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投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02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毫米波投影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生毫米波段无线电电磁波的装置,尤其是能产生特定频率,工作时间与电磁波强度受控的,适合治疗人体疾病而电磁波功率微小,只能在限定角度空间和特定方向传播的,对人体和周围环境安全无害的医用毫米波投影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各种频谱治疗仪器,其治疗疾病的机理主要或全部是依靠其设备产生几十W至几百W甚至上千W的(短波、超短波、微波、红外、远红外)的强力无线电电磁场,在人体发生热效应进行治疗。以促使血液循环增强,调节神经,松弛舒展肌肉等,起到减缓病痛的效果。在长期实践中颇有“治标不治本“的弱势而无法克服。同时还有些显著的危害不可轻视。由于人体骨骼、肌肉、血液体液的导热导电情况不同,若功率强度掌握不当,人体某些部位和组织可能因过热形成内伤。医生和患者也因常时间处在强力电磁场中易受伤害,其设备发射大功率无线电电磁波对环境无疑是不可轻视的电磁污染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毫米波投影治疗仪,该治疗仪能产生特定频率的,很小功率的毫米波电磁波,并封闭在有限角度有限空间,以投影的方式将微量毫米电磁波波束投影患者人体部位,其投影的时间和角度及强弱是可以人为或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包括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和毫米波投影治疗器,以及带轮的车架或机械手臂,其中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包括电源电路、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声光提示电路、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经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加至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的输入端,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经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后加至毫米波投影治疗器的偏压正极,以产生特定频率毫米波振荡和适当强度的电磁波,声光提示电路的输入端与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包括外壳兼散热体和位于其内的短路反射型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接于上述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输出端的阻抗变换辐射器和用于隔离防护的绝缘屏盖。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中所述的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常开输出端接至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输入端的直流继电器、与该直流继电器依次并接的另一直流继电器和用于设定时间的交流时间继电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中所述的声光提示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接在时基集成电路输入端的输入电阻、输入电容,接在其输出端的蜂鸣器及其与蜂鸣器并接的电阻和发光二极管。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中所述的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接在毫米波治疗仪输出端的旁路电容和与其并接的稳压二极管,及并接在毫米波投影治疗器输入端的电解电容和与其并接的稳压二极管。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中所述的短路反射型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包括微波体效应二极管、λ/2矩形波导腔、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旁路穿心电容、螺纹调节杆,旁路穿心电容的中心轴向与可调节螺纹杆中心轴在一个平面并相互垂直的把微波体效应二极管挟持在中间,三者中心轴构成的平面与λ/2矩形波导腔的横切面一致平行,旁路穿心电容的中心轴向与λ/2矩形波导腔窄面垂直,并接至偏压正极,偏压负极接至短路反射器散热体外壳的接地片。
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适用于医疗治病的原理是基于毫米波电磁波生物物理化学理论的四项生物学效应。即生物体的“频率窗效应;生物的毫米波“阀值效应”;生物体的毫米波“非热效应”以及生物体的毫米波“远位效应”。根据生物“频率窗效应”的原理,只有某些特定频率的毫米电磁波对人体器官和系统组织才有灵敏的生物物理化学反应。本实用新型可产生该特定频率的毫米电磁波,而不须宽的频率范围,该频率电磁波能量可以很少,而且集中在与人体组织细胞固有频率相接近的特定频率,该特定频率恰与人体大分子(酶、细胞)发生震荡,这种近似于谐振的物理学过程可以引发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反应。根据生物的电磁波“阀值效应”原理,作用于人体的能引发并维持一系列体内组织细胞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反应过程所需的特定毫米波电磁能量有一事实上存在的“阀值”,超过这一“阀值”数量,其效果并不随之而增加,达不到这一“阀值”也起不到作用,多则无用,少则不行。本实用新型恰好依据这一从生物学实验取得的“阀值”,通常为N×101毫瓦数量级(N一般为几或几十)这样小的电磁波能量等级远比现行的各种频谱治疗仪的电磁波能量小得多,仅为其万分之一左右。根据毫米波的生物体“非热效应”原理,被本装置发出的毫米波电磁波投影的人体部位内,吸收该毫米电磁波能量,体表和内部都没有升温发热的感觉,从外界施加的这些微弱的毫米电磁波能量在远离人体内热平衡状态的情况下,以诱发并激励人体内释放出大的能量,人体内某些部位器官或系统组织的电解常数很快发生减少,使原本处于半导体状态的人体某些系统组织和器官出现近乎能量的超导现象。该外界毫米波投影的能量可以通过体内某些部位或系统组织的分子强烈谐振而导入体内深处某些部位或内脏器官。其能量并不聚集在某一处,也不是以热量的方式转换和传递。根据“远位效应”的原理,体内传递的谐振能量,提供给体内分子能级反应,促进体内离子移动,使体内等离子体电势发生变化,某些组织的微观成份重新排列,使其能级趋于稳定状态。体内某些部位或系统的蛋白质、酶、氨基酸等有选择的吸收谐振能量,体内离子运动引起组织细胞内生物物理化学成份改变,破坏和减弱病毒作用,起到治疗体内深远部位和内脏疾病的作用,由表及里,有标本兼治之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所需的毫米波电磁波功率很小,与现时广为使用的各种频谱治疗仪的功率相比,仅为其万之一左右,而且毫米波电磁波波束是封闭在有限角度和有限空间,是微小功率特定频率毫米电磁波波束,投影到患者体表,依靠“非热效应”和“远位效应”治疗,人体表里均无发热感觉,能促使体内分子谐振并降低体内电解常数促进体内能量转换,增强体内自然调节能力和免疫力,以恢复正常功能,可由表及里和远位治疗,有彻底性,无痛苦无毒付作用。治疗所需电磁波能量很小,该装置所需电能很少,克服了现时各类型频谱治疗仪在开放空间利用强力的电磁场依靠“热效应”治疗疾病的重要缺点。在医疗过程中对医患双方都是安全无害的,对环境也不会有电磁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同时也节省大量电能。配置有带轮的车架可移动也可固定,设置在车架上的可伸缩可上下可任意转向的机械手臂挟持治疗器,也可以手挟持,临床医疗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毫米波投影治疗仪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毫米波投影治疗器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中,1-微波体效应二极管,2-λ/2矩形波导腔,3-旁路穿心电容4-偏压接入正电极,5-腔体,6-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7-指示灯孔,8-后盖板,9-接地片与偏压负极,10-元件仓,11-偏压正极,12-偏压负极,13-偏压连接插头座,14-法兰盘,15-锐角角椎形喇叭阻抗变换辐射器,16-螺栓,17-外壳兼散热体,18-绝缘屏盖,19-可调节螺杆,20-止动螺栓,21-管柄,22-偏压正极连接线,23-偏压负极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毫米波投影治疗仪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路原理图。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包括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和毫米波投影治疗器FME,两者通过电缆XS1和XS2连接起来,其中毫米波段治疗仪包括电源电路、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声光提示电路、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其中TP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D1、D2、滤波电容C1、C11、低频扼流圈L0、滤波电容C2、C7等组成的电源电路为整个治疗仪和治疗器提供可靠的工作电源;可调输出正压五端集成稳压器CW200CK、电阻器R5、R6、电位器W、电容器C5、C9组成可调输出正压稳压器电路,为毫米波投影治疗器提供可调的直流恒定电压和电流输出;J1.J2直流继电器和SJ交流时间数字继电器依次并串接组成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其中SJ交流时间继电器提供预定的治疗时间设定,自锁功能由直流继电器J1.J2和SJ交流时间数字继电器共同完成,当治疗开关K2未按下时直流继电器J1未接通不能为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电路提供工作电源,该集成稳压器无输出;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可为由时基集成电路NE555、电阻R2、R3、R4、电容C3、C4、C8、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5和蜂鸣器BL组成如“罄”声间歇音频振荡器提供工作电源,R3和D5组成以闪光提示电路,发出“罄”声和闪光提示处在准备状态;当治疗开关K2按下,直流继电器J1.J2同时接通,这时直流继电器J1与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接通,该声光提示电路断开时,“罄”声和闪光静止,提示治疗开始;直流继电器J2接通,构通了交流时间继电器SJ的输入交流电压220V,SJ即工作,SJ的常开接点闭合导致继电器J1.J2仍保持处在工作状态,当K2按下即刻抬起后,直流继电器J1.J2和交流时间继电器SJ处在自锁状态工作,当设定的时间结束后,SJ交流时间继电器断开,使直流继电器J1.J2断开,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电路因无电源而无输出;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由接在毫米波治疗仪输出端的旁路电容C10和稳定压二极管D8,及并接在毫米波治疗器输入端的电解电容C6和与稳定压二极管D9组成,该保护电路对毫米波治疗器的微波体效应二极管1进行过压保护,防止其意外烧毁。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毫米波投影治疗仪的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包括金属外壳兼散热器17、一个短路反射型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一个锐角角椎形喇叭阻抗变换辐射器15、一个绝缘屏盖18、后仓盖8和电缆插头座13,其中短路反射型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是专为产生一个特定频率小功率的毫米波振荡器,它由微波体效应二极管1、一段λ/2矩形波导腔2、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6、旁路穿心电容3、螺纹调节杆19组配安装而成,其中旁路穿心电容3的中心轴向与可调节螺纹杆19中心轴在一个平面并相互垂直的把微波体效应二极管挟持在中间,三者中心轴构成的平面与λ/2矩形波导腔的横切面一致平行,旁路穿心电容3的中心轴向与λ/2矩形波导腔窄壁面垂直,管柄21与调节螺杆19的中心轴向与λ/2矩形波导腔的宽壁面垂直,λ/2矩形波导腔2的腔体5与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6采用不同温度系数的良导体金属,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6是用电和热的良导体金属制成后端圆桶状仓内置微波体效应二极管的过压保护电路元件,包括电容C6、C12和稳压二极管D9、和发光二极管D7、电阻R8等,旁路穿心电容3的中心轴接偏压正极4,偏压负极接至短路反射器6的接地片9,调节螺杆19至适当位置,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即可产生特定频率小功率的毫米波振荡,由良导体金属制成锐角角椎形喇叭阻抗变换辐射器15和法兰盘14与λ/2矩形波导腔2口配合整齐,振荡器产生的毫米波电磁波由锐角角椎形喇叭阻抗变换辐射器15限制封闭在一定角度空间,形成一束毫米波电磁波束经绝缘屏盖18透射后投影到患者体表某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的工作过程是由220伏交流降压变压器TP降压(通常为几至几十伏),经二极管D1、D2整流,经电容器C1、C11、低频扼流圈L0、电容器C2、C7、滤波,其直流电压经直流继电器J1送至可调输出正压稳压器CW200CK,经调整恰当后的直流恒压经PA直流电流表和连接电缆XS1、XS2加到毫米波投影治疗器的偏压连接插座的正极11,控制治疗器工作时间是由SJ交流数字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间自动控制,实现任意确定予置或变更治疗时间,以分钟为单位的二位数任意数字的时间。K2为“治疗开始”开关,PA为输出直流电流指示电表,PV为输出直流电压指示电表,以监示毫米波投影治疗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在治疗仪的输出端采用电容C10对射频以上诸杂波旁路,用稳压二极管D8,并在治疗器的输入端接有电解电容C6电容器C12和稳压管D9对毫米波投影治疗器的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进行过压保护也是有效的。精选比毫米波投影治疗器正常工作额定电压高出若干伏仍可保证不烧毁体效应微波二极管的电压数值并选择适当功率的稳压二极管即可防止意外烧毁体效应微波二极管1。
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可放入在机箱内,机箱可安装在一个带轮的车架上,可移动可固定,也可分立使用,车架上装配有可伸缩可上下可转动任意方向的万向机械手臂用以挟持毫米波投影治疗器,万向机械手臂也可与其分离,用手挟持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实行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和毫米波投影治疗器,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包括电源电路、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声光提示电路、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电源电路的输出经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加至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的输入端,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和电流经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和电流表PA加至毫米波投影治疗器的偏压正极,用以产生特定频率和适当电磁波强度的毫米波振荡;声光提示电路的输入端与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毫米波投影治疗器是由外壳兼散热体和位于其内的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接于该振荡器输出端的阻抗变换辐射器和用于隔离防护的绝缘屏盖,以及设在治疗器的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后端的元件仓和后仓盖板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常开输出端接至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输入端的直流继电器、与该直流继电器依次并串接的另一直流继电器和用于设定时间的交流时间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包括可调输出正压五端集成稳压器CW200CK,接在其检测脚与公共脚之间的电容C5与C9,接在基准脚与公共脚之间的R5,接在基准脚与输出脚之间的W和R6,输出脚经过R6降压与检测脚和W、C5、C9一端连接由该处输出调整适当的正压直流恒压,经电流表PA加至治疗器FME的偏压正极,五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入脚与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的直流继电器J1常开点相接,受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声光提示电路包括时基集成电路、接在时基集成电路输入端的输入电阻、输入电容,接在其输出端的蜂鸣器及其与蜂鸣器并接的电阻和发光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包括接在毫米波投影治疗仪输出端的旁路电容和与其并接的稳压二极管,及并接在毫米波投影治疗器输入端的电解电容和与其并接的稳压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包括微波体效应二极管、λ/2矩形波导腔、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旁路穿心电容、螺纹调节杆,旁路穿心电容的中心轴向与可调节螺纹杆中心轴向在一个平面并相互垂直的把微波体效应二极管挟持在中间,三者中心轴构成的平面与λ/2矩形波导腔的横切面一致平行,调解螺杆与λ/2矩形波导腔宽壁面垂直,旁路穿心电容的中心轴向与λ/2矩形波导腔窄壁面垂直,并接至偏压正极,偏压负极接至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的接地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λ/2矩形波导腔体与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采用不同温度系数的良导体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路反射器兼散热体外壳是用电和热的良导体金属制成圆桶状内置微波体效应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抗变换辐射器为由良导体金属制成锐角角椎形喇叭阻抗变换器,喇叭口前端有用于隔离防护的绝缘屏盖。
10.根据权利1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可装置在带轮的车架上,可移动或固定操作;所述的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可用车架配置的可伸缩可上下可任意转向机械肘和卡爪挟持,也可以手挟持。
专利摘要一种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包括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和毫米波投影治疗器,以及带轮车架和机械手臂,其中毫米波投影治疗仪包括电源电路、可调输出正压集成稳压器电路、自锁和时间控制电路、声光提示电路、稳压二极管防过压保护电路;毫米波投影治疗器包括外壳兼散热体、微波体效应二极管负阻振荡器、阻抗变换辐射器和绝缘屏盖。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投影治疗仪是依据毫米波生物物理化学理论的“非热效应”和“远位效应”进行治疗,能促使体内分子谐振并降低体内电解常数促进体内能量转换,增强体内自然调节能力和免疫力,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对医、患双方都安全,对环境无电磁污染。该治疗仪设置在带轮的车架上并与可伸缩可上下可转向的机械肘和卡爪组配,临床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N5/00GK2732270SQ20042005929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1日
发明者费永虎 申请人:费永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