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银黄滴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31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银黄滴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作用,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金银花和黄芩的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
背景技术
以金银花和黄芩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通常被称作银黄类制剂,如银黄片等,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十分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是临床上常用的纯中药制剂之一。由于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被制成了多种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颗粒剂,以及注射剂等。中国专利94103998.6号、94110404.4号、02128009.6号都公开了它的片剂剂型,但是至尽为止尚无滴丸剂型问世。
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药物的口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另外,常规的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等,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有制粒的工艺,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再者,滴丸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据测算通常在其它口服制剂的50%左右,可以使患者的用药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中国专利01100759.1号“纳米银黄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公开了关于银黄的各种纳米制剂,在其权利要求书中也列出了滴丸制剂,但在其说明书中并无丝毫有关银黄滴丸的制备工艺。众所周知,滴丸这种新兴起的,且特别适合中药剂型的制剂,由于其工艺条件的分散性,才使得许多中药品种难以制成滴丸。根据该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典标准,根本无法完成银黄滴丸的制备,因此就公知技术领域尚无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的任何工艺资料。且纳米制剂工业制造成本高,产品价格昂贵,不利于非公费医疗的市民阶层用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口服药物制剂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生产无污染,生产成本更低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银黄滴丸。
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以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金银花、黄芩的提取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工艺制备而成。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制备,即可得到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的制备]1.金银花提取物——由金银花提取而得的稠膏或干粉,主要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有机酸类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三萜及挥发油等;取金银花用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或再经低温干燥后粉碎成干粉即得;2.黄芩提取物——主要含有黄芩苷(baicalin)、黄芩苷元(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和汉黄芩苷(wogonoside)等黄酮类化学成分,其特征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式为 取黄芩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盐酸调pH值至2,静置,滤取沉淀,用50%乙醇洗涤,干燥,粉碎成干粉即得。
将以上提取物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含有活性药物成分的制备滴丸的原料(以下统称为药物提取物)。
有关金银花、黄芩的提取方法很多,这里只根据药品标准WS-B-2228-96给出的银黄含化片中的提取方法,但并不限于此种方法。
黄芩提取物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就是黄芩苷,上述黄芩提取物也可直接采用成品黄芩苷入药,用量约为黄芩提取物的20%~60%。
1.原料由以上方法得到的含有金银花、黄芩活性药物成分的混合提取物;2.基质聚乙二醇2000、4000、6000、8000、10000、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混合提取物∶基质=1∶1~1∶9。
1.按照配方所给出的比例,准确称取含有活性药物成分的混合提取物和基质,将其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混合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2.采用自制的或通用的滴丸机(如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ZDW-1型滴丸机),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100)℃,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保持在(40~-5)℃;3.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第2步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混合提取物和基质的药物组合物混合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储料桶内,以适当的速度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冷凝剂可以是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中的任意一种;4.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燥即得。
有益效果以金银花和黄芩提取物(或黄芩苷)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通常被称作银黄类制剂,如银黄片等,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十分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是临床上常用的纯中药制剂之一。由于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被制成了多种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颗粒剂,以及注射剂等。中国专利94103998.6号、94110404.4号、02128009.6号都公开了它的片剂剂型,但是至尽为止尚无滴丸剂型问世。
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药物的口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另外,常规的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等,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有制粒的工艺,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再者,滴丸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据测算通常在其它口服制剂的50%左右,可以使患者的用药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中国专利01100759.1号“纳米银黄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公开了关于银黄的各种纳米制剂,在其权利要求书中也列出了滴丸制剂。但纳米制剂工业制造成本高,产品价格昂贵,不利于非公费医疗的市民阶层用药。
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与其它的口服制剂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利用表面活性剂为基质,与含有活性药物成分的药物提取物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为亲水性,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作用等。
与传统口服制剂的给药方式相比,存在着本质区别。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可采用口服和舌下给药,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与粘膜表面充分接触,通过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直接进入循环系统。由于不经胃肠道和肝脏而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了首过效应,也避免了胃肠道刺激症状,从而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用药方便等特点。
2.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与唾液接触即迅速溶化,并由口腔黏膜吸收,不仅起效快,而且不受进食的影响,即饭前饭后均可含化服用。
3.制备滴丸的生产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同时生产车间无粉尘,也有利于劳动保护和环保。
滴丸的药物活性成分在基质中分散均匀,剂量准确,丸重差异较片剂小,生产成本通常在同品种其它口服制剂的50%左右。
4.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把含有活性药物成分的药物提取物与熔融的基质相混合,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制成。因此,药物的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增加了稳定性。
综上所述,使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具有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服用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方便、贮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以几组具体实施例的试验及其结果,就本发明所述银黄滴丸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组单一基质的试验[配方]1.药物提取物取适量金银花、黄芩,按照[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的制备]一节给出的工艺过程进行制备,即可得到各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
2.基质聚乙二醇2000、4000、6000、8000、10000、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混合提取物∶基质=1∶1~1∶9。
4.按照[制备方法]给出的过程进行制备,即可得到不同规格的银黄滴丸。
试验1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不同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1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混合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不同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
试验2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不同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3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混合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不同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2。
试验3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不同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9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混合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不同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3。
第二组混合基质的试验[配方]1.药物提取物取适量金银花、黄芩,按照[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的制备]一节给出的工艺过程进行制备,即可得到各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
2.基质3.1聚乙二醇——英文名Macrogol,3.2硬脂酸聚烃氧40酯——英文名Polyoxyl(40)Stearate,分子式以C17H35COO(CH2CH2O)nH表示,n约为40,3.3泊洛沙姆——英文名Poloxamer,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分子式HO(C2H4O)a(C3H6O)b(C2H4O)cH,3.4羧甲基淀粉钠——英文名Carboxymethylstach Sodium,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作用生成的淀粉羧甲基醚的钠盐,3.5倍他环糊精——英文名Betacyclodextrin,分子式C6H10O5,本品为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而生成的7个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的环状低聚糖;4.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4.1两种药物提取物的比例——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1∶1,4.2复合基质的比例——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或泊洛沙姆∶聚乙二醇或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或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1∶10,4.3(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混合基质重量和=1∶1~1∶9。
5.按照[制备方法]给出的过程进行制备,即可得到不同规格的银黄滴丸。
试验4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4。
试验5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5。
试验6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6。
试验7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7。
试验8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8。
试验9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9。
试验10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0。
试验11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1。
试验12为了观察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银黄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2。
部分参考资料如下1.张富捐,张翔宇.金银花的应用、提取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22卷第2期P.112-114;2.李彤彤,李宏,侯茂君,张曦.黄芩化学成分及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天津药学2002年6月第14卷第3期P.7-8;
表1 干粉与单一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基质=1∶1)

表2 干粉与单一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基质=1∶3)

表3 干粉与不同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基质=1∶9)

表4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1)

表5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3)

表6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9)

表7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1)

表8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3)

表9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9)

表10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1)

表11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3)

表12 干粉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干粉∶混合基质=1∶9)

1.由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到当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基质的比例为1∶1时,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均不理想,而溶散时限所受影响不明显。
2.当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基质的比例为1∶3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稍均开始进入较佳的状态。
3.当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干粉与基质的比例为1∶9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虽有提高,但已不明显。
4.复合基质的总体效果优于单一基质。
5.附表中的硬度表示方法,采用将滴丸置于玻璃板上,用手指按之,观察其形态变化。“+”表示轻按即变形,“++”表示用力按之变形,“+++”表示按之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银黄滴丸,以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金银花、黄芩的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而成,其中1.1金银花提取物——由金银花提取而得的稠膏或干粉,主要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有机酸类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三萜及挥发油等;1.2黄芩提取物——由黄芩提取而得的稠膏或干粉,主要含有黄芩苷,英文名baicalin、黄芩苷元,英文名baicalein、汉黄芩素,英文名wogonin和汉黄芩苷,英文名wogonoside等黄酮类化学成分,其特征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式为 1.3基质聚乙二醇2000~20000、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聚烃氧40酯、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可药用载体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1.4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1.4.1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1∶1,1.4.2(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基质=1∶1~1∶9。
2.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银黄滴丸,以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为原料制备而成,其中2.1金银花提取物——由金银花提取而得的稠膏或干粉,主要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有机酸类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三萜及挥发油等;2.2黄芩苷——英文名baicalin,其特征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式为 2.3基质聚乙二醇2000~20000、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硬脂酸聚烃氧40酯、虫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聚醚、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可药用载体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2.4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2.4.1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1∶0.2~1∶0.6,2.4.2(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基质=1∶1~1∶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何一种银黄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是聚乙二醇和硬脂酸聚烃氧40酯或聚乙二醇和泊洛沙姆或聚乙二醇和羧甲基淀粉钠或聚乙二醇和倍他环糊精的混合物;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其混合比例为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或泊洛沙姆∶聚乙二醇或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或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1∶10。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任何一种银黄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和黄芩提取物与基质的混合比例为(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基质=1∶1~1∶4。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任何一种银黄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苷与基质的混合比例为(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基质=1∶1~1∶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作用,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银黄滴丸。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治疗上呼吸道口服药物制剂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生产无污染,生产成本更低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银黄滴丸。本发明所涉及的银黄滴丸以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金银花、黄芩的提取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工艺制备而成。
文档编号A61P31/04GK1634431SQ20041008841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日
发明者曲韵智 申请人: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