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12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灸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棒,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按摩保健或美容等用途的技术领域,供人们用以按摩人体周身穴道,并可利用简易加热方式刺激穴道,促进其气血流畅的温灸按摩棒。
背景技术
按摩可以促进人体周身的血液循环,使细胞再生能力增强,并改善人体如肩颈等部位的酸痛,且可有效消除疲劳,同时,亦可使皮下组织得到充分运动以清除表皮上的死细胞,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并同时可预防和消除皱纹,故可广泛应用于美容、保健或医疗等各种领域。
而一般按摩方式,常见有专业按摩师运用一定的按摩手法,利用手部来按摩人体周身穴道,进而刺激穴道通过反射方式,以顺利调节体内机能,达到增强体质且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前述按摩方式,必须经由专业按摩师以熟练按摩手法进行,方能达到预期功效,因此,目前市面上亦贩售有各式的按摩器具,利用各式按摩器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在不需专业按摩师进行按摩的条件下,仍可达到预期的按摩功效。
就目前市面上各式按摩器具而言,常见有一种利用微电流设计,搭配导电橡胶材质的按摩配件,藉由其导电橡胶来刺激人体穴道,进而确实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达到极佳的按摩功效,惟前述习知按摩器的微电流控制设计,必须搭配价格较高的导电橡胶,故制作成本相对偏高,且于长期间使用后,导电橡胶亦容易损坏而需进行换新,故不利于使用者购买使用。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按摩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按摩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按摩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温灸按摩棒,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按摩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按摩器存在的不便与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温灸按摩棒,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该按摩棒结构简易的加热方式,以有效刺激人体穴道达到极佳的按摩效果,且降低其制造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灸按摩棒,其主要包括有座体及罩体,该座体是一内部具有燃烧空间的中空体,该座体的燃烧空间内壁设有保温材料且提供灸条容置其中,且座体周边设有贯通至燃烧空间的通孔,其一端设置导热头,该罩体是一套设于座体外部的中空体,使座体的导热头位于其一端外侧,其周边形成贯穿内部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温灸按摩棒,罩体二端分别形成开放端,其一开放端供座体置入组接其中,另一开放端设置具有开关的可拆装盖板,该罩体内部设置振动马达,振动马达与盖板间设有正、负极导电元件。
如上所述的温灸按摩棒,导热头前端为圆头状,内部形成连通燃烧空间的导热室。
如上所述的温灸按摩棒,座体由第一壳片及第二壳片所组成,第一、第二壳片相对于导热头另一端形成封闭面,该第一、第二壳片接邻侧边分别形成可对应组接的枢接端及枢接座,且以枢接元件穿伸枢接其中。
如上所述的温灸按摩棒,座体为多角形长条体,罩体为中空圆筒状型体。
经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温灸按摩棒,其由座体及罩体所组成,该座体内部形成设有供灸条容置其中的燃烧空间,燃烧空间内设有保温材料,且座体周边设有贯穿燃烧空间的通孔,并于一端设置导热头,而罩体内部可供座体设置其中,其周边也形成设有通孔,藉此,该座体内部可供燃烧的灸条容置其中后与罩体相互套接组合,且燃烧灸条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导热头外部表面,使该导热头可提供使用者按摩周身穴道,并藉由导热头所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道并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达到极佳的美容或保健按摩效果,且利用其简易的结构设计,可确实降低其制造成本。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温灸按摩棒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温灸按摩棒的座体内部可供燃烧的灸条容置其中后,与罩体相互套接组合,且燃烧灸条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导热头外部表面,使该导热头可用以提供使用者按摩其周身穴道,并藉由导热头所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道,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达到极佳的美容按摩效果,且利用其简易的结构设计,亦确实降低其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温灸按摩棒,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按摩器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置灸条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剖视图。
10座体 11燃烧空间12保温材料 13导热头131导热室 14第一壳片141枢接端 15第二壳片151枢接座 16枢接元件17通孔 20罩体21盖板 211开关22振动马达 23通孔24电池 241正极导电元件242负极导电元件 30灸条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温灸按摩棒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灸按摩棒的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该温灸按摩棒主要包括有座体10及罩体20,其中座体10内部形成设有供灸条30容置其中的燃烧空间,该灸条30是一种燃烧后可产生热量效果,且维持长时间持续燃烧的长条体,燃烧空间11内部设置具透气性的保温材料12,并将其环设贴附在座体10内壁,该座体10周边设有若干贯穿至燃烧空间11的通孔17,且一端设置导热头13,用以传导灸条30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效果,该导热头13前端可形成圆头状或其它适合按摩人体穴道的形状,并于其内部形成连通燃烧空间11的导热室131。
在此较佳实施例中,该座体10可由一第一壳片14及一第二壳片15相对组合而成,其中,前述通孔17分别设置在第一壳片14及第二壳片15周边,导热头13则设于第一壳片15一端并相互连接,且第一壳片14与第二壳片15相对于导热头13另一端形成封闭面,另第一、第二壳片14、15接邻侧边分别形成可对应组接的枢接端141及枢接座151,并以枢接元件16穿伸枢接其中,藉此,如图2所示,第一壳片14与第二壳片15相对枢接组合后,该第一壳片14可于第二壳片15上进行开闭动作,以利于使用者取放灸条30。
罩体20为一可供座体10置入组接其中的中空型体,其周边亦形成贯穿内部的通孔23,藉此,如图3及图4所示,在组装使用时,当灸条30置放在座体10的燃烧空间11,且座体10的第一壳片14盖合于第二壳片14上时,该座体即可直接置入组接于罩体20内部,且其导热头13恰外露于罩体20一端外部,另如图5所示,前述灸条30可藉由保温材料12夹持定位于燃烧空间11中。
再请参阅图5所示,前述座体10的第一、第二壳片14、15可为多角形长条体,例如方形长条体......等,罩体20可为中空圆筒状型体,故座体10置入组接于罩体20后,彼此间即形成间隙,藉此,该间隙兼具有一隔热的功效,且座体10的通孔17及罩体20的通孔23,可配合该间隙提供一更佳的通风效果,使灸条30更易于燃烧。
前述罩体20一端可形成开放端,另一端可形成封闭端,以利于座体10自罩体20的开放端置入其内部,且座体10相对于导热头13的另一端可抵设在该封闭端上,或如图1及图4所示,该罩体20二端分别形成开放端,其一开放端可提供座体10置入组接其中,另一开放端设置可拆装的盖板21,且罩体20内部设置一振动马达22,振动马达22与盖板21间设有正、负极导电元件241、242及电池24,使电池24可藉由正、负极导电元件241、242与振动马达22形成电性导通作用,提供其作动时的电力来源,又,盖板21外侧设有可令电池24与振动马达22两者形成电性导通及阻断状态的开关211,藉此,该振动马达22作动时,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温灸按摩棒形成振动按摩效果,用以按摩人体周身穴道或酸痛位置,提供一更佳的按摩效果。
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先将座体10自罩体20中取出,且将其第二壳片15自第一壳片14上开启,而使用者则将点燃的灸条30放置于座体10燃烧空间11后,使灸条30燃烧一端朝向导热头13,即盖合第一、第二壳片14、15,再将座体10设置于罩体20内部完成组装,此时,于座体10内燃烧的灸条30所产生的热量,即可经由其燃烧空间11进入导热室131内,再传导至导热头13外部表面。
由上述结构特征及组合方式,本实用新型温灸按摩棒是利用简易的结构设计,而能确实降低其制作成本,使导热头13产生一定的热量,当使用者握持罩体20且利用座体10的导热头按摩人体周身穴道时,即藉由该导热头13所传导的热量来刺激穴道,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并增强人体内部机能,达到极佳的按摩效果,又,亦可利用其内部的振动马达22提供一适当振动按摩效果,而适用于美容、保健或医疗等各等领域。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温灸按摩棒,是利用结构简易的加热方式有效刺激穴道达到极佳的按摩效果,并可降低其制造成本,其确为一相当优异的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温灸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有座体及罩体,该座体是一内部具有燃烧空间的中空体,该座体的燃烧空间内壁设有保温材料且提供灸条容置其中,且座体周边设有贯通至燃烧空间的通孔,其一端设置导热头,该罩体是一套设在座体外部的中空体,使座体的导热头位于其一端外侧,其周边形成设有贯穿内部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灸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罩体二端分别形成设有开放端,其一开放端供座体置入组接其中,另一开放端设置具有开关的可拆装盖板,该罩体内部设置振动马达,振动马达与盖板间设有正、负极导电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灸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导热头前端为圆头状,内部形成设有连通燃烧空间的导热室。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温灸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座体由第一壳片及第二壳片所组成,第一、第二壳片相对于导热头另一端形成设有封闭面,该第一、第二壳片接邻侧边分别形成设有可对应组接的枢接端及枢接座,且以枢接元件穿伸枢接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灸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座体为多角形长条体,罩体为中空圆筒状型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温灸按摩棒,其由座体及罩体所组成,该座体内部形成设有供灸条容置其中的燃烧空间,燃烧空间内设有保温材料,且座体周边设有贯穿燃烧空间的通孔,并于一端设置导热头,而罩体内部可供座体设置其中,其周边也形成设有通孔,藉此,该座体内部可供燃烧的灸条容置其中后与罩体相互套接组合,且燃烧灸条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导热头外部表面,使该导热头可提供使用者按摩周身穴道,并藉由导热头所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道并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达到极佳的美容或保健按摩效果,且利用其简易的结构设计,可确实降低其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A61B18/02GK2749494SQ20042011781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1日
发明者胡秋生 申请人:胡秋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