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泵可调流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66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注泵可调流量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务人员为病人注射麻醉剂用输注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注泵是通过输液器对患者输液。例如专利名称为“输注泵流量控制器”,它是由前、后壳组成的外壳内设置一根玻璃内管,然后将输注泵流量控制器连接在输注泵的输液管中,这种输注泵流量稳定、精确,但不能控制流量的大小,不能适应各种病人对流量的要求,流量过慢对有些病人无法起到镇痛作用,流量过快会使有些病人无法承受,严重的可造成医疗事故。同时现有的输注泵一经使用,流量则被固定在一定范围,手术时需大量输入,手术后,剂量需减小而无法控制。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配套输注泵使用的输注泵可调流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由上、下壳体组成的壳体,玻璃管、接头,下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出口接口,上壳体内设有一凹式平台,平台内设有通孔,玻璃管设在通孔内连通一接口,通孔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接口,上、下壳体为插接,设在上壳体内的玻璃管至少2根,且每根玻璃管直径不相同。
所说的上、下壳体插接,是在上壳体上设有凸槽,下壳体上设有凹槽。
上壳体上设有旋转把手,可调节不同直径的玻璃管与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输液流量稳定,由于外壳内的玻璃管设有不同规格,可适应不同病人对输液快慢的不同要求,减少患者痛,使用更安全。本实用新型还可适用于其它需要进行流量控制的器械和装置的配套使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上壳体、2是下壳体、3是玻璃管、4是接头。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2的A-A剖示图图中5是凹式平台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由上、下壳体1、2组成的外壳,玻璃管3、接头4,外壳两端分别设有进、出口接口,上壳体内设有一凹式平台5,平台5内设有通孔,该通孔贯穿上壳体1,玻璃管3设在通孔内连通一接口,通孔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接口,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为插接,设在上壳体1内的玻璃管3为3根,通孔的个数与玻璃管3相匹配,每根玻璃管3的直径不相同。
所说的上、下壳体插接,是在上壳体1上设有凸槽,下壳体2上设有凹槽,插接后上、下壳体不会脱落且可起密封作用。
上壳体1上设有旋转把手,可根据病人不同的要求,旋转把手即可调节不同直径的玻璃管3与接口4连通。
权利要求1.一种输注泵可调流量控制器,它包括有由上、下壳体组成的壳体,玻璃管、接头,其特征在于,下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出口接口,上壳体内设有一凹式平台,平台内设有通孔,玻璃管设在通孔内连通一接口,通孔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接口,上、下壳体为插接,设在上壳体内的玻璃管至少2根,且每根玻璃管直径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泵可调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下壳体插接,是在上壳体上设有凸槽,下壳体上设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注泵可调流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上壳体上设有旋转把手,可调节不同直径的玻璃管与接口连通。
专利摘要输注泵可调流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务人员为病人注射麻醉剂用输注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上、下壳体组成的壳体,玻璃管、接头,下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出口接口,上壳体内设有一凹式平台,平台内设有通孔,玻璃管设在通孔内连通一接口,通孔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接口,上、下壳体为插接,设在上壳体内的玻璃管至少2根,且每根玻璃管直径不相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输液流量稳定,由于外壳内的玻璃管设有不同规格,可适应不同病人对输液快慢的不同要求,减少患者痛,使用更安全。
文档编号A61M5/168GK2748092SQ20042010957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6日
发明者赵家福 申请人:赵家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