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硬化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64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肝硬化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肝炎是一种多发的常见病,据资料统计,我国有近1.2亿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1/10的人容易发病,并且慢性肝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转化为肝硬化,目前,治疗肝硬化的方法,常采用药物和化疗相结合,其中药物治疗常用利尿剂、降门脉高压药物,适当补充脐白蛋白,配合抗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患者一般均可得到控制,但该治疗成本太高,普通人难以承受,并且治疗后副作用大,易复发。目前,中药治疗肝硬化的效果不是很显著,极少有批准上市的治疗肝硬化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治疗成本低,疗效显著的治疗肝硬化的药物。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组成,以重量计水红花20-360重量份、生桃仁10-60重量份、姜黄6-30重量份、于术10-30重量份、阿魏12-60重量份、丹皮6-30重量份、青皮6-30重量份、木香6-30重量份、砂仁6-30重量份、草蔻10-60重量份、毕澄茄12-60重量份、鳖甲6-30重量份、龟板6-30重量份、丹参6-30重量份。
该药物中还添加有下述两种以上原料沙参3-30重量份、麦冬3-30重量份、生地5-40重量份、当归5-40重量份、川楝子3-30重量份、赤芍3-30重量份、柴胡3-30重量份、白芍3-30重量份、郁金3-30重量份、枳壳3-30重量份、香附3-30重量份、大腹皮5-40重量份、茯苓皮5-40重量份、桂枝3-15重量份、车前子3-30重量份、厚朴3-30重量份、二丑3-30重量份、小茴香3-15重量份、茵陈3-30重量份。
各组成成份的用量为水红花80重量份、生桃仁40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于术20重量份、阿魏40重量份、丹皮20重量份、青皮20重量份、木香20重量份、砂仁20重量份、草蔻40重量份、毕澄茄40重量份、鳖甲20重量份、龟板20重量份、丹参20重量份、沙参20重量份、麦冬20重量份、生地15重量份、当归20重量份、赤芍1 5重量份、柴胡15重量份、郁金30重量份、枳壳15重量份、香附20重量份、大腹皮30重量份、茯苓皮30重量份、车前子20重量份、桂枝10重量份、厚朴10重量份。
各组成成份的用量为水红花20重量份、生桃仁9重量份、姜黄10重量份、砂仁10重量份、于术10重量份、阿魏12重量份、丹皮10重量份、青皮9重量份、木香10重量份、草蔻10重量份、毕澄茄12重量份、鳖甲15重量份、龟板10重量份、丹参12重量份、沙参12重量份、麦冬12重量份、生地10重量份、当归1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柴胡10重量份、白芍10重量份、郁金10重量份、枳壳10重量份。
各组成成份的用量为水红花60重量份、生桃仁12重量份、姜黄12重量份、于术12重量份、阿魏15重量份、丹皮10重量份、青皮9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砂仁12重量份、草蔻15重量份、毕澄茄15重量份、鳖甲20重量份、龟板20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沙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生地15重量份、当归12重量份、川楝子1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柴胡12重量份、白芍10重量份、郁金15重量份、枳壳12重量份、香附10重量份、大腹皮20重量份、茯苓皮20重量份、桂枝10重量份、二丑20重量份、小茴香6重量份、茵陈20重量份。
治疗肝硬化重在疏肝益脾、扶正消瘀、活血化瘀。肝失疏泄、气血痹阻、脾运不健、生化乏源、肝脾久病而致气虚血亏或气滞血瘀、迁延不愈演变而来,瘀血郁肝是病源,由情志郁结、肝失条达;或由洒食不节、湿凝积聚;或由感染寒湿、虫毒、疫黄、热毒蕴伏,肾能壅塞脉络,阻碍血行而成瘀血郁结之证。“凝血壅里”是本病的机理;另一方面从体质的角质看,肝硬化的形成,由于迁延日久,渐积而来,与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尤以“脾胃怯弱”为要,清浊相混、隧道壅塞,加上肝有瘀血,于是水浊血瘀遇阻泛溢,由积而成膨胀,因此肝硬化的预后,要看脾胃之气的恢复程度,所以治疗要从已证实的病上去考虑,推论出是气虚脾弱,正气不足还是瘀血郁肝,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本发明中,生桃仁、当归、姜黄、红花活血祛瘀;木香、香附、丹皮、青皮、枳壳、厚朴以行气散结止痛;大黄荡涤瘀血;柴胡、郁金疏达肝气;郁金升达清阳,配伍生地、沙参、麦冬凉血清热,能养血 爆而使祛瘀而不伤阴,本方中配伍行气利水之茯苓皮、大腹皮、车前子使水从小便而解,少许桂枝温通经脉、温阳利水,砂仁、阿魏、于术、草蔻益脾胃、活血化瘀而不伤胃气,著药合用使血瘀得通、气行水得、结散、配伍鳖甲、龟板清痞块,本发明治愈率高,成本低,无任何毒副作用,适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患者 吕×× 女 40岁,1992年三月首次发病,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活动期),1993年6月,确诊为“肝硬化腹水”,B超检查显示,“脾脏肿大、腹水大量、肝脏波型呈肝硬化图象”,该患者面色黎黑、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食少腹胀、肝区胀痛、恶泛上欲呕,腹胀如鼓、小溲黄赤、大便4-5日一次,质稀,舌红、苔白腻、脉细弦,证属肝络阻塞、血瘀气滞、水湿滞留、阴液亏耗,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利水化湿、温肾健脾、温阳育阴、大补气血为主。
应用本发明水红花80g、生桃仁40g、姜黄20g、于术20g、阿魏40g、丹皮20g、青皮20g、木香20g、砂仁20g、草蔻40g、毕澄茄40g、鳖甲20g、龟板20g、丹参20g、沙参20g、麦冬20g、生地15g、当归20g、郁金30g、大腹皮30g、茯苓皮30g、车前子20g、香附20g、桂枝10g、赤芍15g、柴胡15g、枳壳15g、厚朴10g。
上述药研为细粉未,每服3-9g,生姜水冲服,一日三次,服药20天后,患者自觉腹部宽松,尿量亦增、食欲增加、肋痛减轻,又服60天后,复查B超显示,腹水症(-)、脾脏较以前回缩,至今再未见腹水出现。
实施例2患者 刘×× 男 49岁,患者于1998年春季患黄疸型肝炎,肝功长期不正常,食少、倦怠乏力,持续3年,病情不见好转,形体日趋消瘦,经检查,其肋痛纳差、口苦、溲黄、齿龈渗血、夜寐梦多、脉弦大、苔黄腻、舌质殷红、巩膜微黄、面色晦滞,触诊肝大肋下2cm、剑突下5cm、质硬、脾可触及、压痛,确诊为早期肝硬化。其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司、迁延日久、进而气滞血瘀、络脉痹阻,治疗时宜清泄肝胆湿热、活血化瘀。
应用本发明水红花20g、生桃仁10g、姜黄10g、于术10g、阿魏12g、丹皮10g、青皮9g、木香10g、砂仁10g、草蔻10g、毕澄茄12g、鳖甲15g、龟板10g、丹参12g、沙参12g、麦冬12g、生地10g、当归10g、赤芍10g、柴胡10g、白芍10g、郁金10g、枳壳10g。
上药研为细未,早晚饭后生姜水冲服,每次3-9g,服药5个月,患者面色红润,无不适症状。检查肝大1cm、剑突下2cm,肝功正常。
实施例3患者 马×× 女 47岁 腹胀6个月,1994年曾诊断为肝硬化,后因呕血、便黑住院,患者面色晦暗、微黄,巩膜无黄染,腹部高度膨隆,腹皮绷紧,腹壁脉络显露,脐突起,肌肤干燥,形体消瘦,肋下胀满,少食即胀满难忍,口干苦、大便秘、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苔白腻、脉弦数,肝肋下2cm、脾肋下4cm,高度腹水,下肢不肿。超声波检查肝上界锁骨中线4肋间,肝区波型较密微小,复波迟钝,脾厚7cm,下界不清,有大量腹水。肝功化验谷丙转氨酶176单位,麝香浊度5单位,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癌变。其肝郁日久、疏泄失司、气血瘀滞、水道不通、水与热互结阴阳、阳明腑实,治疗时,当先实脾,补气解郁、疏利肝气、泄热逐水。
应用本发明水红花60g、生桃仁12g、姜黄12g、于术12g、阿魏15g、丹皮10g、青皮9g、木香15g、砂仁12g、草蔻15g、毕澄茄15g、鳖甲20g、龟板20g、丹参15g、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5g、当归12g、川楝子10g、赤芍10g、柴胡12g、白芍10g、郁金15g、枳壳12g、香附10g、大腹皮20g、茯苓皮20g、桂枝10g、二丑20g、小茴香6g、茵陈20g。
上药研为细未,早晚饭后生姜水冲服,每次3-9g。服药7天后,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一日2次,小便量稍增,腹皮见松。又服药30天,复查,其腹水全消,腹不胀,食欲增加,精神振奋,身体见胖。复查B超脾肋下3cm、肝肋下1cm、肝功能正常。停药后,饮食调养,病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水红花20-360重量份、生桃仁10-60重量份、姜黄6-30重量份、于术10-30重量份、阿魏12-60重量份、丹皮6-30重量份、青皮6-30重量份、木香6-30重量份、砂仁6-30重量份、草蔻10-60重量份、毕澄茄12-60重量份、鳖甲6-30重量份、龟板6-30重量份、丹参6-3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中还添加有下述两种以上原料沙参3-30重量份、麦冬3-30重量份、生地5-40重量份、当归5-40重量份、川楝子3-30重量份、赤芍3-30重量份、柴胡3-30重量份、白芍3-30重量份、郁金3-30重量份、枳壳3-30重量份、香附3-30重量份、大腹皮5-40重量份、茯苓皮5-40重量份、桂枝3-15重量份、车前子3-30重量份、厚朴3-30重量份、二丑3-30重量份、小茴香3-15重量份、茵陈3-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份的用量为水红花80重量份、生桃仁40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于术20重量份、阿魏40重量份、丹皮20重量份、青皮20重量份、木香20重量份、砂仁20重量份、草蔻40重量份、毕澄茄40重量份、鳖甲20重量份、龟板20重量份、丹参20重量份、沙参20重量份、麦冬20重量份、生地15重量份、当归20重量份、赤芍15重量份、柴胡15重量份、郁金30重量份、枳壳15重量份、香附20重量份、大腹皮30重量份、茯苓皮30重量份、车前子20重量份、桂枝10重量份、厚朴1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份的用量为水红花20重量份、生桃仁9重量份、姜黄10重量份、砂仁10重量份、于术10重量份、阿魏12重量份、丹皮10重量份、青皮9重量份、木香10重量份、草蔻10重量份、毕澄茄12重量份、鳖甲15重量份、龟板10重量份、丹参12重量份、沙参12重量份、麦冬12重量份、生地10重量份、当归1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柴胡10重量份、白芍10重量份、郁金10重量份、枳壳1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份的用量为水红花60重量份、生桃仁12重量份、姜黄12重量份、于术12重量份、阿魏15重量份、丹皮10重量份、青皮9重量份、木香15重量份、砂仁12重量份、草蔻15重量份、毕澄茄15重量份、鳖甲20重量份、龟板20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沙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生地15重量份、当归12重量份、川楝子1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柴胡12重量份、白芍10重量份、郁金15重量份、枳壳12重量份、香附10重量份、大腹皮20重量份、茯苓皮20重量份、桂枝10重量份、二丑20重量份、小茴香6重量份、茵陈20重量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组成,以重量计水红花20-360重量份、生桃仁10-60重量份、姜黄6-30重量份、于术10-30重量份、阿魏12-60重量份、丹皮6-30重量份、青皮6-30重量份、木香6-30重量份、砂仁6-30重量份、草蔻10-60重量份、毕澄茄12-60重量份、鳖甲6-30重量份、龟板6-30重量份、丹参6-30重量份。本发明疏肝益脾、扶正消瘀、活血化瘀,治愈率高,成本低,无任何毒副作用,适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1569190SQ20041003676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3日
发明者丁佐辉 申请人:丁佐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