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47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治疗仪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中医常使用火罐来达到舒经活血目的,罐疗时先用火排除罐内空气,然后罐口卡入穴位拔除人体局部寒气,这种火罐使用过程中排气不方便,火量难掌握,多功能罐疗仪(专利申请00219780.4)在火罐基础上发展热疗、按摩、点穴、压穴多种功能,提高经络区细胞活力,但这种罐疗仪当需要穿着服装治疗时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多功能治疗仪,具有罐疗仪的多种功能外,可穿着衣服放于穴位处治疗,操作更为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带盖的机壳内安装振荡组件构成整体治疗仪,通过定位弹簧将支架与机壳底板和上盖连接,调位簧片连接支架上,在支架上方安装电机振荡器,在支架下方安装一组按摩头,按摩头伸出机壳底板孔,与电机振荡器和发热件连接的电线接外壳控制器。使用时,治疗仪卡住穴位皮肤,将护带固好,启动外控制器接通电机振荡器,按按摩头在振荡器带动下作上下运动,实现多种自编程序工作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子振荡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图中1上盖、2机壳、3电机振荡器、4支架、5定位弹簧、6调位簧片、7机壳底板、8按摩头、9底板孔、10发热件、11电线、12外控制器、13护带、14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
在带上盖1的机壳2内安装振荡组件构成整体治疗仪,通过定位弹簧5将支架4与机壳底板7和上盖1连接定位,一端设在机壳上的调位簧片6连接支架上用以调整支架,电机振荡器3安装支架上,在支架下方安装一组按摩头8,按摩头8伸出底板孔9,与电机振荡器3和发热件10连接的电线11接外控制器12,护带13设机壳上,机壳上盖1有连接件14。
该治疗仪还可以采用下列方式1、如图2所示,用电子振荡器替代电机振荡器,通电后产生磁场;2、如图3所示,按摩头可以设在机壳底板孔内;3、如图4所示,连接件14将治疗仪安装在外支架上,通过支架将治疗仪定位于人体。
本实用新型放于穴位处治疗时可穿着衣服进行,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是医疗单位的新一代产品,也是家庭理想的保健用品。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带上盖(1)的机壳(2)内安装振荡组件构成整体治疗仪,通过定位弹簧(5)将支架(4)与机壳底板(7)和上盖(1)连接定位,一端设在机壳上的调位簧片(6)连接支架上用以调整支架,电机振荡器(3)安装支架上,在支架下方安装一组按摩头(8),与电机振荡器(3)和发热件(10)连接的电线(11)接外控制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护带(13)设机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机壳上盖(1)有连接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按摩头(8)伸出底板孔(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治疗仪,在带上盖(1)的机壳(2)内安装振荡组件构成整体治疗仪,通过定位弹簧(5)将支架(4)与机壳底板(7)和上盖(1)连接定位,一端设在机壳上的调位簧片(6)连接支架上用以调整支架,电机振荡器(3)安装支架上,在支架下方安装一组按摩头(8),按摩头(8)伸出底板孔(9),与电机振荡器(3)和发热件(10)连接的电线(11)接外控制器(1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外控制器实现热疗、按摩、压穴、点穴多种功能,适合穿衣使用,操作极为方便,是理想的一代保健产品。
文档编号A61H23/02GK2689932SQ20042002571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3日
发明者朱崇胜 申请人:朱崇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