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72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属于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术需要用针筒、穿刺针、细导引钢丝、导管等几种器械。操作需分步进行,局麻后刺入穿刺针,遇落空感后回抽到胸腹水,将细导引钢丝通过针管置入胸腹腔后退出针管,再沿细导引钢丝将导管套插入胸或腹腔,最后再将细导引钢丝抽出。故存在操作相对繁琐、涉及的器械多、费时、潜在器官损害的可能性较大,且易发生感染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高效的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
本发明的胸腹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包括钢芯、夹层囊套,夹层囊套内具有防皱压的螺纹,钢芯套置于夹层囊套中,钢芯的末端露于夹层囊套尾端,在夹层囊套的外层近头端1-2mm处设有数个呈环状排列的孔,夹层囊套近尾端设有与囊腔相通的胶管。
使用时,先排空与囊腔相通的胶管内的气体,再在胶管上相继夹上两个夹子,使胶管形成负压段。破皮后将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刺入胸腹壁,穿刺过程中打开近囊套一侧的夹子,当穿刺置管引流装置一旦进入胸腹腔,便能通过胶管内负压将胸腹水吸出,能在第一时间提示进入胸腹腔。穿刺成功后拔出钢芯,保留夹层囊套并将其稍作推进后固定,将胶管接引流袋。
本发明的胸腹穿刺置留导管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利用尾端两个夹子间的负压段,使穿刺能在第一时间引流出液体,提高了成功率、由于穿刺针头端系质地较韧的夹层外囊,因此可有效地避免深部组织(如肺、肠壁组织等)的损伤;本发明装置集穿刺和置管于一体,将穿刺和置管融于同一过程,使整个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操作一气呵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图1是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胸腹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包括钢芯1、夹层囊套2、夹层囊套2内具有防皱压的螺纹,钢芯1套于夹层囊套2中,钢芯的末端露于夹层囊套尾端,在夹层囊套的外层近头端1-2mm处设有数个呈环状排列的孔4,一般为3-5个。夹层囊套近尾端设有与囊腔相通的胶管5。图例中,在胶管5上夹有两个用于使胶管形成负压段的夹子6和7。上述的夹层囊套2可以采用质地较韧的硬塑料制成。
权利要求
1.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芯(1)、夹层囊套(2),夹层囊套(2)内具有防皱压的螺纹,钢芯(1)套置于夹层囊套(2)中,钢芯的末端露于夹层囊套尾端,在夹层囊套(2)的外层近头端1-2mm处设有数个呈环状排列的孔(4),夹层囊套(2)近尾端设有与囊腔相通的胶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腹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呈环状排列的孔(4)有3-5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胸腹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包括钢芯、夹层囊套,夹层囊套内具有防皱压的螺纹,钢芯套置于夹层囊套中,钢芯的末端露于夹层囊套尾端,在夹层囊套的外层近头端1-2mm处设有数个呈环状排列的孔,夹层囊套近尾端设有与囊腔相通的胶管。本发明装置集穿刺和置管于一体,将穿刺和置管融于同一过程,使整个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操作一气呵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有效地避免深部组织(如肺、肠壁组织等)的损伤,将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文档编号A61M27/00GK1586638SQ20041006648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5日
发明者沈锷, 张爱珍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