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肽素生产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844578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氨肽素生产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制药技术,特别是氨肽素生产方法。
现有技术情况氨肽素是80年代研制的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亦可用于银屑病的生化药品。
目前国内现有氨肽素生产工艺方法是完全采用高温水解方法,水解后的产物直接干燥粉碎,加工成成品。该工艺方法简单粗糙,未能对原料中有效成分进行提纯精制,致使成品有效成分含量低,生物利用率低,总氮为13%,氨基氮占总氮的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氨肽素生产工艺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方法简便、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氨肽素生产工艺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在原工艺猪蹄甲挑选清洗——水解——干燥——粉碎的基础上,采用超微粉碎、浸提分离、树脂交换技术方法达到提纯,提高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工艺方法是(1)、猪蹄甲挑选、清洗;(2)、水解;(3)、干燥;
(4)、粉碎;(5)、超微粉碎将上述药粉按1∶2-3加入纯化水,搅拌均匀,上胶体磨研磨,得超微粉混悬液;(6)、浸提分离a、将上述混合液按1∶7-8的比例加5%氢氧化钠,间隔搅拌,浸提20-24小时;然后过滤;b、将残渣再加5%氢氧化钠进行浸提、过滤;c、合并滤液,进行沉淀;d、干燥;将上述沉淀物减压干燥,得精制氨肽素粗品;(7)、树脂交换a、将上述粗品用水溶解,调PH值2.5,用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控制流速500~1000ML/h,待流出液加茚三酮试液加热煮沸显蓝紫色时接收流出液,至流出液PH5-6为止,;b、再以氨水洗脱,接收洗脱液,至洗脱液PH14,并洗脱液加茚三酮试液加热煮沸不显蓝紫色,并洗脱液加10%氢氧化钠呈碱性溶液,加2滴5%硫酸铜溶液测试不显紫色为止;c、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8)、浓缩将上述合并液于90℃左右蒸发浓缩,至稠膏状;(9)、干燥得精制氨肽素。
本发明工艺虽然在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工工艺步骤,但是经本工艺制得的产品有效成分多肽、氨基酸含量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产品质量比原工艺产品有较大进步。
检验报告如下

实施例(1)、猪蹄甲挑选、清洗;(2)、水解;(3)、干燥;(4)、粉碎;(5)、超微粉碎将上述药粉按1∶2加入纯化水,搅拌均匀,上胶体磨研磨,得超微粉混悬液;(6)、浸提分离a、将上述混合液按1∶8的比例加5%氢氧化钠,隔一小时搅拌,浸提24小时;然后过滤;b、将残渣再加5%氢氧化钠进行浸提、过滤;c、合并滤液,进行沉淀;d、干燥,将上述沉淀物减压干燥,得精制氨肽素粗品;(7)、树脂交换a、将上述粗品用水溶解,调PH值2.5,用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控制流速500~1000ML/h,待流出液加茚三酮试液加热煮沸显蓝紫色时接收流出液,至流出液PH5-6为止;
b、再以氨水洗脱,接收洗脱液,至洗脱液PH14,并洗脱液加茚三酮试液加热煮沸不显蓝紫色,并洗脱液加10%氢氧化钠呈碱性溶液,加2滴5%硫酸铜溶液测试不显紫色为止;c、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8)、浓缩将上述合并液于90℃左右蒸发浓缩,至稠膏状;(9)、干燥用减压干燥箱干燥,得精制氨肽素。
权利要求
1.氨肽素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是(1)、猪蹄甲挑选、清洗;(2)、水解;(3)、干燥;(4)、粉碎;(5)、超微粉碎将上述药粉按1∶2-3加入纯化水,搅拌均匀,上胶体磨研磨,得超微粉混悬液;(6)、浸提分离a、将上述混合液按1∶7-8的比例加5%氢氧化钠,间隔搅拌,浸提20-24小时;然后过滤;b、将残渣再加5%氢氧化钠进行浸提、过滤;c、合并滤液,进行沉淀;d、干燥;将上述沉淀物减压干燥,得精制氨肽素粗品;(7)、树脂交换a、将上述粗品用水溶解,调PH值2.5,用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控制流速500~1000ML/h,待流出液加茚三酮试液加热煮沸显蓝紫色时接收流出液,至流出液PH5-6为止,;b、再以氨水洗脱,接收洗脱液,至洗脱液PH14,并洗脱液加茚三酮试液加热煮沸不显蓝紫色,并洗脱液加10%氢氧化钠呈碱性溶液,加2滴5%硫酸铜溶液测试不显紫色为止;c、合并流出液和洗脱液;(8)、浓缩将上述合并液于90℃左右蒸发浓缩,至稠膏状;(9)、干燥得精制氨肽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氨肽素生产工艺方法,在原工艺猪蹄甲挑选清洗——水解——干燥——粉碎的基础上,采用超微粉碎、浸提分离、树脂交换技术方法达到提纯,提高生物利用度。
文档编号A61P17/06GK1748784SQ20051004561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6日
发明者高维明 申请人:高维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