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27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缓解症状,不能根除,故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在手术治疗方法中,目前常用的有二种,一种是开放式手术,它是通过手术将病人的前列腺包膜切开后,由医生用手指将增生腺体与包膜剥离后取出增生腺体的方法,这种手术病人痛苦大,恢复慢,过程长,且容易引起并发症,故目前普通采用的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又称TUR-P术)方法进行手术,它是将切除电极装置在前列腺电切镜上,从病人尿道进入,对前列腺增生腺体进行切除,它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故被广泛运用。但这种手术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前列腺增生腺体与包膜之间的界线难以辨认,故不可能像开放式手术那样彻底将增生的腺体切除,导致增生腺体残留而产生术后复发率高,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对医院的信誉也有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结合开放式手术治疗的特点,设计一种与电切镜配套使用的、用来将前列腺增生腺体与前列腺包膜分离、便于切除电极将前列腺增生腺体彻底切除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用于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安装在前列腺电切镜上,连接杆2与刀杆3相连,刀杆3与连接杆2相连的一端上设有装夹槽4,连接杆2、装夹槽4的作用是用来与现有的电切镜上的装夹装置相连,其特征是在刀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球壳状剥离头6,球壳的内外轮廓线组成了剥离头的刀口,对于不参与剥离的部分刀口可采用磨削的方法,使其变成圆滑过渡面即可。使用时球壳状剥离头6的球面首先与前列腺包膜相接触,故剥离过程中可避免损伤前列腺包膜。
球壳状刀头6的前端设有高出刀杆3的上表面8的弧形凹槽7,弧形凹槽7的最低点离刀杆3的上表面8的距离与装夹槽4最低点至刀杆3的上表面8的距离相离,弧形凹槽7与半球壳相交后得到二条圆弧线,这二条圆弧线形成了二个位于球壳内外轮廓线上的剥离刀口,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剥离刀口呈空间曲线状。
在刀杆3二侧的球壳壳壁上设有与刀杆3的上表面8垂直的平面9、10,平面9、10的交角小于90度;平面9、10的外侧边11、12也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二个剥离刀口。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连2由螺杆1与光杆15组成,在螺杆1上设有与电切镜相连的连接槽16和连接斜槽13。
在所述的装夹槽4上还安装有弧形定位弹片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模仿开放式手术切除前列腺增生腺体中医生用手指将增生体与包膜分离的动作,使在使用电切镜进行前列腺增生手术中能将病人的前列腺增体腺体与前列腺包膜彻底剥离,从而保证了使用电切镜进行前列腺手术时能将病从的增生腺体彻底切除干净,解决了长期以来前列腺增生腺体与包膜之间的界线难以辨认的难题,既避免了术中前列腺包膜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又不会产生易发的术后复发现象,确保了手术效果,不仅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的对外形象。
2、由于本手术方法能将前列腺增生腺体完全切除,在明确增生腺体与包膜的界线的同时,对术前怀疑有前列腺癌的病人可作部分包膜病理诊断为目的切除,从而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图1的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用于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安装在前列腺电切镜上,使用钛合金或不锈钢等医用金属材料制造。连接杆2由螺杆1与光杆15相连组成,在螺杆1插入电切镜的一端上还加工有连接槽16和连接斜槽13,光杆15与刀杆3相连,刀杆3与光杆15相连的一端上设有装夹槽4和弧形定位弹片5,螺杆1、光杆2、装夹槽4和弧形定位弹片5的作用是用来与现有的电切镜上的装夹装置相连,其特征是在刀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球壳状剥离头6,球壳的内外轮廓线组成了剥离头的剥离刀口,对于不参与剥离的部分剥离刀口可采用磨削的方法,使剥离刀口变成圆滑过渡面即可。使用时球壳状剥离头6的球面首先与前列腺包膜相接触,故剥离过程中可避免损伤前列腺包膜。在球壳状刀头6的前端设有高出刀杆3的上表面8的弧形凹槽7,弧形凹槽7的最低点离刀杆3的上表面8的距离与装夹槽4最低点至刀杆3的上表面8的距离相离,弧形凹槽7与球壳相交后得到二条圆弧线,这二条圆弧线形成了二个位于球壳内外轮廓线上的剥离刀口,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剥离刀口呈空间曲线状。
在刀杆3二侧的球壳壳壁上设有与刀杆3的上表面8垂直的平面9、10,平面9、10的交角小于90度;平面9、10的外侧边11、12也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二个剥离刀口。
为了便于操作和防止损伤前列腺包膜,本实施例的球形剥离头的前部加工有平面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TUR-P手术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与电切镜相连,自病人前列腺尖部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剥离头6并向膀胱颈部进行剥离,显露出前列腺包膜,如同医生的手指一样沿前列腺包膜的四周进行剥离,剥离结束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退出病人体外,换上切除电极,然后采用常规方法将已剥离的前列腺增生腺体进行切除,排出病人体外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用于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安装在前列腺电切镜上,连接杆(2)与刀杆(3)相连,刀杆(3)与连接杆(2)相连的一端上设有装夹槽(4),其特征是在刀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球壳状剥离头(6),球壳的内外轮廓线组成了剥离头的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其特征是球壳状刀头(6)的前端设有高出刀杆(3)的上表面(8)的弧形凹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其特征是弧形凹槽(7)的最低点离刀杆(3)的上表面(8)的距离与装夹槽(4)最低点至刀杆(3)的上表面(8)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其特征是在刀杆(3)二侧的球壳壳壁上设有与刀杆(3)的上表面(8)垂直的平面(9)、(10),平面(9)、(10)的交角小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其特征是连接杆(2)由螺杆(1)与光杆(15)组成,在螺杆(1)上设有与电切镜相连的连接槽(16)和连接斜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其特征是装夹槽(4)上安装有弧形定位弹片(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列腺增生腺体剥离器,用于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安装在前列腺电切镜上,连接杆(2)与刀杆(3)相连,刀杆(3)与连接杆(2)相连的一端上设有装夹槽(4),其特征是在刀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球壳状剥离头6,球壳的内外轮廓线组成了剥离头的剥离刀口。解决了TUR-P手术中前列腺增生腺体与前列腺包膜分离的难题,具有操作方便,剥离彻底,术后无复发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32GK2676843SQ200420024030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5日
发明者左维 申请人:左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