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978008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提取技术,特别是紫草提取工艺方法技术背景紫草味苦,性寒。有凉血、活血、解毒和透疹的功能,主治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阴健等《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北京学院出版社,1993,643],现代研究表明紫草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癌,抗生育,抗甲状腺、抗免疫力低下,降血糖,保护肝脏等多种功能,紫草色素作为天然色素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燃料工业中[紫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12(1)]。
紫草含有乙酰紫草素、去氧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紫草素、2,3-二甲基戊烯紫草素、紫草素,上述多数成分结合成酯,脂溶性强,易溶于石油醚、氯仿、可溶于植物油,乙醇,微溶于水,其紫草宁衍生物均具活性基团,如5、8-位酚羟基,侧键上的双键双子键,母核上的醌结构等,提示在提取,制备及储存时均应防止成分结构改变或破坏,实验证明提取温度高于60℃,PH>7,超声提取时连续超声超过30min提取结果都受影响[谢秀琼,对制剂中紫草成分和提取工艺的探讨,中国药房,1997,9(2)]。采用麻油提取左旋紫草素实验证明左旋紫草素(C16H16O5)的含量随温度上升而减少[王阳,均匀设计研究紫草的提取工艺,西北药学杂志,2003,18(4)][吴活龙,正交实验优选中华紫冰油提取工艺,中成药,2002,24(12)]。现有的紫草提取主要有溶剂法、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植物油炒制法,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对成分破坏最小但设备昂贵生产成本高,植物油炒制法虽然设备简单但是提取温度高对成分破坏大,溶剂法较为常用但是存在浓缩加温等干挠因素。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适合大生产能避免受热破坏的免加热提取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新鲜紫草切碎浸泡在乙醇中,然后采用高速剪切器剪切,紫草药材在乙醇中被高速剪切器剪切的过程中被剪、拉、压的机械效应使紫草组织被剪碎、细胞被压裂,细胞壁通透性改变,由于能溶解挥发油的溶媒乙醇与紫草组织混合高速剪切的机械作用传质过程使其所含的成分从紫草组织置换出来,然后用离心机分离固性物收集离心液,将离心液减压控温蒸馏回收乙醇,蒸馏至浸膏状,然后将浸膏溶解于乙酸乙酯中,溶解后至低温室冷藏析出沉淀物,将沉淀物弃去,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减压控温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回收乙酸乙酯后加入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即得鲜紫草提取物,提取采用鲜紫草原料减少了鲜紫草原料干燥过程造成的成分逸失,提取过程控温≤36℃避免了提取工艺加热引起生物活性破坏。
实施例1第一步取鲜紫草10公斤。
第二步绞切式切碎(切碎至小于5MM长度)。
第三步浸泡于100升含乙醇95%混合溶液中。
第四步液态下粉碎机粉碎至固性物通过《药典》规定的5号筛。
第五步离心机分离固性物、取离心液。
第六步将离心液减压蒸馏(减压至≤100Pa、控温≤36℃),回收乙醇;蒸除混合溶液中的部分水分至固体。
第七步将蒸馏获得的固体加入适量乙酸乙酯,混合后搅拌60分钟。
第八步搅拌后的混合液将其置放在5℃环境冷沉(除去难溶物质)24小时。
第九步将搅拌后混合液在5℃环境醇沉24小时之后取上清液。
第十步将上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减压至100Pa、控温≤36℃)。
第十一步将回收乙酸乙酯后加入适量的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继续减压蒸馏(减压至≤100Pa、控温≤46℃)蒸干乙醇残留水分即可收取鲜紫草提取物。
权利要求
1.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为鲜紫草。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工艺方法,由剪切、乙醇混合溶液浸泡、液态粉碎、固液分离、减压蒸馏浓缩、乙酸乙酯溶解、冷沉、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回收乙醇组成。
3.按权利要求2所述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鲜紫草置液态粉碎。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乙醇含量为95%。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压蒸馏减压至≤100Pa、控温≤36℃,回收乙醇。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固体中加入乙酸乙酯、作冷沉。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冷沉工艺环境控温5℃。
8.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加热提取鲜紫草成分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压蒸馏干燥,减压100Pa、控温≤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免加热提取工艺提取鲜紫草,以鲜紫草为原料,乙醇浸泡、液态粉碎、固液分离、减压蒸馏浓缩、乙酸乙酯溶解、冷沉、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洗脱乙酸乙酯,蒸干洗脱剂全过程避免加热影响。
文档编号A61P17/00GK1720952SQ20041005472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6日
发明者邓昌沪 申请人:厦门今润医药科学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