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169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给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雾化给药装置。
(二)、背景技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通常采用眼部直接给药的给药方式,所以很多眼科用药被制成了膏剂或液体滴剂。但这些膏剂或液体滴剂仍然不能保证药物发挥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雾化给药有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也有一些雾化给药装置出现。但是这些雾化给药装置,大都是吸入式,一般只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有利于药物充分发挥疗效的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装药腔及雾化室,在装药腔及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壳体的上部带有与装药腔及雾化室相通的投药口和雾化药物出口,雾化药物出口上连接软管,软管上连接给药头,给药头上开有雾化药物出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1、在壳体下部设置有排雾扇,装药腔及雾化室上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孔。
2、所述的雾化器是超声波雾化器。
3、所述的雾化器是电热雾化器。
4、给药头与软管之间为插接连接,所述的给药头上带有两个出药孔,两个出药孔之间的距离与两眼之间的间距相当。
本实用新型将液体状或者固体药物液化后,通过超声波或者是电加热的方式转化成雾状,通过软管和专门设计的药头直接送入给药部位,雾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给药头即可以保证雾状药物的均匀分布和给药位置准确,又不会造成机体损伤。设置排雾扇,可以保证输出的雾状药物的药量。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即可以放置在平面上使用,又可以悬挂在床头、墙壁等设施上,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特别适合于作为眼科给药器,本实用新型的给药头与软管之间为插接连接,更换十分方便,通过更换给药头,可以适用于不同部位的给药要求。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的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组成包括壳体1,壳体内设置有装药腔及雾化室5,在装药腔及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7,壳体的上部带有与装药腔及雾化室相通的投药口4和雾化药物出口,雾化药物出口上连接软管3,软管上连接给药头2,给药头上开有雾化药物出口9。雾化器与变压器和控制电路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在壳体下部设置有排雾扇10,装药腔及雾化室上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孔11。所述的雾化器是超声波雾化器或者是电热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是在第一、二种的基础上,将给药头与软管之间设计为插接连接,所述的给药头上带有两个出药孔,两个出药孔之间的距离与两眼之间的间距相当。本实施方适合于眼科给药,通过更换给药头可以适合于不用部位的给药。
权利要求1.一种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它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内设置有装药腔及雾化室,在装药腔及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壳体的上部带有与装药腔及雾化室相通的投药口和雾化药物出口,雾化药物出口上连接软管,软管上连接给药头,给药头上开有雾化药物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其特征是在壳体下部设置有排雾扇,装药腔及雾化室上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的雾化器是超声波雾化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的雾化器是电热雾化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其特征是给药头与软管之间为插接连接,所述的给药头上带有两个出药孔,两个出药孔之间的距离与两眼之间的间距相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的给药头上带有两个出药孔,两个出药孔之间的距离与两眼之间的间距相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其特征是所述的给药头上带有两个出药孔,两个出药孔之间的距离与两眼之间的间距相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眼科雾化给药治疗仪。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装药腔及雾化室,在装药腔及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壳体的上部带有与装药腔及雾化室相通的投药口和雾化药物出口,雾化药物出口上连接软管,软管上连接给药头,给药头上开有雾化药物出口。本实用新型将液体状的药物通过超声波或者是电加热的方式转化成雾状,通过软管和专门设计的给药头将雾状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F9/00GK2843496SQ20052002187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日
发明者阎庚飞 申请人:阎庚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