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耳聋耳鸣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86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耳聋耳鸣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治疗耳聋耳鸣的中成药。
二.
背景技术
耳聋耳鸣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中老年人更为常见,根据我国1987年全国残疾人耳聋耳鸣普查结果分析,表明耳聋耳鸣约占我国人口的15~20%,使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耳聋耳鸣仍然是一种疑难病,尚无特效药治疗。西医认为它是由于多种有害因素损伤耳蜗和听神经的结果,如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噪声,肾病,高血压及免疫病等,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耳聋耳鸣患者大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分为突发性耳聋耳鸣,老年性耳聋耳鸣,感染性耳聋耳鸣,损伤性耳聋耳鸣,先天性耳聋耳鸣,噪声性耳聋耳鸣等,主要采用营养耳神经细胞的手段,配合采用高压氧治疗,静脉注射抗血栓药,活血药等。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耳为肾之官,肾藏精生髓;肝气通于耳,肝藏血;心系窍于耳,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等。因此,耳聋耳鸣的发生是肾、心、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外邪如风邪、湿邪、热邪侵袭的结果。肾精亏损,耳失所充,脾胃虚弱失运,气血不能上奉,耳失所养;肝胆之火上扰清窍,痰火壅结耳窍,阻塞气道,风热外邪侵及耳窍,致使耳窍不通,或清空之窍遭受蒙蔽,失去“清能感应,空可纳音”的正常功能,而致耳聋耳鸣,目前治疗耳聋耳鸣的中药制剂并不多,包括外用药与内服药,外用药如滴鼻灵滴耳,鲜菖蒲汁滴耳等,这些药物只起到了暂时缓解作用,解决不了耳聋耳鸣之本,内服药中,传统的补中益气丸,清气化痰丸,六味地黄丸等,虽然有部分疗效,但对于耳聋耳鸣没有特殊针对性。CN1391948A,02135305.0名称为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中药颗粒冲剂,据介绍疗效显著,但它采用的制作工艺繁琐,并运用麝香名贵药材,生产成本较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CN1559594A,200410025936.6名称为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中药,该发明中运用全虫,而全虫中含有蝎毒,其主要危害是使呼吸麻痹。CN1454636A,03117433.7名称为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的原料为大枣,石菖蒲,巴豆,而巴豆有大毒,其制备方法中巴豆未去油,虽然挥发的巴豆油可直接刺激耳部的穴位及听神经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挥发的巴豆油对耳道薄嫩的皮肤亦有强烈刺激,易造成耳道的蚀伤,并且巴豆中含有的巴豆油,巴豆树脂,巴豆醇脂类物质有弱的致癌活性。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并且该中成药工艺简单,容易实施,服用方便,疗效佳,适用于各种耳聋耳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耳鸣耳聋的中成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原料药,羚羊角1~6份,酸枣仁6~20份,干山药9~30份,熟地15~60份,山萸肉9~30份,元参8~30份,冬虫夏草3~7份,石菖蒲5~15份,灵磁石9~20份,泽泻6~15份,红花5~15份,鸡内金8~30份。
所述的中成药,其中羚羊角1~4份,酸枣仁10~15份,干山药15~25份,熟地25~48份,山萸肉14~28份,元参10~24份,冬虫夏草3~6份,石菖蒲7~12份,灵磁石9~15份,泽泻8~12份,红花7~13份,鸡内金14~22份。
所述中成药,其中羚羊角1~4份,酸枣仁10~13份,干山药18~25份,熟地25~40份,山萸肉18~25份,元参12~15份,冬虫夏草3~6份,石菖蒲10~12份,灵磁石12~15份,泽泻8~12份,红花9~12份,鸡内金16~20份。
所述的中成药,还含有白芷3~8份,柴胡10~25份,雪莲6~10份,龙眼肉25~35份,黑芝麻28~40份。
所述的中成药,是将原料药羚羊角,酸枣仁,干山药,元参,冬虫夏草,石菖蒲,灵磁石,泽泻,红花,鸡内金,按配比取份,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将原料药熟地,山萸肉,按配比取份切碎,加水8~10倍,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
所述的中成药,是将原料药羚羊角,酸枣仁,干山药,元参,冬虫夏草,石菖蒲,灵磁石,泽泻,红花,鸡内金,白芷,柴胡,雪莲,黑芝麻按配比取份,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将原料药熟地,山萸肉,龙眼肉按配比取份切碎,加水8~10倍,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
所述的中成药物,为散剂,或为胶囊,或为丸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工艺简单,容易实施,设计合理,在其制作过程中,将指定的原料药按配比取份,一起烘干粉碎,即制成原药细粉本,对技术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因龙眼肉,熟地,山萸肉是粘弹性物质,不易粉碎,设计采用久煎取汁的方法,能较好地保持有效成分。
2.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不含有激素物质,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不需煎煮,可随身携带。
3.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据统计近年治疗的5000例患者,有效率为92.8%,治愈率为76.3%,普遍受到患者欢迎和赞扬。
I.本发明的临床资料随机分组,按照DME随机分组原则,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设本发明的中药为治疗组,通窍耳聋丸为对照组。
治疗组1500例,其中突发性耳聋964例,老年性耳聋346例,药物性耳聋190例,病史最长者30年,最短者10天;其中男性910例,女性590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3岁。
对照组240例,其中突发性耳聋128例,老年性耳聋38例,药物性耳聋74例,病史最长者12年,最短者10天;其中男性136例,女性104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0岁。
II.诊断依据及疗效评定标准。
1.诊断依据(1)突发性耳聋听力突然下降,24~48小时内听力下降达到高峰,多为双耳发病。老年性耳聋起病缓慢,耳聋程度日渐加重,伴有耳鸣及轻度眩晕。药物性耳聋听力在2~3天下降达到高峰,因听力长期得不到恢复而成为永久性耳聋。
(2)常因生气、发怒、劳累、精神压力过大、受惊吓、重感冒等诱因或不适当的使用耳毒性药物、年老体弱等因素致病。
(3)耳部检查突发性耳聋鼓膜多无明显变化或有轻度鼓膜混浊,老年性耳聋鼓膜无光泽,内陷,增厚等表现,药物性耳聋大致同老年性耳聋。
(4)听力检查呈感音性神经性耳聋。
2.疗效评定(1)痊愈听力恢复正常。
(2)好转听力提高10分贝以上。
(3)无效听力提高不足10分贝,无明显好转。
III.治疗结果治疗组突发性耳聋964例,痊愈752例,治愈率78%,好转142例,好转率14.7%无效70例,无效率7.3%。老年性耳聋346例,痊愈217例,治愈率62.7%,好转98例,好转率28.3%,无效31例,无效率9%。药物性耳聋190例,痊愈81例,治愈率42.6%,好转93例,好转率48.9%,无效16例,无效率8.5%。
对照组突发性耳聋128例,痊愈15例,治愈率11.7%,好转24例,好转率18.7%,无效89例,无效率69.6%。老年性耳聋38例,痊愈3例,治愈率7.9%,好转8例,好转率21%,无效27例,无效率71.1%。药物性耳聋74例,痊愈0例,治愈率0,好转3例,好转率4.1%,无效71例,无效率95.5%。
上述数据列入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其中典型病例如下1.王某,男,20岁,未婚,2001年2月10日,主诉突然耳聋耳鸣三年半。追溯病史患过梅尼尔综合症,发病前无明显预感,发病时突感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经某医院治疗,已愈,但出现耳聋耳鸣。电测听检查高频下降到70分贝,鼓膜、外耳道、鼻咽均正常,诊断突发性耳聋耳鸣,经服用本发明胶囊治疗,两个疗程,耳鸣消失,听力提高40分贝。
2.刘某,男,62岁,已婚,2002年4月6日,主诉右侧耳鸣6个月。声音如群蝉在头顶鸣叫,感到极其痛苦,心情烦躁,坐卧不宁,曾经在某医院五官科治疗,无任何效果。检查鼓膜、外耳道、鼻咽均正常,血压160/100mmhg,诊断神经性耳聋耳鸣,经服用本发明胶囊治疗,一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二个疗程,耳鸣消失,血压120/70mmhg3.张某,男,62岁,已婚,2000年8月10日,主诉双耳耳鸣耳聋16年。声音有时如蝉鸣,有时像公交车驶过之声,听力下降,感到很痛苦,心情烦躁,追溯病史慢性中耳炎,已愈,有噪声接触史,检查鼓膜完整,但凹陷,外耳道有充血,血压130/90mmhg,诊断老年性耳聋耳鸣,经服用本发明胶囊治疗20天,耳鸣音调变小,听力有所提高,二个疗程,耳鸣消失,听力提高30分贝,三个疗程停药,一年后随访没有复发。
4李某,女,40岁,已婚,1998年3月5日,主诉双耳聋20年。追溯病史该患者出生后发育正常,一岁半时患肺炎,当地某医生曾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导致失去听力,继之失去语言能力,曾经很多医院治疗,均无效。检查听力100分贝,诊断药物性耳聋,语言障碍,经服用本发明胶囊治疗,一个疗程,听力提高20分贝,二个疗程,听力提高40分贝,可以听到别人大声说话,服用三个疗程,语言能力逐渐恢复。
5李某,女,40岁,已婚,1999年10月15日,主诉左耳聋耳鸣半年余,追溯病史半年前因夫妻吵架,被丈夫打伤左耳,当时昏倒在地,醒后左耳轰鸣如火车通过,检查电测听右耳正常,左耳100分贝,诊断左耳外伤性耳聋耳鸣,经服用本发明胶囊,一个疗程,听力提高20分贝,服三个疗程,听力恢复正常。
本发明使用的原料药的药理熟地养血滋阴,补精益髓;山萸肉补益肝肾;元参清热养阴;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明耳目;四药相配,滋阴补肾,补肾阴以充肾气,肾气充沛则听觉聪慧。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性质平和之滋补良药;干山药益气养阴,补肺脾肾;鸡内金运脾消食固精;酸枣仁养心安神;灵磁石潜阳安神,聪耳明目;柴胡升举脾胃之清扬之气,六药相配,调整阴阳,补益气血,则耳得所养,加上红花具有活血通脉之功,能改善微循环,促进代谢,使耳蜗缺血缺氧的状态得到改善。羚羊角平肝熄风,清热定惊,散血解毒,白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两药相配,清热解毒,平肝熄风,芳香散风,上达病所,风热之邪祛则耳窍通。雪莲强筋活络,补肾壮阳,通经活血;冬虫夏草补肾化痰;石菖蒲豁痰开窍;泽泻渗湿热,行痰饮,三药相配,能解除粘连增厚之病理,以促进鼓膜生长,调整咽鼓管之功能。诸药相伍,共成滋肾聪耳,补养气血,活血通络,祛邪通窍,促进脑血流,改善耳部血液循环,修复受伤的听神经,鼓膜,恢复咽鼓管的功能。
四.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取羚羊角1公斤,酸枣仁6公斤,干山药9公斤,元参8公斤,冬虫夏草3公斤,石菖蒲5公斤,灵磁石9公斤,泽泻6公斤,红花5公斤,鸡内金8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15公斤,山萸肉9公斤,加水292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0粒,一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45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不必间隔,一般2~3个疗程可以看到显著效果。
注意事项1.忌生葱,生蒜,绿豆。
2.孕妇,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实施例二取羚羊角6公斤,酸枣仁20公斤,干山药30公斤,元参30公斤,冬虫夏草7公斤,石菖蒲15公斤,灵磁石20公斤,泽泻15公斤,红花15公斤,鸡内金30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60公斤,山萸肉30公斤,切碎,加水90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三取羚羊角4公斤,酸枣仁12公斤,干山药20公斤,元参12公斤,冬虫夏草15公斤,石菖蒲12公斤,灵磁石10公斤,泽泻10公斤,红花9公斤,鸡内金20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30公斤,山萸肉12公斤,加水42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四取羚羊角3公斤,酸枣仁10公斤,干山药17公斤,元参11公斤,冬虫夏草4公斤,石菖蒲10公斤,灵磁石10公斤,泽泻9公斤,红花8公斤,鸡内金16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22公斤,山萸肉11公斤,切碎,加水33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五取羚羊角1公斤,酸枣仁6公斤,干山药9公斤,元参8公斤,冬虫夏草3公斤,石菖蒲5公斤,灵磁石9公斤,泽泻6公斤,红花5公斤,鸡内金8公斤,白芷3公斤,柴胡10公斤,雪莲6公斤,黑芝麻28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15公斤,山萸肉9公斤,龙眼肉25公斤,切碎,加水392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六取羚羊角6公斤,酸枣仁20公斤,干山药30公斤,元参30公斤,冬虫夏草7公斤,石菖蒲15公斤,灵磁石20公斤,泽泻15公斤,红花15公斤,鸡内金30公斤,白芷8公斤,柴胡25公斤,雪莲10公斤,黑芝麻40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60公斤,山萸肉30公斤,龙眼肉35公斤,切碎,加水125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七取羚羊角4公斤,酸枣仁12公斤,干山药20公斤,元参12公斤,冬虫夏草15公斤,石菖蒲12公斤,灵磁石10公斤,泽泻10公斤,红花9公斤,鸡内金20公斤,白芷6公斤,柴胡18公斤,雪莲8公斤,黑芝麻32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30公斤,山萸肉12公斤,龙眼肉30公斤切碎,加水72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八取羚羊角3公斤,酸枣仁10公斤,干山药17公斤,元参11公斤,冬虫夏草4公斤,石菖蒲10公斤,灵磁石10公斤,泽泻9公斤,红花8公斤,鸡内金16公斤,白芷5公斤,柴胡13公斤,雪莲7公斤,黑芝麻33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22公斤,山萸肉11公斤,龙眼肉29公斤切碎,加水558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九取羚羊角2公斤,酸枣仁8公斤,干山药13公斤,元参9公斤,冬虫夏草4公斤,石菖蒲7公斤,灵磁石9公斤,泽泻7公斤,红花6公斤,鸡内金12公斤,白芷4斤,柴胡12公斤,雪莲7公斤,黑芝麻31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18公斤,山萸肉10公斤,龙眼肉27公斤切碎,加水44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取羚羊角5公斤,酸枣仁14公斤,干山药22公斤,元参17公斤,冬虫夏草6公斤,石菖蒲13公斤,灵磁石12公斤,泽泻11公斤,红花10公斤,鸡内金22公斤,白芷6公斤,柴胡18公斤,雪莲9公斤,黑芝麻36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40公斤,山萸肉16公斤,龙眼肉31公斤切碎,加水87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一取羚羊角5斤,酸枣仁18公斤,干山药28公斤,元参26公斤,冬虫夏草7公斤,石菖蒲14公斤,灵磁石17公斤,泽泻14公斤,红花14公斤,鸡内金28公斤,白芷7公斤,柴胡22公斤,雪莲9公斤,黑芝麻39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50公斤,山萸肉25公斤,龙眼肉34公斤切碎,加水109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二取羚羊角1公斤,酸枣仁10公斤,干山药9公斤,元参11公斤,冬虫夏草4公斤,石菖蒲9公斤,灵磁石9公斤,泽泻8公斤,红花7公斤,鸡内金15公斤,白芷4公斤,柴胡11公斤,雪莲7公斤,黑芝麻32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20公斤,山萸肉10公斤,龙眼肉28公斤切碎,加水464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三取羚羊角4公斤,酸枣仁6公斤,干山药20公斤,元参8公斤,冬虫夏草5公斤,石菖蒲12公斤,灵磁石10公斤,泽泻10公斤,红花9公斤,鸡内金8公斤,白芷3公斤,柴胡10公斤,雪莲8公斤,黑芝麻28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15公斤,山萸肉12公斤,龙眼肉20公斤切碎,加水376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四取羚羊角5公斤,酸枣仁18公斤,干山药28公斤,元参17公斤,冬虫夏草6公斤,石菖蒲13公斤,灵磁石15公斤,泽泻6公斤,红花12公斤,鸡内金22公斤,白芷7公斤,柴胡10公斤,雪莲6公斤,黑芝麻37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40公斤,山萸肉21公斤,龙眼肉31公斤切碎,加水92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五取羚羊角6公斤,酸枣仁6公斤,干山药38公斤,元参8公斤,冬虫夏草7公斤,石菖蒲15公斤,灵磁石20公斤,泽泻15公斤,红花15公斤,鸡内金8公斤,白芷8公斤,柴胡10公斤,雪莲6公斤,黑芝麻28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15公斤,山萸肉9公斤,龙眼肉25公斤切碎,加水392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六取羚羊角3公斤,酸枣仁10公斤,干山药13公斤,元参9公斤,冬虫夏草4公斤,石菖蒲10公斤,灵磁石9公斤,泽泻9公斤,红花6公斤,鸡内金16公斤,白芷4公斤,柴胡12公斤,雪莲7公斤,黑芝麻33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20公斤,山萸肉11公斤,龙眼肉29公斤切碎,加水531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七取羚羊角4公斤,酸枣仁12公斤,干山药13公斤,元参12公斤,冬虫夏草5公斤,石菖蒲9公斤,灵磁石10公斤,泽泻9公斤,红花9公斤,鸡内金12公斤,白芷5公斤,柴胡12公斤,雪莲8公斤,黑芝麻31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18公斤,山萸肉12公斤,龙眼肉30公斤切碎,加水54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烘干,充分混匀,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八取羚羊角2公斤,酸枣仁8公斤,干山药28公斤,元参9公斤,冬虫夏草6公斤,石菖蒲14公斤,灵磁石9公斤,泽泻14公斤,红花12公斤,鸡内金6公斤,白芷7公斤,柴胡20公斤,雪莲9公斤,黑芝麻31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45公斤,山萸肉21公斤,龙眼肉27公斤切碎,加水93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实施例十九取羚羊角6公斤,酸枣仁8公斤,干山药30公斤,元参9公斤,冬虫夏草7公斤,石菖蒲7公斤,灵磁石20公斤,泽泻7公斤,红花15公斤,鸡内金30公斤,白芷8公斤,柴胡12公斤,雪莲7公斤,黑芝麻40公斤,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取熟地60公斤,山萸肉10公斤,龙眼肉27公斤切碎,加水970公斤,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后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3g。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一,不重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耳鸣耳聋的中成药,其特征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原料药,羚羊角1~6份,酸枣仁6~20份,干山药9~30份,熟地15~60份,山萸肉9~30份,元参8~30份,冬虫夏草3~7份,石菖蒲5~15份,灵磁石9~20份,泽泻6~15份,红花5~15份,鸡内金8~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是其中羚羊角1~4份,酸枣仁10~15份,干山药15~25份,熟地25~48份,山萸肉14~28份,元参10~24份,冬虫夏草3~6份,石菖蒲7~12份,灵磁石9~15份,泽泻8~12份,红花7~13份,鸡内金14~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成药,其特征是其中羚羊角1~4份,酸枣仁10~13份,干山药18~25份,熟地25~40份,山萸肉18~25份,元参12~15份,冬虫夏草3~6份,石菖蒲10~12份,灵磁石12~15份,泽泻8~12份,红花9~12份,鸡内金16~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是还含有白芷3~8份,柴胡10~25份,雪莲6~10份,龙眼肉25~35份,黑芝麻28~4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权利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是将原料药羚羊角,酸枣仁,干山药,元参,冬虫夏草,石菖蒲,灵磁石,泽泻,红花,鸡内金,按配比取份,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将原料药熟地,山萸肉,按配比取份切碎,加水8~10倍,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是将原料药羚羊角,酸枣仁,干山药,元参,冬虫夏草,石菖蒲,灵磁石,泽泻,红花,鸡内金,白芷,柴胡,雪莲,黑芝麻按配比取份,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将原料药熟地,山萸肉,龙眼肉按配比取份切碎,加水8~10倍,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滤液合并,加入原药细粉,充分混匀,烘干,灭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成药物,其特征是本药剂为散剂,或为胶囊,或为丸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成药物,其特征是本药剂为散剂,或为胶囊,或为丸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耳聋耳鸣的中成药,将羚羊角,酸枣仁,干山药,元参,冬虫夏草,石菖蒲,灵磁石,泽泻,红花,鸡内金,白芷,柴胡,雪莲,黑芝麻按配比取份,混合烘干,粉碎为100~150目的原药细粉,将熟地,山萸肉,龙眼肉按配比取份切碎,加水8~10倍,煎煮两次,将两次滤液合,加入原药细粉,混匀烘干,灭菌,按要求装入胶囊。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并且工艺简单合理,容易实施,服用方便,经临床统计疗效较佳,适应各种耳聋耳鸣。
文档编号A61K36/068GK1785343SQ200510048550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5日
发明者赵国轩 申请人:赵国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