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调节室内空气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66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净化调节室内空气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调节室内空气的灯光水艺动态景观装置,尤其是具有艺术装饰作用,并能净化调节室内空气,而且还集照明、养鱼功能于一身的水艺动态景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室内水景艺术装饰类的产品如室内小水景、小喷泉、水族鱼缸、水族壁挂等装饰工艺品主要突出的是其单一的摆设装饰性,缺乏更多的实用功能;而实用功能性产品如房间空调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主要突出的是其单一的功能性,缺乏景观装饰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这些室内用品各为一体,占用空间多,放置条件要求限制多。总体呈现出艺术饰品缺乏实用功能价值,功能性装置又缺乏艺术装饰欣赏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室内水景工艺品在实用功能方面的不足,以及加湿器等各自在实用功能方面的单一和在艺术观赏价值方面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净化调节室内空气的多功能灯光水艺动态景观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高艺术水景装饰欣赏价值的动态灯光水幕发生,而且还具有净化调节室内空气、加湿并产生大量负氧离子、照明、这些室内所需的实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化调节室内空气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结构支撑架,在结构支撑架的上半部安装一个玻璃或玻璃镜,在结构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玻璃水容器,在玻璃水容器内的一端放置潜水泵,该潜水泵通过水管及三通分别与安置在结构架上方的水帘发生管和水幕发生管相接,玻璃水容器内的另一端配置一充气加氧循环过滤泵,在结构架的顶部设置一套带有过滤装置的的空调器室内机组该室内机组通过导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组相连接。
另外,在玻璃水容器的上口处还设置至少一个超声波雾化器喷头;在结构支撑架内侧隐蔽安装多个灯光;在结构支撑架下侧的长条空间内放置空气过滤杀菌净化装置。
当微型潜水泵将玻璃容器内的水提升至上面,进入布水管内,通过出水孔产生的水膜倾斜向着玻璃或玻璃镜,沿玻璃面自然流下进入下面的水容器内,在灯光的映照下,形成光彩水幕,并形成自循环系统;在水容器的上口处设置一个或多个超声波雾化器喷头,产生的含有大量负氧离子的水雾,在彩光的映照下形成多彩的逐渐消散的云雾景观;整套装置各部件结合部用嵌条镶嵌装饰,形成一体化多功能艺术水体景观装置。
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既是一座适合室内任何空间放置的精美的动态水景装饰工艺品,具有水景艺术欣赏价值,又具有室内空气净化、调节、增加负氧离子、加湿的保健功能,并具有室内照明、水族养鱼的实用功能,且整机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适合挂在室内墙壁上,或落地柜式及台上放置,适用范围极其广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总体结构图。
图1A是
图1的A-A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分解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水幕、水帘发生器结构原理图。
图3B、图3C是本实用新型水幕、水帘发生器结构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4A图4B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循环净化系统结构透视图和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支撑架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照明灯光配置图。
图7A、图7B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系统结构透视图和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表框透视图。

图1~图8中(1)复合空气过滤器,(2)空调换热器,(3)贯流风扇,(4)水帘发生管,(5)玻璃或玻璃镜,(6)控制板,(7)变压器,(8)超声波雾化器,(9)玻璃水容器,(10)充气加氧循环过滤泵,(11)空气净化器,(12)潜水泵,(13)水管,(14)三通,(15)电磁阀,(16)贯流风扇电动机,(17)结构支撑架,(18)空气过滤层,(19)日光灯,(20)水,(21)水帘,(22)水幕,(23)空调器室内机组,(24)表框面板,(25)后保护板,(26)水幕发生管,(27)弯头,(28)水处理净化器,(29)水过滤板,(30)防霉滤尘网,(31)静电集尘层,(32)复合活性炭滤层,(33)双重紫外光杀菌层,(34)风扇,(35)出风口,(36)空气净化器盒,(37)角钢,(38)斜拉筋,(39)小彩灯,(40)雾化发生器盒,(41)空气吸入口,(42)空气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
图1、
图1A、图2,在一个长立方形结构支撑架(17)的下半部放置一方形(或圆弧形)玻璃水容器(9)。水容器(9)内一端放置微型潜水泵(12),在结构支撑架(17)的上半部放置一个特制的水帘发生管(4),水帘发生管(4)通过管件(13)与下部的微型潜水泵(12)相连接;在结构架支撑(17)的上半部放置一块玻璃或玻璃镜(5),由微型潜水泵(12)将玻璃水容器(9)内的水压力提升至上面,进入水帘发生管(4)内,水帘发生管产生的多条水线(21)在玻璃或玻璃镜(5)前面垂直自然落入下面的玻璃水容器(9)内,在彩灯(未图示)的映照下,形成多彩的水帘,并形成自循环系统;在玻璃水容器(9)的上口处设置一个或多个超声波雾化器喷头(8),产生的含有大量负氧离子的水雾,在彩光的映照下形成多彩的逐渐消散的云雾景观;在结构架支撑(17)下侧的空间内设置一套空气净化器(11),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其间安装风扇,形成空气自循环净化处理系统;玻璃水容器(9)内另一端配置一充气加氧循环过滤泵(10)使玻璃水容器(9)内的水形成过滤净化、加氧的自循环;又在结构架支撑(17)的顶部设置一套带有过滤装置的空调器室内机组(23)通过导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组相连接,通过空气调节器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整套装置各部件结合部外表用表框(24)镶嵌装饰,形成一体化多功能艺术水体景观装置。
再同时参照图3A、图3B、图3C,在玻璃水容器(9)内安装的微型潜水泵(12)经过水管上端的三通(14)分流,再连接电磁阀(15)。在玻璃水容器(9)内的水经由微型潜水泵(12)经过水管上端的三通(14)分流,再通过电磁阀(15)的控制,由弯头(27)分别导向进入水帘发生管(4)和水帘幕发生管(26)内,水幕发生管(26)产生的水膜(22)倾斜向着玻璃或玻璃镜(5),延玻璃(镜)自然流下进入下面的玻璃水容器内,又形成光彩水幕;在玻璃水容器(9)内另一侧放置微型充气加氧循环过滤泵(10)经过过滤板(29)和水处理净化器(28)将水净化后泵入玻璃水容器(9)内,完成水净化自循环。
在图4A和图4B中,空气净化器(11)的结构为在空气净化器盒(36)的进风口一端设置防霉滤尘网(30)内置静电集尘层(31),复合活性炭滤层(32),双重紫外光杀菌层(33),风扇(34),将净化的空气从出风口(35)排出。
参照图5,结构支撑架(17)由角钢(37)和斜拉筋(38)组成牢固的结构支撑体系。
参照图6,在结构支撑架(17)的内侧,安装小彩灯(39),在中间安装日光灯(19),使整套装置既有足够的照明亮度,又有彩光变换。
再参照图7A和图7B,超声波雾化器(8)固定在雾化器发生器盒(40)内,由小彩灯(39)和日光灯(19)组成。
再参照图8,镶嵌装饰表框(24)上端有进风口(41)和出风口(42)组成。本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由室内机组(23)和室外机组(图未视)组成。当微型潜水泵将玻璃容器内的水压力提升至上面,进入布水管内,通过出水孔产生的水膜倾斜向着玻璃背景画,延玻璃面自然流下进入下面的水容器内,在灯光的映照下,形成光彩水幕,并形成自循环系统;在水容器的上口处设置一个或多个超声波雾化器喷头,产生的含有大量负氧离子的水雾,在彩光的映照下形成多彩的逐渐消散的云雾景观;整套装置各部件结合部用嵌条镶嵌装饰,形成一体化多功能艺术水体景观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制成“多功能空气净化水艺壁挂”、“多功能空气净化水艺屏风”、“多功能水艺空调器”等,适合挂在室内墙壁上,或落地柜式及台上放置,适用范围极其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净化调节室内空气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结构支撑架的上半部安装一个玻璃或玻璃镜,在结构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玻璃水容器,在玻璃水容器内的一端放置潜水泵,该潜水泵通过水管及三通分别与安置在结构架上方的水帘发生管和水幕发生管相接,玻璃水容器内的另一端配置一充气加氧循环过滤泵,在结构架的顶部设置一套带有过滤装置的空调器室内机组该室内机组通过导管与空调器的室外机组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玻璃水容器的上口处还设置至少一个超声波雾化器喷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结构支撑架内侧隐蔽安装多个灯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结构支撑架下侧的长条空间内放置空气过滤杀菌净化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三通和弯头的水管部分接装有电磁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支撑架由角钢和斜拉筋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艺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结构为在空气净化器盒的进风口一端设置防霉滤尘网;内置静电集尘层,复合活性炭滤层,双重紫外光杀菌层和风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具有灯光水幕和灯光水帘所产生的高艺术水景装饰欣赏价值的动态景观效果,又能净化调节室内空气、加湿并产生大量负氧离子、照明和水族养鱼的灯光水艺动态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长立方形结构支撑架的下半部放置一容器,内置微型潜水泵,通过管件、电磁阀将水压力提升至上面的水幕发生管和水帘发生管内,让水沿玻璃(镜)面自然流下和产生多条水线垂直自然落下,交替形成多彩的水帘和光彩水幕景观效果。其有益效果是整机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适用范围极其广泛。
文档编号A61L9/00GK2794883SQ200420109640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8日
发明者郑涛 申请人:郑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