸、冲剂、针剂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物制成的中药制剂浮萍10-15 蝉蜕10-15 荆芥10-15 防10-15苍术10-15 白芷10-15 白藓皮10-15金钱草20-40地肤子10-15牛蒡子10-15仙灵脾10-15蛇床子20-40乌药10-15 陈皮10-15 木香10-15 全瓜蒌10-15黄芪10-15 当归10-15 茯苓20-40 红花10-15牛夕10-15 土茯苓20-40山豆根20-40甘草10-1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物制成的中药制剂浮萍15 蝉蜕15 荆芥15 防风15苍术15 白芷15 白藓皮15金钱草30地肤子15牛蒡子15仙灵脾15蛇床子30乌药15 陈皮15 木香15 全瓜蒌15黄芪15 当归15 茯苓30 红花15牛夕15 土茯苓30山豆根30甘草15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草药物,其特征是将中草药按比例称取后,放入药锅中,加水浸泡后,采用常规方法煎煮,将所得的煎液,进行浓缩,制成浓缩液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草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物制成的中药制剂浮萍10-15、蝉蜕10-15、荆芥10-15、防风10-15、苍术10-15、白芷10-15、白藓皮10-15、金钱草20-40、地肤子10-15、牛蒡子10-15、仙灵脾10-15、蛇床子20-40、乌药10-15、陈皮10-15、木香10-15、全瓜蒌10-15、黄芪10-15、当归10-15、茯苓20-40、红花10-15、牛夕10-15、土茯苓20-40、山豆根20-40、甘草10-15。本发明见效快,治愈率高,愈后不在复发。
文档编号A61P17/00GK1634527SQ200410035988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杨军, 李飞, 李爱英 申请人:李爱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