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橡胶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579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质增生橡胶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病人用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因胶膏一贴就见效,故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
骨质增生是人体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的改变,是人体为了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但是,当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血管等组织时,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病状,即骨质增生症,关节周围骨质有钙沉着,关节边缘的骨有外生骨疣,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特别是有疼痛之感,甚至给正常的活动、生活带来了不便,目前对骨质增生的治疗多采用服药并配以辅助外用药物,但是效果尚不太理想,且药的服用和使用都比较麻烦,如临床上应用的口服药剂,使用麻烦、见效慢、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其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这与病人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骨质增生病人的实际需要,结合中医药理论及内病外治的办法而提供一种骨质增生橡胶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根据骨质增生病属中医“痹症”范畴,类似于地“骨痹”,由于其病机关键为“痹而不通”,故在治疗上应“急则治其标”以“通”为用,以活血化瘀,散寒通络,除风祛湿,透骨止痛为治疗大法,通则以治标,很快缓解临床病状。为此,结合我国宝贵的中医药学,采用当归、川芎、胡椒、丁香、肉桂、大黄、冰片、薄荷脑、樟脑等含挥发性及甙类等多种有效成分的药材,经用乙醇进行渗漉,收集制成。并加入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基质市场上有售),再制成膏,进行涂料、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骨质增生橡胶膏。
本发明携带使用方便、见效快,疗效显著,故又称骨质一贴灵,生产工艺筒单、材料丰富、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构成情况。
当归辛、苦、温、通脉而善行,温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草纲目》云“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川芎、当归均属血药,而川芎之散功尤甚于当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血,通血脉,解结气,止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二药针对骨质增生疼痛的主要病机,以通为用,通则不痛,共助君药;红花辛温,入心肝经。功具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山萘温中止痛,《品汇精要》言其祛风止痛;花椒、胡椒温经散寒,行气止痛。四药皆以止痛为用,又呼具不同特点,共肋君药之力为臣药;丁香、肉桂外散风寒之邪,内补肾命之火;萃拨温中降逆;干姜温里散寒,以此大队辛热之药配活血之品,可温经散寒通络,以祛经脉筋骨之风寒湿邪,且可透骨这里,共为佐药;大黄苦寒,逐瘀通经,既可抑大队辛热温燥之品耗伤阴津,又可逐瘀通经;冰片、樟脑、薄荷脑皆为辛香走窜之品,可引药以这病所,且具消肿止痛之功。《医哀中参西录》言“薄荷味辛,气清香窜,性平。其力能内透筋骨,包这肌表,宣通脏腑,贯窜经络……肢体拘挛作痛,一切风火部热之疾皆能治之。”上述几味,共为使药。全方紧扣骨质增生症之病因病机,以“通”为用,共奏活血化瘀,散寒通络,祛风除湿,透骨止痛之功。
骨质增生橡胶骨(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产由涂膏涂在底布上并在涂膏上面衬盖以保护层构成,其涂膏是由(重量份数)当归100份、川芎52份、花椒72份、红花52份、大黄52份、胡椒52份、肉桂52份、干姜52份、丁香30份、山萘52份、荜拨52份,樟脑124份、冰片30份、薄荷脑30份为药物原料,首先将除樟脑、冰片、薄花脑以外的其他十一味药制成粉粒,用90%乙醇浸渍后渗漉,收的渗漉液中,加入以各药成份计量的樟脑、冰片、薄荷脑制成混合初漉液,再同药渣用65%乙醇继续渗漉的渗漉浓缩浸膏混合,构成两次的混合渗漉提取浓缩的混合浸膏,再加入3.0~3.2倍的由橡胶、松香组成的基质搅匀成涂膏,涂膏均匀涂在底布上,药涂膏面衬盖保护塑料层,经切块、切片,即构成所需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上述药原料的组份,又可以重量比写为当归∶川芎∶花椒∶红花∶大黄∶胡椒∶肉桂∶干姜∶丁香∶山萘∶萃拨∶樟脑∶冰片∶薄荷脑=100∶52∶72∶52∶52∶52∶52∶52∶30∶52∶52∶124∶30∶30。
以构成7×10cm2的1000片骨质增生橡胶膏为例,具体详述本发明的级份及构成情况如下由当归100g、川芎52g、花椒72g、红花52g、大黄52g、胡椒52g、肉桂52g、干姜52g、丁香30g、山萘52g、荜拨52g、樟脑124g、冰片30g、薄荷脑30g,在处理干净后,首先将当归、川芎、花椒、红花、大黄、胡椒、肉桂、干姜、丁香、山萘、荜拨十一味药材分别进行处理制成粗粉状,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祛(见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17页),将各药粉混合后,放入渗漉容器内,用90%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保持渗漉用乙醇超出药面10cm,以每100克药每分钟子6ml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漉液400ml,加入樟脑、冰片、薄荷脑,搅拌溶解成初漉混合液,密闭保存,第一次渗漉后的药渣再用65%乙醇继续渗漉,收集初漉液2500ml,将2500ml继漉液浓缩至200g稠膏,与第一次的加过樟脑、冰片、薄荷脑的初漉液混合成混合浸膏,称重之后,加入3.0~3.2倍重量的由橡胶、松香等构成的基质,即混合浸膏与基质的重量组份比为1∶30~3.2,也就是用1份混合浸膏同3.0~3.2份的基质混合均匀,制成涂膏,涂在底布上,药面上盖上保护塑料层,接7×10cm2的要求切成1000块,即可成局部皮肤所贴用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又称骨质增生一贴灵)。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本发明是用传统的工艺,新的组份,生产出具有显著疗效的新药,其功能是活血化瘀、散寒通络、除风祛湿、透骨止痛,可主治1、由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疼痛,肢体沉困、麻木、活动不利、颈项强直、头晕耳鸣。
2、跟骨骨刺;3、急慢性风湿、尖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椎间盘脱出、无名肿痛;4、因风、寒、湿痹引起的各种症状。
本发明完全符合质量要求,经对三批样品检测,其结果如下
批号940217940220940224国标相对密度1.111.121.13挥发性石油醚提取物含量(g/100ml)19.618.118.715.0不挥发性石油醚提取物含量(g/100ml)1.351.421.491.2含膏量1.79281.80151.7842>1.6
<p>经同麝香止痛膏治疗骨质增生症比较,明显优于麝香止痛膏。以青海麝香止痛膏为例比较如下<t
在临床试用中,对个别病人可引起皮肤发红、作痒等皮肤过敏性反应,但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对全身其他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必受广大患者欢迎,并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骨质增生橡胶膏,是由涂膏涂在底布上,并在涂膏面上衬盖以保护塑料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是所说的底布上的涂膏是由渗漉提取浓缩混合浸膏同基质以1∶3.0~3.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而成,所说的混合浸膏是由(重量份数)当归100份、川芎52份、花椒72份、红花52份、大黄52份、胡椒52份、肉桂52份、干姜52份、丁香30份、山萘52份、荜拨52份构成的药原料粉粒用90%乙醇浸渍24小时后的初漉液加入(以各药成份计量)樟脑124份、冰片30份、薄荷脑30份构成混合初漉液,再同药渣用65%乙醇继续渗漉的渗漉浓缩浸膏相混合组成,所说的基质是由橡胶、松香等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原料组份,以重量比为当归∶川芎∶花椒∶红花∶大黄∶胡椒∶肉桂∶干姜∶丁香∶山萘∶荜拨∶樟脑∶冰片∶薄荷脑=100∶52∶72∶52∶52∶52∶52∶52∶30∶52∶52∶124∶3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质增生橡胶膏,其特征在于由当归100g、川芎52g、花椒72g、红花52g、大黄52g、胡椒52g、肉桂52g、干姜52g、丁香30g、山萘52g、荜拨52g构成的混合药粉粒由90%乙醇浸渍后渗漉成初漉液400ml,加入樟脑124g、冰片30g、薄荷脑30g搅匀组成初漉混合液,第一次渗漉后的药渣经用65%乙醇渗漉所得2500ml继漉液的浓缩稠膏200g与初漉混合液混合成混合浸膏,混合浸膏同3.0~3.2倍的基质组成涂膏,其涂膏均匀的涂在底布上,构成7×10cm2的1000片骨质增生橡胶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症用的骨质增生橡胶膏,是由当归、花椒、川芎、红花、大黄、胡椒、肉桂、干姜、丁香、山萘、荜拨用乙醇采用递度渗漉法收得的漉液加入樟脑、冰片、薄荷脑溶解而成,本发明使用方便,见效快,疗效高,一贴即灵,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生产和推广使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A61K9/06GK1125122SQ9510946
公开日1996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3日
发明者吕秀兰, 丁福友 申请人:吕秀兰, 丁福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