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58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震动施加刺激来按摩足部里面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人体足部里面集中有末稍神经及动脉的毛细血管。因此,按压大量分布于足部里面的穴道来刺激末稍神经,同时促进血液循环,藉此能消除疲劳与活化全身诸器官的功能是自古以来就众所周知,因此足部里面指压及踏竹等增进健康的疗法也广泛普及。
而且,为了能轻松实施上述足部里面指压及更加提高效果,而提案有取代自古以来的踏竹法,藉由使用电动马达产生震动来刺激足部里面的按摩器(例如,参见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061516号)上述按摩器如图10所示,枢支脚尖侧的载脚座a脚踵侧,藉由电动马达m的旋转而上下驱动载脚座a的驱动机构b及具备按压弹簧c的弹性机构g来支撑。上述驱动机构b包括电动马达m的旋转透过皮带减速机构e传递的旋转轴b1、中心轴相对于上述旋转轴b1偏心形成的偏心部b2以及下端被偏心部b2枢支而且上端部枢接于载脚座a的杆体。因此,此按摩器的杆体b3藉由电动马达m的旋转而于上死点h1与下死点h2间上下移动,藉此,载脚座会产生上下震动,结果藉由上述震动能刺激载置于载脚座a上的足部里面。
上述弹性机构g,是由使伸缩方向朝向垂直,配置于载脚座a脚踵部下部的按压弹簧c所构成,以朝向上方的弹力对抗施加负载于载脚座a的使用者体重,往上方推压载脚座a。藉此,减低电动马达m的驱动负载。
可是,于按压足部里面时,愈提高朝向足部里面最深处压入位置的按压力,能有效刺激末稍神经,同时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很大。因此,上述按摩器在上升载脚座a时,强力上压载置的足部里面,而且,提高此时的上升速度,强力按压足部里面,藉此能提高对末稍神经的刺激,按摩效果很显著。
可是,先前按摩器中,随着载脚座a的上升,按压弹簧c会伸长而减小弹力,如第10图所示,上死点h1中的弹力f1是比下死点h2处的弹力f2要小。因此,当载脚座a上升到上死点h1旁边时,按压足部里面的力量会降低,而且随着弹力的降低,电动马达m的驱动负载会增加,所以,旋转速度会降低。结果,即使以震动施加刺激于足部里面,按摩重点的载脚座a上升时的按压力及按压速度皆呈不足,例如,即使长时间施加治疗也无法获得按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震动施加刺激来按摩足部里面的按摩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一种按摩器,由基座、被基座支撑且可上下移动的载脚座及设于基座且上下驱动载脚座的驱动部构成,通过载脚座的上下移动,按摩载脚座上承载的承载物,其中,驱动器具有电动机;以及升降机构,通过电动机的旋转上下移动载脚座,而且随着载脚座自下方位置上升到上方位置,增大强度。
其中,升降机构具有连杆,包括相同长度的一对下连杆和相同长度的一对上连杆,所述两个下连杆的下端部重合并枢接于基座,所述两个下连杆的上端部与两个上连杆的下端部分别枢接于两个枢接支点,所述上连杆的宽度由下向上渐窄;以及拉伸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枢接支点;载脚座,由升降板和盖体组成,升降板枢接上连杆上端部,盖体安装在升降板上,且具有载置脚部的左右一对足型部。
其中,升降板一侧枢接设于基座的支撑架。
其中,在盖体上,朝向足型部脚踵的侧边形成向脚踵侧端部的具有向下斜度的倾斜部。
其中,在盖体上,在一对足型部间设有启动驱动部操作的开关操作部。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显示图1重要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显示图1重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说明曲轴机构部动作的线图;图6是弹性支撑部的正视图;
图7是说明图6动作的示意图;图8是显示作用于弹性支撑部的垂直力P的线图;图9是显示按摩器控制的流程图;图10是显示先前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按摩器;2基座;3载脚座;4驱动部;5升降机构;6连杆;8弹簧;9升降板;10足型部;11盖体;12支撑架;13倾斜部;14开关操作部;21凹部;22橡胶脚;23支撑片;24垫体;25运动转换部;26弹性支撑部;27皮带传动部;28小皮带轮;29滚珠轴承;30驱动轴;31键槽;32大皮带轮;33V型皮带;34曲轴机构部;35偏位轴;36轴承;37连结腕;39控制部;40柱状部;41弹性盖体;43颚部;44凹部;38L下固定件;38U上固定件;6L下连杆;6U上连杆;a载脚座;b驱动机构;b1旋转轴;b2偏心部;b3杆体;C1,C2中心轴;d偏心距离;F弹力;f1弹力;f2弹力;g弹性机构;h1上死点;h2下死点;m电动马达;M电动机;P1支撑轴;P2支撑轴;P3支撑轴;P4支撑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显示图1重要部分的侧视图。本发明的按摩器1,如图1所示,由基座2、载脚座3及上下移动载脚座3的驱动部4构成,藉由细密上下移动载脚座3所产生的震动,来加压刺激载置于载脚座3上的载置者足部里面而按摩。
上述基座2,如图1、图3所示,略呈圆盘状,具有于上侧中央能配置装置部分的凹部21,同时,为了稳定设置于地板等,于其下表面间隔设有多个扁平的橡胶脚22。
上述载脚座3,由升降板9及盖体11构成。上述升降板9于本实施例中呈水平的略微矩形板状,于下侧形成有补强肋,同时于脚尖侧端部两侧凸设有一对支撑片23,23。上述支撑片23,23藉由支撑轴P1而枢接于立设在基座2的一对支撑架12,12,藉此,上述升降板9相对于基座2,以上述支撑轴P1为中心,脚踵侧上下移动自如地被支撑。
上述盖体11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于下侧具有自上方覆盖升降板9及基座2凹部21的凹陷且略呈圆盘状,其上表面形成有俯视略呈足状突起的左右一对足型部10。盖体11载置于升降板9同时以未示出的螺丝固着于升降板9,因此,盖体11能与升降板9一体上下移动。而且,盖体11于向侧方伸出形成的颚部43下表面,具有以手提起时放置手指的一对凹部44,44。
上述足型部10如图3所示,脚踵侧具有朝脚踵侧端部降低的坡度α的倾斜部13。上述倾斜部13的坡度α例如为6~26度,于本实施例是13度。按摩时放置于足型部10的脚部,是脚踵侧于倾斜部13上较低。结果,阿基里斯腱被拉伸,脚部有伸展效果,所以,更能提高促进健康的效果。不满6度时没有伸展效果,超过26度时则难以站立。而且,倾斜部13表面也可形成圆弧状。
上述足型部10以厚度数厘米左右的垫体24被覆表面。因为上述垫体24以合成橡胶、乙烯醋酸共重合树脂(EVA)及热可塑性弹性体等弹性体所构成,能提高对于足部里面的触感,同时能防止震动时的滑动。垫体24凸设有多个球面状突起42,震动时能有效刺激足部里面的穴道。
上述驱动部4具有电动机M及升降机构5。上述电动机M于本实施例中,为获得大扭力而使用直流马达,如图2所示,以未示出的螺丝固定于上述基座2。而且,本实施例的电动机M以2170近rpm的速度旋转。
上述升降机构5,是因为产生施加按摩刺激于足部里面的震动,所以为了对抗负载者体重负荷而上下移动上述载脚座3,将电动机M旋转运动转换为载脚座3上下往复运动的运动转换部25及支撑上述体重负荷部分的弹性支撑体26。
上述运动转换部25具有减低电动机M旋转速度的皮带传动部27及使旋转运动转换成上下运动而升降上述升降板9的曲轴机构部34。上述皮带传动部27如图2、图4所示,由安装于电动机M输出轴的小皮带轮28、藉由嵌合于键槽31的键而无法相对旋转地安装于设于基座2的一对滚珠轴承29,29轴支的驱动轴30上,直径比小皮带轮28还要大的大皮带轮32及横跨于两皮带轮28,32间的V型皮带33构成。于本实施例中,电动机M的输出藉由皮带传动部27而减速,驱动轴30是450~1700rpm左右,于本实施例中,以1130rpm的速度旋转。
上述曲轴机构部34包括一对偏位轴35,35,形成于驱动轴30两端部,比驱动轴30直径小,而且中心轴C2相对于驱动轴30中心轴C1往相同方向仅偏移偏心距离d;一对连结腕37,37,使下端部透过轴承36轴着于偏位轴35,同时上端部藉由支撑轴P2枢接于升降板9脚踵侧端部。
上述曲轴机构部34与驱动轴30旋转连动而运动,图5是以线图表示其运动状态的图面。于图5的线图中,C1及C2间的线显示假想的曲轴;C2及P2间的线是连结腕37中心线,表示该连结腕37的动作;P1及P2间的线是升降板9的中心线,表示其动作。如图5(A)所示,驱动轴30中心轴C1与偏位轴35中心轴C2等高并列时,升降板9位于水平支撑的中间点。连结腕37与驱动轴30右转(图面上的方向)连动而上升,藉此,升降板9的P2侧(脚踵侧)被压升起。如图5(B)所示,驱动轴30做90度旋转而中心轴C2到达中心轴C1正上方时,升降板9会上升到比中间点还要高上述偏心距离d的上死点,驱动轴30再旋转时,升降板9会下降,如图5(C)所示,回到中间点。升降板P2侧藉由驱动轴30的旋转,移动到比中间点还要低的位置,如图5(C)所示,当中心轴C2位于中心轴C1正下方时,升降板9会到达比中间点还要低上述偏心距离d的下死点,当超过此点时会再次上升,回到图5(A)所示的中间点。
上述升降板9如前所述,脚尖侧藉由支撑轴P1枢接于支撑架12,同时,脚踵侧以曲轴机构部34支撑,所以,驱动轴30每旋转一次,就会反复上下移动脚踵侧。而且,驱动轴30以450~1700rpm高速旋转,所以,藉由升降板9的上下移动会产生震动,结果,能发挥施加刺激于载置在载脚座3上的足部里面,而获得按摩效果。
上述偏心距离d,例如是0.4~1.8mm左右,于本实施例中是0.9mm。当偏心距离d超过1.8mm时,因为载脚座3上下震幅过大,所以会超过对足部里面的刺激极限,而降低按摩效果,同时,震动噪音很大,当偏心距离d不满0.4mm时,载脚座3上下震幅不足,无法获得充分的按摩效果。
上述弹性支撑部26如图2、图3所示,上下端部分别安装于升降板9及基座2,其包括配设于升降板9脚踵侧端部两侧部的一对连杆6,6,及装着于上述连杆6的拉伸弹簧8。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杆6如图3、图6所示,包括一对下连杆6L,6L,下端部透过下固定件38L以支撑轴P3枢接于上述基座2;以及一对上连杆6U,6U,下端部藉由以螺丝构成的枢支点7被上述下连杆6L上端部所枢支,同时,上端部透过上固定件38U以支撑轴P4枢接于上述升降板9。本实施例中的上连杆6U及下连杆6L皆为相同长度,所以,连杆6成菱形。而且,也可以上述下连杆6L,6L是朝上开脚,同时,使其下端部间隔配置而枢接于基座2上,也可以使上连杆6U,6U宽度往上变窄,同时,使其上端部间隔配置而枢接于升降板9上。又,上连杆6U及下连杆6L长度可以不同。
上述连杆6因为呈受电弓状,所以,如图6所示,与升降板9上下移动连动而支撑轴P3,P4间的间隔H会增减,同时,左右枢支点7,7间的间隔W会减少或增加。而且,上述拉伸弹簧8张架于间隔W会增减的左右枢支点7,7间,如图7所示,以弹力F常时推压连杆6使枢支点7,7往缩小间隔的方向移动。结果,于呈受电弓状的上述连杆6,以上述弹力F会产生增大P3,P4间的间隔H方向的力量P,升降板9以上述力量P而被压升起。施加于升降板9上的实施按摩的载置者体重会部分被弹性支撑部26支撑,使升降板9上下移动的电动机M的负载会减轻,因此,能使一定的按摩震动平顺化,同时,能使用小型电动机M。
当藉由升降板9的上升而间隔W变小时,拉伸弹簧8长度会变短,所以,推压连杆6的弹力F会减少。但是,作用于连杆6的力量向量合成的结果,压起升降板9的力量P随着升降板9的上升而增大。藉此,于震动过程中,以载脚座3的上升,足型部10配合深深按压足部里面的时间点,会更强力按压足部里面,结果,能有效刺激足部里面的末稍神经而活性化,同时,能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显著提高按摩效果。又,于升降板9上升时,电动机M的负载会减轻而旋转速度会加速,所以,于上述足型部10深深按压足部里面的时间点,会产生脉冲性加压,即使短时间使用也能获得显著的按摩效果。
本实施形态的按摩器1,通过包含变压器、整流器及定时器等的控制部39来控制动作。上述控制部39是以未示出的电线连接到家用100V电源,驱动上述电动机M。以上述控制部39控制的按摩器1,如图9所示,接受开关ON讯号而供电给电动机M,藉此,会开始震动而实施按摩。而且,以经过设定时间而由定时器作动,或者接受开关OFF讯号,而停止对电动机M的供电时,震动会停止而结束按摩。
输送上述开关讯号的开关操作部14设于立设在基座2脚尖侧的柱状部40上端部,配置于设置在盖体11足型部10,10间的弹性盖体41内部。上述开关操作部14,因为是配置于足型部10,10间,所以用载置于足型部10的足部就能很容易开关,操作性很优良。
将偏心距离d当作1mm,则藉由上死点与下死点间的间隔为2mm的曲轴机构部34而上下移动的升降板9与基座2间,做成安装有依据表1所示条件而形成且如图6所示的弹性支撑部26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杆6随着升降板9上下移动而连动,作为支撑轴P3,P4间的距离的连杆高度H以中间点上的29mm为中心,于上死点30mm及下死点28mm间反复增减变形。张架于连杆6枢支点7间的上述拉伸弹簧8以上述变形而伸缩,连杆6依据该弹力F而上压升降板9。
表1

于上述实施例中,于上死点、下死点及中间点处,弹性支撑部26藉由仿真上压升降板9的力量P而求得。结果,如图8所示,下死点处49.82N,中间点处50.98N,上死点处52.09N的力量P被仿真,能够确认上压升降板9的力量P是随着升降板9的上升而渐增。
本发明是如上所述,上下移动载脚座的驱动部具备电动机;以及升降机构,藉由电动机的旋转,上下移动载脚座,而且随着载脚座自下方位置上升到上方位置,增大强度;所以,震动的载脚座在上升而深深朝向足部里面按压的时间点,同时能以很大的力量按压足部里面,结果,能有效刺激末稍神经且促进血液循环,即使短时间使用也能获得显著的按摩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器,由基座、被基座支撑且可上下移动的载脚座及设于基座且上下驱动载脚座的驱动部构成,通过载脚座的上下移动,按摩载脚座上承载的承载物,其中,驱动器具有电动机;以及升降机构,通过电动机的旋转上下移动载脚座,而且随着载脚座自下方位置上升到上方位置,增大强度。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中,升降机构具有连杆,包括相同长度的一对下连杆和相同长度的一对上连杆,所述两个下连杆的下端部重合并枢接于基座,所述两个下连杆的上端部与两个上连杆的下端部分别枢接于两个枢接支点,所述上连杆的宽度由下向上渐窄;以及拉伸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枢接支点;载脚座,由升降板和盖体组成,升降板枢接上连杆上端部,盖体安装在升降板上,且具有载置脚部的左右一对足型部。
3.依权力要求2所述的按摩器,其中,升降板一侧枢接设于基座的支撑架。
4.依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按摩器,其中,在盖体上,朝向足型部脚踵的侧边形成向脚踵侧端部的具有向下斜度的倾斜部。
5.依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按摩器,其中,在盖体上,在一对足型部间设有启动驱动部操作的开关操作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藉由以震动施加刺激来按摩足部里面的按摩器。由基座、被基座支撑且可上下移动的载脚座及设于基座且上下驱动载脚座的驱动部构成,通过载脚座的上下移动,按摩载置于载脚座上的载置者,其中,驱动器具有电动机和升降机构,藉由电动机的旋转,使移动载脚座上下移动。
文档编号A61H23/02GK1714774SQ20041006221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原岛彻 申请人:安得士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