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83558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临床用于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胶囊,特别是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肠胃疾病是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西药物很多,但其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特别是西药易产生抗药性,有副作用,有时人们并不喜欢服用西药,若服用中药,特别是汤剂,时间长,且服用麻烦,因此,新药的研制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和治疗肠胃疾病的实际需要,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可有效有于解决肠胃疾病的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胶囊是由蜂蜜或乳糖、牛至油、肉桂油、百里香油、辣薄荷油、石香薷油、罗勒油和兰香草油组成,其生产方法是,首先将炮制好的天然芳香植物牛至、肉桂、百里香、辣薄荷、石香薷、罗勒和兰香草分别置于蒸馏锅内,采用吊栏式加层加热进出原料,快速冷却,使油水分离,提取浓缩油,分别得牛至油、肉桂油、百里香油、辣薄荷油、石香薷油、罗勒油和兰香草油(也可直接从市场上购得上述芳香植物油),按配比要求将牛至油、肉桂油、百里香油、辣薄荷油、石香薷油、罗勒油和兰香草油放入混合器中以300转/分的速度混合10分钟,再按配比加入蜂蜜或乳糖搅拌10分钟,置入胶囊造粒机内制成中药胶囊。
本发明可有效用于治疗肠胃道疾病、痢疾等,并能迟缓衰老、增加免疫力,抗癌、防癌、美容,长期使用,祛皱,增体香,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由技术方案给出,本发明胶囊是中药装于胶囊内,所说的中药是由重量计的蜂蜜或乳糖75-85%、牛至油5-7%、肉桂油1.5-2.5%、百里午油1.5-2.5%、辣薄荷油1.5-2.5%、石香薷油2.5-3.5%、罗勒油0.8-2.1%和兰香草0.8-1.2%组成(总量100%)。
所说的中药最好是由蜂蜜或乳糖83%、牛至油6%、肉桂油2%、百里香油2%、辣薄荷油2%、石香薷油3%、罗勒油1%和兰香草油1%组成。
如100kg中药是由蜂蜜或乳糖83kg、牛至油6kg、肉桂油2kg、百里香油2kg、辣薄荷油2kg、石香薷油3kg、罗勒油1kg和兰香草油1kg组成;又如10kg的中药是由蜂蜜或乳糖8.3kg、牛至油0.6kg、肉桂油0.2kg、百里香油0.2kg、辣薄荷油0.2kg、石香薷油0.3kg、罗勒油0.1kg和兰香草油0.1kg组成;再如,1000kg的中药是由蜂蜜或乳糖830kg、牛至油60kg、肉桂油20kg、百里香油20kg、辣薄荷油20kg、石香薷油30kg、罗勒油10kg和兰香草油10kg组成。
按上述配料比,可制成所需的任意量的中药,不再一一列举。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是,先将重量计的牛至油5-7%、肉桂油1.5-2.5%、百里午油1.5-2.5%、辣薄荷油1.5-2.5%、石香薷油2.5-3.5%、罗勒油0.8-2.1%和兰香草0.8-1.2%放入混合器中,在300转/分下,混合均匀后,加入重量计的蜂蜜或乳糖75-85%搅拌均匀,再装入胶囊造粒机内制成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
本发明的最佳生产方法是,先将重量计的牛至油6%、肉桂油2%、百里香油2%、辣薄荷油2%、石香薷油3%、罗勒油1%和兰香草油1%放入混合器中,在300转/分下,混合10分钟后,加入重量计的蜂蜜或乳糖83%搅拌10分钟,再装入胶囊造粒机内制成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
如100kg的中药,具体生产方法是,先将牛至油6kg、肉桂油2kg、百里香油2kg、辣薄荷油2kg、石香薷油3kg、罗勒油1kg和兰香草油1kg放入混合器中,在300转/分下,混合10分钟,再加入蜂蜜或乳糖83kg搅拌10分钟,装入胶囊造粒机制成0.493ml/8-10号圆柱型胶囊即可,或将含牛至油的中药装0号胶囊,每胶囊内装0.5g。
在上述中药中,其中牛至油、肉桂油、百里香油、辣薄荷油、石香薷油、罗勒油、兰香草油是分别用常规的蒸馏法或用蒸馏法加层加热,吊栏式进出原料,在100-120℃下分别从牛至、肉桂、百里香、辣薄荷、石香薷、罗勒和兰香草芳香植物中蒸馏出芳香油汽,再快速冷却至25-35℃,油水分离而成的芳香植物油;必要时,也可直接从市场上购得,上述各种芳香植物油市场均有售。
牛至油具有清热化湿、祛暑、解表、理气之功效,有极强的杀菌、抑菌作用;肉桂油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百里香油温中降逆、补肾助阳;辣薄荷油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利咽喉;石香薷油发汗解表、和中利湿,可很好用于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等;罗勒油疏风利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兰香草油具有疏气解表,祛痰止咳,散瘀止痛的作用;蜂蜜或乳糖是很好的营养品,而且具有清热补中、润燥滑肠、宁嗽、解毒、活血、止痛、排脓之功效。
由上述可知,其组份科学配伍,可有效用于治疗肠胃道之疾病,而且强身健体,又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对此,临床实践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具体情况如下1、选择病例标准凡具有肠胃疾病状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均可作为治疗选择病例。
2、诊断标准肠胃疾病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如肠胃炎、痢疾、溃疡等,其诊断标准均按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确诊标准执行,如以细菌性痢疾为例,凡具有大便有脓血、并含有痢菌、肚痛、腹部下坠、不思食、恶心反胃等症状者,均可诊断为菌痢患者。
3、治疗方案每日3次,成人每次口服1-2颗,婴幼儿酌减(以成人一半量为宜),一般连服7天即可,若慢性病可按疗程服用,每疗程7天,一般3-5个疗程即可。
4、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身体康复;有效症状好转,身体状况有改善。
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而有加重趋势。
以上均可按卫生部制定的评定标准执行,不再详述。
5、统计学处理具经住院和门诊患者365人名肠胃病患者按上述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男192人,女173人,年龄最大80岁,最小10个月,菌痢210人,肠胃炎155人,统计结果如下

在上表中本发明对治疗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及肠胃炎有效率均在96%以上,而且在服用药期间,无发现一例有不正常情况的出现,安全有效。
6、动物实验情况设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用本发明含牛至油等的中药,对照组为生理盐水。
a、体外抑菌作用取16-18小时的细菌肉汤培养物,使菌液浓度含106/毫升的细菌。药液经等倍稀释法,使浓度为1∶2.1∶4.1∶8……1∶128,分别加试验菌液0.05毫升,另做药物及细菌对照组,37℃培养24、48小时后分别观察结果,并对相应各管取一接种环液体转种于平板,继续培养。次日观察,如仍无菌种生长者,即作为对该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具体情况如下各有效部分对不同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注“+”表示有细菌生长,“-”表示无细菌生长。
实验结果表明,有效成分以总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最好,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对痢疾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7毫克/毫升,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亦在0.17-0.34毫克/毫升之间。
b、对巨噬功能的影响参照免疫学实验方法,将18±2的小鼠20只为试验与对照组,每鼠分别腹腔注射刺激物0.5%淀粉液,30分钟后,试验组灌胃给药0.4毫升,对照组给盐水,三天后,每鼠腹腔注射2%鸡红细胞悬液1毫升,30分钟后,将小鼠处死,取腹腔液涂片,以姬姆萨液染片,观察计数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
试验具体情况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吞噬指数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超过一倍以上,经统计学处理,P<0.001,其差异高度显著。
c、对血清溶血素的影响除了对非特异性免疫有一定作用外,通过血清溶血素试验证实,特异性免疫亦有明显影响,测定情况如下对试验组及对照组小鼠,从腹腔注射经处理的1∶10SRBC悬液0.5毫升使动物致敏,致敏后第2天,试验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对照组以盐水代替,连续5天。停药后次日由眼眶取血,分离血清,进行特异及非特异免疫指标的测定。然后取灭活小鼠血清0.2毫升,置于血凝板中,以二倍稀释法,用生理盐水将血清稀释成1∶2∶4……1∶1024溶液。稀释后于每孔内加1∶30SRBC悬液0.2毫升及1∶5豚鼠血清0.2毫升,摇匀,37℃孵育30分钟,观察溶血反应,记录各组最大溶血稀释度,情况如下

结果表明,试验组溶血稀释度高于对照组三倍以上,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药品对以溶血素反应为指标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变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d、免疫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试验(IRFC)取自溶血素测定同批同组实验小鼠的脾细胞悬液及同批SRBC,方法参照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的实验报告,即取1×107/毫升脾细胞0.1毫升,1%SRCB0.1毫升及灭活小牛血清0.1毫升,混匀,低速离心10分钟,置于4℃,2-4小时后取出,加微量1%甲苯胺兰,使均匀,取一滴于血球计算盘上,显微计数IRFC百分率,结果是

结果表明,试验组IRFC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4,差异高度显著,说明其与体液免疫作用一样,在细胞免疫作用中,具有促进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功能。
由上述动物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不仅对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且对化脓性细菌及其它肠道杆菌亦有较好的抗菌效果。鉴于目前临床上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因此本中药可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动用于临床,这样可避免由于长期应用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及耐药菌株的产生;且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了药物抗菌能力,从而在体内发挥协同作用;对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0.001,说明本发明中药不仅对体液免疫有兴奋作用,而且还有促进IRFC的作用,使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同时发挥作用,以提高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药不仅是好的抗菌药物,能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进行调节。同时亦是一种良好的免疫促进剂。所以它的作用,不仅对临床治疗,而且对中药的免疫作用机理做出了肯定的贡献。
7、结论由上述情况表明,本发明是治疗肠胃疾病的有效良药,有效率在96%以上,无毒副作用,用药安全,疗效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下痢(痢疾)、肠炎、胃炎、腹泻等症,并且还可作为保健品使用,延缓衰老、祛皱美容、防癌、抗癌、杀菌抑菌,增强人体免疫力,临床和实际应用价值大,有广阔的市场,其开发推广应用必造福于人类,为中药学宝库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是中药装于胶囊内,其特征在于是,所说的中药是由重量计的蜂蜜或乳糖75-85%、牛至油5-7%、肉桂油1.5-2.5%、百里香油1.5-2.5%、辣薄荷油1.5-2.5%、石香薷油2.5-3.5%、罗勒油0.8-2.1%和兰香草0.8-1.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药是由重量计的蜂蜜或乳糖83%、牛至油6%、肉桂油2%、百里香油2%、辣薄荷油2%、石香薷油3%、罗勒油1%和兰香草油1%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药100kg是由蜂蜜或乳糖83kg、牛至油6kg、肉桂油2kg、百里香油2kg、辣薄荷油2kg、石香薷油3kg、罗勒油1kg和兰香草油1kg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先将重量计的牛至油5-7%、肉桂油1.5-2.5%、百里午油1.5-2.5%、辣薄荷油1.5-2.5%、石香薷油2.5-3.5%、罗勒油0.8-2.1%和兰香草0.8-1.2%放入混合器中,在300转/分下,混合均匀后,加入重量计的蜂蜜或乳糖75-85%搅拌均匀,再装入胶囊造粒机内制成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先将重量计的牛至油6%、肉桂油2%、百里香油2%、辣薄荷油2%、石香薷油3%、罗勒油1%和兰香草油1%放入混合器中,在300转/分下,混合10分钟后,加入重量计的蜂蜜或乳糖83%搅拌10分钟,再装入胶囊造粒机内制成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先将牛至油6kg、肉桂油2kg、百里香油2kg、辣薄荷油2kg、石香薷油3kg、罗勒油1kg和兰香草油1kg放入混合器中,在300转/分下,混合10分钟后,再加入蜂蜜或乳糖83kg搅拌10分钟,装入胶囊造粒机制成0.493ml/8-10号圆柱型胶囊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天然芳香植物油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可有效有于解决肠胃疾病的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胶囊是由蜂蜜或乳糖、牛至油、肉桂油、百里香油、辣薄荷油、石香薷油、罗勒油和兰香草油组成,其生产方法是将牛至油、肉桂油、百里香油、辣薄荷油、石香薷油、罗勒油和兰香草油,按配比要求将牛至油、肉桂油、百里香油、辣薄荷油、石香薷油、罗勒油和兰香草油放入混合器中混合,再按配比加入蜂蜜或乳糖,置入胶囊造粒机内制成中药胶囊,可有效用于治疗肠胃道疾病、痢疾等,并能迟缓衰老、增加免疫力,抗癌、防癌、美容,长期使用,祛皱,增体香,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文档编号A61P1/00GK1824072SQ20051010732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
发明者士轲兴 申请人:士轲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