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关节错位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35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关节错位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关节错位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行业在治疗肩关节错位方面还没有很好的器械,普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使其复位,这种治疗方法甚至有些粗暴,而且医生操作起来也不好掌握,容易发生医疗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关节错位的工具。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腋窝垫(1)、腋托(2)、导管(3)、偏心轮轴(7)、偏心凸轮(8)、支撑导管(9)、圆头芯杆(10)、握手(11);其中,腋窝垫(1)位于腋托(2)内,腋托(2)与导管(3)相连接,位于导管(3)的一端,导管(3)的另一端套接支撑导管(9),导管(3)与支撑导管(9)的套接由锁紧螺母(4)固定,支撑导管(9)另一端接圆头芯杆(10),圆头芯杆(10)一端设握手(11),另一端插接于支撑导管(9)内,其与偏心凸轮(8)相接触;偏心凸轮(8)与偏心轮轴(7)相配合,偏心轮轴(7)上设有搬手(5)。
另外,偏心轮轴(7)与偏心凸轮(8)由圆销键(6)固定。
有益效果是将本实用新型中的腋托置于病人的腋下,让病人握紧握手,医生用力拉搬手使其复位,偏心凸轮转动,推动圆头芯杆向外移动,从而拉动病人的胳膊以使其复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作用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肩关节复位使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包括腋窝垫1、腋托2、导管3、偏心轮轴7、偏心凸轮8、支撑导管9、圆头芯杆10、握手11;其中,腋窝垫1位于腋托2内,腋托2与导管3相连接,位于导管3的一端,导管3的另一端套接支撑导管9,导管3与支撑导管9的套接由锁紧螺母4固定,支撑导管9另一端接圆头芯杆10,圆头芯杆10一端设握手11,另一端插接于支撑导管9内,其与偏心凸轮8相接触;偏心凸轮8与偏心轮轴7相配合,偏心轮轴7上设有搬手5。
另外,偏心轮轴7与偏心凸轮8由圆销键6固定。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中的腋托置于病人的腋下,让病人握紧握手,医生用力拉搬手使其复位,偏心凸轮转动,推动圆头芯杆向外移动,从而拉动病人的胳膊以使其复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作用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肩关节复位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关节错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腋窝垫(1)、腋托(2)、导管(3)、偏心轮轴(7)、偏心凸轮(8)、支撑导管(9)、圆头芯杆(10)、握手(11);其中,腋窝垫(1)位于腋托(2)内,腋托(2)与导管(3)相连接,位于导管(3)的一端,导管(3)的另一端套接支撑导管(9),导管(3)与支撑导管(9)的套接由锁紧螺母(4)固定,支撑导管(9)另一端接圆头芯杆(10),圆头芯杆(10)一端设握手(11),另一端插接于支撑导管(9)内,其与偏心凸轮(8)相接触;偏心凸轮(8)与偏心轮轴(7)相配合,偏心轮轴(7)上设有搬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关节错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轴(7)与偏心凸轮(8)由圆销键(6)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关节错位工具;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腋窝垫(1)、腋托(2)、导管(3)、偏心轮轴(7)、偏心凸轮(8)、支撑导管(9)、圆头芯杆(10)、握手(11);有益效果是将本实用新型中的腋托置于病人的腋下,让病人握紧握手,医生用力拉扳手使其复位,偏心凸轮转动,推动圆头芯杆向外移动,从而拉动病人的胳膊以使其复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作用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肩关节复位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56GK2776344SQ20042009909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9日
发明者田桂荣 申请人:田桂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