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痛液体胶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851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刺痛液体胶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皮肤和治疗小型皮肤创伤的液体胶布。
背景技术
已有的液体胶布,由于其成份等原因,使用时存在形成的薄膜难于均匀、薄膜弹性差易脆裂或易沾灰、易脱落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形成的薄膜柔韧性和弹性好,不易脆裂的无刺痛液体胶布。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含有下列重量成份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1~40%易挥发性混合溶剂 1~99%辅助剂0~20%;其中易挥发性混合溶剂是由1~99%重量份的烷烃和1~99%重量份的多二烷基硅氧烷组成。
辅助剂是反氧化剂、杀菌剂、着色剂、增香剂、红外和紫外吸收剂以及具有医药和生物功能的添加剂等等,具体例子有;2-莰酮、氢化可的松、锰醇、利多卡因盐酸盐、2,4′,4′-trichloro-2′-hydroxydiphenylether benzalkonium chloride、氧化铁、着色剂或香料等。
烷烃是C5~C12直链、支链或环形烷烃;多二烷基硅氧烷是含有2~6个硅元素的硅氧烷。
多二烷基硅氧烷是六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四环硅氧烷或八甲基三硅氧烷。
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是聚异丁烯、聚异丁烯的共聚物、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改性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改性甲基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乙烯基类的烷氧硅烷或乙烯基类的烷氧硅烷与非含硅单分子的共聚物。
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由高分子材料与盐或酸组成,盐或酸的量按重量计为高分子材料量的0.2~20%。盐或酸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马来酸单酯、富马酸单酯、乙烯苯甲酸、乙烯苯磺酸或它们的盐。加入的盐和酸可以增强高分子薄膜与人体表面皮肤的粘结度和抗沾灰功能。
乙烯基类的烷氧硅烷其化学式为CH2=C(R1)COOR2SiR3R4R5其中R1=H,CH3,CH2COOR’,且R’=R2SiR3R4R5;R2=烷基;R3、R4、R5=烷基或者OSi(X)3A,且X=烷基或者OSi(Y)3,(其中Y=烷基)。
乙烯基类的烷氧硅烷是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三(三甲硅氧烷)硅烷、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五甲基二硅氧烷、3-丙烯酰基氧化丙基甲基二连(三甲基硅氧基)硅烷或3-丙烯酰基氧化丙基甲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
非含硅单分子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烯烃、苯乙烯、苯乙烯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非含硅单分子是由能提供硬度性能的聚合单分子和能提供柔软性能的共聚合单分子组成。能提供硬度性能的聚合单分子可以采用1~4个碳的甲基丙烯酸酯,能提供柔软性能的共聚合单分子可以采用6~12个碳的丙烯酸酯。
本发明使用时形成的薄膜柔韧性和弹性好,不易脆裂,并具有无刺痛、不沾灰、保持伤口愈合的适当湿度和具有防水性、阻挡细菌进入伤口的特点;加入的辅助剂具有增强杀菌、止血、止痛、止痒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1)按常规方法制得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在一只1000ml的高分子反应釜上,加上搅拌器,在反应釜加热到摄氏100度,保持该温度,并用氮气冲换20分钟后停止加热,当反应釜的温度降到室温后,加入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三(三甲硅氧烷)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他1~4个碳的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辛酯(或其他6~12个碳的丙烯酸酯)及醋酸乙酯溶剂,再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65℃,搅拌,加入偶氮异丁晴自由基引发剂,保持搅拌,24小时后,停止加热并将反应混合物沉淀在甲醇中然后分离,将分离后的材料加热干燥,得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上述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三(三甲硅氧烷)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的量可按常规的量比制备,例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三(三甲硅氧烷)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分别采用10%~80%、10%~60%、10%~60%(上述用量为重量,且三者之和为100%)。
(2)将上述得到的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加入到烷烃--异辛烷(或其他C5~C12直链、支链、环形烷烃)和多二烷基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或八甲基四环硅氧烷、八甲基三硅氧烷、其他含有2~6个硅元素的硅氧烷)的混合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辅助剂2-莰酮(或氢化可的松、锰醇、利多卡因盐酸盐、2,4′,4′-trichloro-2′-hydroxydiphenylether benzalkonium chloride、氧化铁、着色剂、香料),得产品。试用证明,产品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抗沾灰性能。上述各组分的用量(按重量计)为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1~40%(例1%、10%、20%、30%、40%)、烷烃和多二烷基硅氧烷混合溶剂1~99%(例1%、20%、50%、80%、99%)、辅助剂0.1~20%(例0.1%、5%、10%、15%、20%),上述组分重量之和为100%;其中烷烃和多二烷基硅氧烷混合溶剂中烷烃占混合溶剂总重量的1~99%(例1%、20%、50%、80%、99%),多二烷基硅氧烷占混合溶剂总重量的1~99%(例1%、20%、50%、80%、99%),两者重量之和为100%。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步骤(1)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异辛酯用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烯烃、苯乙烯、苯乙烯的衍生物)替换,且其用量为实施例1步骤(1)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异辛酯用量之和,其余均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将实施例1或2中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三(三甲硅氧烷)硅烷用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五甲基二硅氧烷或3-丙烯酰基氧化丙基甲基二连(三甲基硅氧基)硅烷或3-丙烯酰基氧化丙基甲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代替,其余均同实施例1或2,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4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的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直接用聚异丁烯(或聚异丁烯的共聚物、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改性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改性甲基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其余同实施例1、2、3,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步骤(1)中,聚合反应时还加入按重量计为高分子材料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三(三甲硅氧烷)硅烷量0.2~20%(例0.2%、5%、10%、15%、20%)的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马来酸单酯、富马酸单酯、乙烯苯甲酸、乙烯苯磺酸或它们的盐),其余均同实施例1,又形成新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含有下列重量成份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1~40%易挥发性混合溶剂 1~99%辅助剂0~20%;其中易挥发性混合溶剂是由1~99%重量份的烷烃和1~99%重量份的多二烷基硅氧烷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辅助剂是2-莰酮、氢化可的松、锰醇、利多卡因盐酸盐、2,4′,4′-trichloro-2′-hydroxydiphenylether benzalkonium chloride、氧化铁、着色剂或香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烷烃是C5~C12直链、支链或环形烷烃;多二烷基硅氧烷是含有2~6个硅元素的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多二烷基硅氧烷是六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四环硅氧烷或八甲基三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是聚异丁烯、聚异丁烯的共聚物、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改性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改性甲基丙烯酸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乙烯基类的烷氧硅烷或乙烯基类的烷氧硅烷与非含硅单分子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由高分子材料与盐或酸组成,盐或酸的量按重量计为高分子材料量的0.2~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盐或酸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马来酸单酯、富马酸单酯、乙烯苯甲酸、乙烯苯磺酸或它们的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乙烯基类的烷氧硅烷是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三(三甲硅氧烷)硅烷、3-甲基丙烯酰基氧化丙基五甲基二硅氧烷、3-丙烯酰基氧化丙基甲基二连(三甲基硅氧基)硅烷或3-丙烯酰基氧化丙基甲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非含硅单分子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烯烃、苯乙烯、苯乙烯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刺痛液体胶布,其特征是非含硅单分子是由能提供硬度性能的聚合单分子和能提供柔软性能的共聚合单分子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刺痛液体胶布,含有成弹性薄膜的高分子材料、易挥发性混合溶剂和辅助剂,其中易挥发性混合溶剂是由1~99%重量份的烷烃和1~99%重量份的多二烷基硅氧烷组成。本发明使用时形成的薄膜柔韧性和弹性好,不易脆裂,并具有无刺痛、不沾灰、保持伤口愈合的适当湿度和具有防水性、阻挡细菌进入伤口的特点;加入的辅助剂具有增强杀菌、止血、止痛、止痒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
文档编号A61L15/00GK1618471SQ20041006611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6日
发明者沈晶华 申请人:姜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