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末梢神经封闭针头和方法

文档序号:1081585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孔末梢神经封闭针头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末梢神经封闭功能的新型针头,更特别地,用于减少创伤的风险及对末梢神经局部麻醉剂辅助用药时间的新颖防创伤针头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末梢神经封闭是一个建立完善的医学治疗,其包括在服务外科领域的神经或神经丛附近或周围注射一剂局部麻醉剂。末梢神经封闭经常用作多种模式的无痛技术的一部分,其中封闭与辅助药物治疗和药物以一定间隔传送到目标痛处结合。末梢神经封闭特定目标疼痛刺激沿神经末梢传播。其它止痛剂,例如,不含类固醇的抗发炎药(”NSAID”)和安定,可能用于控制在注射部分的疼痛和/或缓和在皮层的疼痛感受。
末梢神经封闭对持续疼痛的减轻非常有利,有以下的原因。第一,对于患者,接受持续的末梢神经封闭相对硬膜外或静脉止痛,麻醉副作用发作频率更低。第二,对于患者,接受末梢神经封闭相对硬膜外止痛,导尿管使用频率更低。第三,接受末梢神经封闭的患者比使用其它止痛方法的患者满意度更高。第四,治疗之后,末梢神经封闭能够在治疗之后,提供作用于患者的全身的因地制宜的减轻。实际上,临床试验证明末梢神经封闭,特别是对下肢用药,相比其它类型的止痛剂提供更好的止痛效果,在经过主要治疗之后可以更早出院。
根据这些和其它的优点,令人惊讶的是20%-30%的麻醉工作者使用末梢神经封闭作为止痛的标准方法。避免此技术的最普遍的原因就是时间的限制,对受损神经不适当麻痹的恐惧,和对受损神经伤害的恐惧。实际上,现有技术需要末梢神经封闭针头能够接触或者近距离地接近受损神经,而无需穿透神经或最近的动脉或血管。放置针头在精确的位置是技术上的挑战,也是时间上的消耗。
下肢的主要神经包括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包含在完善定义的筋膜隔室中。前述下肢神经可以通过简单注入麻醉剂到包含神经的筋膜隔室来顺利晚上封闭。然而,正确识别此筋膜隔室是一大挑战。
因此,用于给包含受损下肢神经的筋膜隔室精确注入麻醉剂的改良针头需要什么。此外,用于给包含受损下肢神经的筋膜隔室有效注入麻醉剂的改良针头需要什么。最后,在避免血管内的注射和/或无意穿透受损神经的情况下,需要什么方法来适当地定位并麻痹包含受损下肢神经的筋膜隔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个用于促进末梢神经封闭治疗的方法和装置。针头包括多个穿孔,用于局部麻醉并在受损神经周围的几个点同时进行给药。针头还包括在针头最近末端的针头毂,由此可以观察液体的逆流。管心针滑动放置在针头和针头毂中,选择性地丛装置中抽出管心针,可以使流体逆流到针头毂中,装置正确地定位优于局部麻醉。如此,局部麻醉在降低伤害患者风险的同时,可有效到为末梢神经给药。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目的是促进为受损末梢神经正确给药进行局部麻醉。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短时间进行末梢神经封闭的方法,有效地为受损末梢神经进行局部麻醉。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是结合末梢神经封闭给药,降低传统的神经损伤和血管内注射的危险。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末梢神经封闭针头装置,其具有可简单插入和操作的管心针。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和特征将从下面的关于优先的和其它实施例说明中显示出来,它完全以非限定性例子的方式提供并且其中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和特征将从下面的关于优先的和其它实施例说明中显示出来,它完全以非限定性例子的方式提供。下面的

仅针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能作为它的范围限制,本发明通过使用下面附图来说明和解释另外的特征,其中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针头装置的透视图;图2表示人大腿的截面视图,描述在筋膜隔室中的局部坐骨神经;图3表示结合本发明的针头装置的管心针的侧视图;图4表示本发明的针头和针头毂的侧视图;图5表示管心针帽和管心针插入部分透视图,其与本发明的针头和针头毂对齐;图6表示针头毂的透视图,包括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凸起部分,其作用是校正针头上穿通方向;和图7表示包括放大窗口和插入管心针的针头毂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包括其它特殊形式,无须离开其精神或本质特征。具体实施例仅作为说明而不能作为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是通过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显示,胜于通过前述的说明。在权利要求书中的内涵和等价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均可作为其范围的扩充。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附图可以很好的理解,其中,相同的部分自始至终都用相同的数字表示。
在本说明中,“麻醉剂”和“止痛剂”两个术语用于表示包括或不包括意识丧失的引起感觉丧失的一种化学合成物。术语“穿孔”表示一个沿针头表面的孔口,用于在针头和患者之间产生液体的流动。术语“筋膜隔室”表示通过至少一个肌肉的隔膜层定义的腹壁间层隔室。
参考图1,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包括一个用于促进末梢神经封闭治疗的针头装置。针头装置10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个中空针头部分12,一个针头毂部分40和一个管心针部分60。中空针头部分12包括多个纵向放置在其上穿孔20,用于在针头12和患者之间产生液体的流动。穿孔20更适宜放置在接近针头12的末端16。例如,穿孔20定位在针头12上长度为5.0英寸,包括在沿针头12长度上沿从距尖端14大约1.785英寸的位置。
中空针头毂部分40与针头12机械地耦合,通过热加工,粘合剂,保持机构,可靠压力装置,或通过本领域中任何其它已知的装置。管心针部分60包括一个管心针70和一个管心针帽62,可以在针头12和针头毂14结合的结构中自由插入、移动和旋转,通过压力装置、选择释放装置或本领域中的任何其它已知装置来选择性地保持。
参考图2,包括下肢神经的筋膜部分30在宽度上仅几个毫米。例如,仅几个毫米的稀疏筋膜部分30位于半腱肌肉32和二头肌34之间。筋膜部分30有坐骨神经36,两个主要的下肢神经之一。穿孔20在针头12上相互间隔很小距离,以得到最佳的局部麻醉均匀给药到隔膜部分30的任何位置,包括特别窄的部分,像坐骨神经36。穿孔20适宜定位在一到两个毫米,最适合在0.17英寸。而且穿孔20占据针头12的交替侧,以便于局部麻醉的均匀给药到受损末梢神经。
由于筋膜部分30对局部麻醉剂流动的抵抗小于周围的肌肉,可以通过在筋膜部分的穿孔20观察局部麻醉剂的流动大于通过在肌肉的穿孔20。一旦输入到筋膜部分30中,局部麻醉剂顺利流动到其中的末梢神经。如此,本发明的针头装置10可以插入到期望的筋膜部分的真皮区,保证有效和安全地局部麻醉给药到适当的末梢神经。实际上,由于神经末梢的定位精度不需很精确,为了有效麻痹神经,只要筋膜部分30包含神经的部分被穿透,由于输入到适当的筋膜部分30的局部麻醉剂流动到包含其中的神经,针头12立即接近神经,无需遭受伤害神经的危险就可以完成末梢神经封闭。由于只需粗略确定包含适当末梢神经的筋膜部分30的位置,末梢神经封闭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本发明的这些特征对从事下肢末梢神经封闭治疗的医生及其患者有很大的益处,因为此项治疗相关的时间和风险大大降低。
参考图3,管心针部分60包括具有近端72和远端74的管心针70。术语“近”在这里意味着距离针头装置10的“主体”近,或者换句话说,更接近针头装置10连接注射器的部分。术语“远”意味着远离针头装置10主题的位置,或者换句话说,更接近针头装置10的尖端14。管心针70包含一定的直径和长度,当管心针70插入到针头12中时,管心针70的长度和直径充分封闭在中空针头12及其关联的穿孔20。
管心针帽62为球形,其表面布满凸起部分64和平面区域66。管心针帽62相同的形状允许从几乎任何角度通过常规或相同的方法抓住管心针帽62。管心针帽62的凸起部分64和平面区域66可使管心针帽62更容易操作,甚至当使用者带着医用手套。管心针帽62有一个帽子前端部分68,位于管心针70与管心针帽62联通的管心针70的周围。帽子前端部分68为截头圆锥形状,在与管心针帽62相邻的圆锥底部较宽。帽子前端部分68的直径允许其可以在管心针毂40中滑动且安全配合,如图6和7所示。管心针帽62和针头毂40产生一个压力配合,允许管心针70可以沿其轴转动而且非常可靠。管心针帽62不需要旋转到精确的方向以产生压力配合。
本发明管心针部分60有以下优点。第一,当针头12插入、安置或收回时,管心针70加固中空针头12。第二,如前所属,管心针70封闭针头12上的穿孔20,在治疗过程中管心针12必需重新配置时,穿孔20的封闭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出针时,管心针70指示针头12在进入时是否弯曲。
除前述优点外,本发明的管心针70还提供管心针帽62,比现有管心针帽更容易看见和操作管心针70。本发明的管心针帽62可减少麻醉师或其它医生可能对管心针70的错误处理或操作失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的影响,同时减小完成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在末梢神经封闭治疗过程中,麻醉师或其它医生可能需要出针并重新插入针头12,直到他或她确认针头12没有插入到血管内。一旦确认,麻醉师或其它医生需要迅速重新插入管心针70以封闭穿孔20。一旦在麻醉师确认针头放置合适,本发明的管心针帽62可帮助麻醉师快速反应。管心针帽62提供改良的管心针70的操作,允许管心针70更快速地定位。与现有装置一样,管心针70不需与针头毂40相关的精确位置对齐。
管心针70通过针头毂40滑动到中空针头12内,直到管心针帽62接触针头毂40。帽子前端部分68滑动进入并接触针头毂40的内壁,从而,在帽子前端68和针头毂40的宽孔口46之间产生压力配合。管心针帽子62的球形外形阻隔针头毂40上的宽孔口46。
参考图4,本发明的针头装置10还包括具有一定长度和直径的中空针头12,其用于把麻药注射到末梢神经周围的筋膜隔室。针头的长度由在远端16的封闭尖端14和在近端18的进口孔22限定。穿孔20沿针头12的长度纵向布置,在针头12的远端16合适地隔离以便于有效数量的液体流入期望的筋膜隔室或接近受损末梢神经的其它区域。穿孔20可能沿针头12的一侧隔离,可能在针头12侧面间交替,或可能占用针头12的更多侧面。针头毂40放置在针头12的近端18周围,其形状可容纳一个注射器。
针头毂40是空的,通过有两个孔口的漏斗定义,第一个窄孔口48与针头进口孔22相通,宽孔口46在毂的近端。管心针帽62的帽子前端部分68可以通过压力配合进入漏斗42的宽孔口46。宽孔口46包括一个与管心针帽子前端68相应的形状,以提供前述压力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宽孔口46为圆柱的和管状的,从而允许截头圆锥形状的管心针帽子前端68形成压力配合。针头毂40还提供一个伸出孔口50。
针头毂40还包括位于漏斗42上的手指把手52。手指把手52包括多个侧面,并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使手指把手52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很容易操作。手指把手52的侧面略凹以便于握紧。而且,针头毂40与放大窗口44结合。前述放大窗口44以放大视图显示针头毂40的容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漏斗被放大,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观察漏斗42中的任何液体的进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针头毂40还提供穿孔指示器56和58。穿孔指示器56和58包括针头毂40的凸起部分,与位于针头12特殊一侧的穿孔20的位置相符。如此,当穿孔20不在视野中时,穿孔20的方向也可以被观察到。这允许使用者保持对通过穿孔20的液体的释放和摄取的认识。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穿孔指示器56和58从针头毂40的表面凸起,以提供对穿孔20方向的视觉和/或触觉验证,如图5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末梢神经封闭给药的针头装置,前述针头包括一个具有多个穿孔的中空针头;一个内部中空的针头毂,位于前述中空针头的近端;和一个与管心针近端连接的管心针帽,其中,前述管心针可在前述中空针头和针头毂中自由滑动,并且当前述管心针完全插入前述中空针头中时,前述管心针帽与前述针头毂产生可释放的安全的压力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装置,其中,前述穿孔沿前述中空针头交替侧纵向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装置,其中,前述针头毂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前述针头毂周围的穿孔指示器,前述穿孔指示器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前述穿孔方向的视觉和触觉验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装置,其中,前述针头毂还包括一个放置在前述针头毂内的放大窗口,其中,前述放大窗口提供前述针头毂中空内部的放大图。
5.一种用于末梢神经封闭给药的针头装置,前述针头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多个穿孔的中空针头,前述穿孔沿前述空针头的远端交替侧纵向布置,其中,前述中空针头的远端受封闭尖端限制;一个放置在前述中空针头近端的针头毂,前述针头毂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前述针头毂的穿孔指示器,其中,前述穿孔指示器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前述穿孔方向的视觉和触觉验证;和一个位于管心针近端周围的管心针帽,前述管心针帽能够与前述针头毂形成可释放的、安全的、轴向旋转的压力配合,其中,前述管心针能够在前述中空针头和针头毂内部自由滑动,且当完全插入到前述中空针头时,前述管心针封闭前述穿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头装置,其中前述针头毂还包括一个位于前述针头毂内的放大窗口,其中,前述放大窗口提供前述针头毂内部的放大图。
7.一种用于麻痹受损末梢神经的方法,前述受损末梢神经包含在相应的筋膜隔室中,其中,前述筋膜隔室包括一个筋膜隔膜,所述方法包括鉴别患者大致相应前述受损末梢神经的真皮区;将前述穿孔针头插入到前述真皮区,前述穿孔针头包括多个纵向放置的穿孔;缓慢推进前述穿孔针头穿过前述真皮区和前述筋膜隔膜;抽出位于前述穿孔针头内部的管心针,以验证前述穿孔针头的合适位置;和通过前述穿孔针头注入局部麻醉剂,以引起局部麻醉剂流动到前述筋膜隔膜和在前述受损末梢神经上相应的麻醉封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穿孔针头还包括一个位于前述穿孔针头近端周围的针头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抽出管心针还包括观察前述针头毂内的液体回流,以验证前述穿孔针头不在血管内。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促进末梢神经封闭治疗的末梢神经封闭针头。此针头沿其长度有多个穿孔,允许局部麻醉剂流动到筋膜隔膜中,以治疗相应模式神经,尽管仅是粗略地接近前述筋膜隔膜所在的位置。针头毂放在针头上,从而可以观察液体的回流。管心针滑动地位于针头和针头毂中,如此,从装置中选择地抽出管心针可在针头毂中产生液体回流,在局部麻醉剂给药之前,确认装置所在的位置。如此,局部麻醉剂可以有效地为末梢神经给药,并减少伤害患者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B17/34GK1575823SQ200410062198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日
发明者沃尔特·A·佐赫曼 申请人:沃尔特·A·佐赫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