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52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本发明属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小儿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由于小儿身体各部发育未全,抵抗力低很容易感冒。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空疏、卫气不顾,对于寒热不知调节,容易感受时邪病毒而患感冒。现代医学认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和迅速传播,容易造成流行。小儿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较低,极易受到传染而发病。感冒的发生多有一些诱发因素,如着凉、淋雨、空气干燥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在流行季节,小儿更是患病的主要人群。这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因而小儿用药更加严谨。已有制剂小儿百效片是中药片剂具有特殊气味,儿童不宜吞咽,影响了患者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本发明主要用于小儿感冒伤风,发烧头痛,咽喉红肿,呕吐咳嗽,急热惊风,停食停乳,消化不良等。处方中共27位药材,选用大量清热解毒、健脾消食、镇静息风的药物,起到清热散风,健胃消食的功效。
本发明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属中药制剂,中药成份包括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薄荷脑、荆芥穗油、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雄黄、朱砂、玄参、麦冬、钩藤、连翘、甘草、陈皮、麦芽(焦)、六神曲(焦)、山楂(焦)、柴胡、金银花、橘红、牛蒡子、僵蚕。各成份的用量分别为羚羊角0.5g~3g、水牛角浓缩粉2g~8g、牛黄0.5g~3g、冰片2g~8g、薄荷脑0.05g~0.1g、荆芥穗油0.05ml~0.1ml、桔梗8g~22g、川贝母8g~22g、天竺黄8g~22g、天花粉10g~30g、大黄10g~30g、雄黄2g~8g、朱砂2g~8g、玄参10g~30g、麦冬12g~38g、钩藤12g~38g、连翘10g~30g、甘草8g~22g、陈皮8g~22g、麦芽(焦)7g~20g、六神曲(焦)7g~20g、山楂(焦)7g~20g、柴胡5g~15g、金银花10g~30g、橘红8g~22g、牛蒡子8g~22g、僵蚕10g~30g。
药用辅料包括蔗糖、糊精,用量分别为蔗糖150g~300g、糊精50g~100g。
本发明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的制备工艺为(1)羚羊角、雄黄、朱砂分别粉碎成超细粉,牛黄、冰片分别粉碎成超细粉,备用;(2)陈皮提取挥发油后加8倍量水煎煮一次,时间为1小时;(3)薄荷脑、陈皮油、荆芥穗油用乙醇溶解,备用;(4)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分别粉碎成超细粉,过筛,备用;(5)玄参、麦冬、钩藤、连翘、甘草、麦芽、六神曲、山楂、柴胡、金银花水煎煮两次,加水量分别为10、8倍量,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相对密度1.20~1.30(50℃~60℃);(6)橘红、牛蒡子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加醇量为8、6、6倍,第一次6小时;第二次4小时,第三次为2小时;(7)僵蚕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加醇量为8、6、6倍,第一次6小时,第二次4小时,第三次为2小时;(8)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相对密度1.20~1.30(50℃~60℃);(9)将水、醇浓缩膏合并,加雄黄、朱砂、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超细粉混匀,减压干燥,干膏粉碎成细粉,加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超细粉及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喷入薄荷脑、荆芥穗油、陈皮油乙醇溶液,混匀,即得。
本发明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主要用于小儿感冒伤风,发烧头痛,咽喉红肿,呕吐咳嗽,急热惊风,停食停乳,消化不良等。本发明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的处方,选用大量清热解毒、健脾消食、镇静息风的药物,起到清热散风,健胃消食的功效。
本发明为颗粒剂,口感好,小儿易于服用,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具体实施例方式
处方


制法(1)羚羊角、雄黄、朱砂分别粉碎成超细粉,牛黄、冰片分别粉碎成超细粉,备用;(2)陈皮提取挥发油后加8倍量水煎煮一次,时间为1小时;(3)薄荷脑、陈皮油、荆芥穗油用乙醇溶解,备用;(4)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分别粉碎成超细粉,过筛,备用;
(5)玄参、麦冬、钩藤、连翘、甘草、麦芽、六神曲、山楂、柴胡、金银花水煎煮两次,加水量分别为10、8倍量,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相对密度1.20~1.30(50℃~60℃);(6)橘红、牛蒡子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加醇量为8、6、6倍,第一次6小时;第二次4小时,第三次为2小时;(7)僵蚕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加醇量为8、6、6倍,第一次6小时,第二次4小时,第三次为2小时;(8)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相对密度1.20~1.30(50℃~60℃);(9)将水、醇浓缩膏合并,加雄黄、朱砂、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超细粉混匀,减压干燥,干膏粉碎成细粉,加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超细粉及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喷入薄荷脑、荆芥穗油、陈皮油乙醇溶液,混匀,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成份和药用辅料组成,中药成份包括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薄荷脑、荆芥穗油、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雄黄、朱砂、玄参、麦冬、钩藤、连翘、甘草、陈皮、麦芽(焦)、六神曲(焦)、山楂(焦)、柴胡、金银花、橘红、牛蒡子、僵蚕,各成份的用量分别为羚羊角0.5g~3g、水牛角浓缩粉2g~8g、牛黄0.5g~3g、冰片2g~8g、薄荷脑0.05g~0.1g、荆芥穗油0.05ml~0.1ml、桔梗8g~22g、川贝母8g~22g、天竺黄8g~22g、天花粉10g~30g、大黄10g~30g、雄黄2g~8g、朱砂2g~8g、玄参10g~30g、麦冬12g~38g、钩藤12g~38g、连翘10g~30g、甘草8g~22g、陈皮8g~22g、麦芽(焦)7g~20g、六神曲(焦)7g~20g、山楂(焦)7g~20g、柴胡5g~15g、金银花10g~30g、橘红8g~22g、牛蒡子8g~22g、僵蚕10g~3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药用辅料包括蔗糖、糊精,用量分别为蔗糖150g~300g、糊精50g~1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为(1)羚羊角、雄黄、朱砂分别粉碎成超细粉,牛黄、冰片分别粉碎成超细粉,备用;(2)陈皮提取挥发油后加8倍量水煎煮一次,时间为1小时;(3)薄荷脑、陈皮油、荆芥穗油用乙醇溶解,备用;(4)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分别粉碎成超细粉,过筛,备用;(5)玄参、麦冬、钩藤、连翘、甘草、麦芽、六神曲、山楂、柴胡、金银花水煎煮两次,加水量分别为10、8倍量,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以上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相对密度1.20~1.30(50℃~60℃);(6)橘红、牛蒡子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加醇量为8、6、6倍,第一次6小时;第二次4小时,第三次为2小时;(7)僵蚕用2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加醇量为8、6、6倍,第一次6小时,第二次4小时,第三次为2小时;(8)合并以上乙醇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相对密度1.20~1.30(50℃~60℃);(9)将水、醇浓缩膏合并,加雄黄、朱砂、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超细粉混匀,减压干燥,干膏粉碎成细粉,加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超细粉及蔗糖、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喷入薄荷脑、荆芥穗油、陈皮油乙醇溶液,混匀,即得。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小儿百效颗粒,它是由中药成分和药用辅料组成,中药成分包括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薄荷脑、荆芥穗油、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雄黄、朱砂、玄参、麦冬、钩藤、连翘、甘草、陈皮、麦芽(焦)、六神曲(焦)、山楂(焦)、柴胡、金银花、橘红、牛蒡子、僵蚕。各成分的用量分别为羚羊角0.5g~3g、水牛角浓缩粉2g~8g、牛黄0.5g~3g、冰片2g~8g、薄荷脑0.05g~0.1g、荆芥穗油0.05ml~0.1ml、桔梗8g~22g、川贝母8g~22g、天竺黄8g~22g、天花粉10g~30g、大黄10g~30g、雄黄2g~8g、朱砂2g~8g、玄参10g~30g、麦冬12g~38g、钩藤12g~38g、连翘10g~30g、甘草8g~22g、陈皮8g~22g、麦芽(焦)7g~20g、六神曲(焦)7g~20g、山楂(焦)7g~20g、柴胡5g~15g、金银花10g~30g、橘红8g~22g、牛蒡子8g~22g、僵蚕10g~30g。本发明主要用于小儿感冒伤风、消化不良等,具有清热散风,健胃消食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K9/16GK1977953SQ20051004527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魏秀华 申请人:魏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